图书介绍
神圣与世俗的二维建构 托马斯法哲学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神圣与世俗的二维建构 托马斯法哲学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4631143.jpg)
- 卢传斌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10067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阿奎那,T.(1225~1274)-法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神圣与世俗的二维建构 托马斯法哲学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法、法律与法哲学2
二、著述缘起:缺乏与必要8
三、著述路径:二维与六章21
四、著述方法:诠释与比较24
五、创新与不足26
第一章 托马斯法哲学思想的来源28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中的正义和法律思想30
一、柏拉图理念论和分有学说基础上的正义和法律思想31
二、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和伦理学语境下的正义和法律观念45
第二节 古代自然法资源57
一、斯多葛派的自然法观念58
二、西塞罗的自然法理论61
第三节 罗马法源泉68
一、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68
二、自然法、市民法与万民法70
第四节 基督教神学和法哲学根源74
一、《圣经》中的法律文化75
二、奥古斯丁的宗教法律思想85
三、中世纪天主教的教会法体系100
小结103
第二章 托马斯论法的本质107
第一节 神学与哲学基础108
一、神学与哲学融合的著述目的和体例109
二、神学与哲学融合的经院哲学思想113
第二节 法的本质形式是理性命令123
一、法律与理性关系的论辩125
二、法律是理性的命令129
第三节 法的本质目的是共同善132
一、法律与共同善关系的辨析135
二、法律以共同善为目的138
第四节 法的本质动力是统治者140
一、立法者身份的界定141
二、统治者立法146
第五节 法的本质质料是共同体148
一、法律质料的考察149
二、城邦的正义与非正义之分151
第六节 法的本质环节是颁布154
一、颁布作为本质性环节的辩解155
二、颁布是法律约束力的保证158
小结159
第三章 托马斯论法的多样性164
第一节 基础和方法166
一、上帝与人类观点奠定的二维基础166
二、分有与类比理论构成的划分方法172
第二节 法的基本类型176
一、永恒法作为上帝统管宇宙的永恒理念177
二、自然法是理性存在物对永恒法的分有182
三、人法乃是人类依据自然法的决定186
四、神法是上帝在《圣经》中的启示193
第三节 神法构成的差异与同一199
一、神法的新旧之分199
二、神法的内在同一202
第四节 原罪与审判:欲望之律205
一、欲望乃罪与罚的结果206
二、欲望之律的存在方式209
小结211
第四章 托马斯论法的秩序216
第一节 永恒法是形上顶端218
一、永恒法是上帝心中的范型220
二、永恒法是其他法律的源泉228
第二节 自然法是中枢239
一、自然法是习惯保有的原则和命令241
二、自然法是实践理性的多样性命令250
三、自然法命令的稳定性与改变方式257
第三节 人法是形下末端264
一、人法的起源266
二、人法的分类270
三、人法的性质277
四、人法的变更282
小结300
第五章 托马斯论法的效果、行为与权限304
第一节 法的效果306
一、法的效果是使人向善306
二、自然法是德性的源泉312
三、人法训练和培养德性319
第二节 法的行为326
一、法的行为的权威论断326
二、实现法的效果的手段329
第三节 法的权限331
一、永恒法是所有受造物的规则332
二、自然法命令的普遍性与内在等级347
三、人法的普遍性与失效之处355
小结378
第六章 神圣的世俗化——托马斯法哲学思想的历史变奏381
第一节 世俗主义运动中的托马斯主义与法哲学383
一、托马斯主义的形成与法哲学的地位384
二、第一次复兴与国际法的肇始390
三、第二次复兴与自然法的再现397
第二节 从人性到法律——人性论根基420
一、人之构成论预设法的多样性421
二、灵魂能力论建构法的本质论424
三、人的超越性理论造就法的秩序论432
第三节 恶法与良法之辨——当代价值436
结语440
参考文献448
后记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