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晓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1650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8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01页
- 主题词:渎职罪-研究-中国;贪污贿赂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国内外的腐败问题及其研究现状1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其价值4
三、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总体设计与研究方法7
(一)基本内容7
(二)总体设计10
(三)研究方法13
第一章 相关基本范畴及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界定15
一、腐败及相关范畴16
(一)国外腐败的概念16
(二)我国腐败的概念20
(三)腐败概念的重新审视22
(四)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25
(五)与腐败相关的基本范畴29
二、控制腐败及其法治系统工程38
(一)控制38
(二)控制腐败39
(三)控制腐败法治系统工程42
三、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界定44
(一)机制44
(二)法律机制47
(三)控制腐败法律机制56
第二章 认定腐败的标准及其分类57
一、认定腐败的标准概说57
(一)认定腐败标准的含义57
(二)认定腐败标准与学科领域58
二、双重视角下的腐败62
(一)违纪型腐败62
(二)违法型腐败69
三、认定腐败标准的建立72
(一)认定腐败标准建立的理论根据与方法73
(二)认定腐败的违纪标准86
(三)认定腐败的违法标准90
第三章 腐败的原因及其形成机理95
一、腐败的本源追溯95
(一)腐败根源的几种学说96
(二)有关人之本能的界定99
(三)本能——腐败的原始驱动力103
(四)冲突——腐败的内在驱动力105
(五)机会——腐败的外在驱动力107
(六)本能视角下腐败的防控目标109
二、腐败形成的社会环境因素114
(一)政治因素114
(二)经济因素130
(三)法制因素135
(四)文化因素139
三、腐败形成的个体心理因素144
(一)不良意识类群因素145
(二)腐败心理类群因素149
(三)腐败心理形成、发展、变化的动态分析155
四、腐败形成的机理159
(一)机理的界定及组成159
(二)腐败机理的形成160
五、腐败的形成、变化轨迹图171
第四章 中外腐败现状及控制机制173
一、国际腐败现状及控制173
(一)腐败现状173
(二)控制机制175
二、域外国家和地区腐败现状及控制178
(一)主要美洲国家178
(二)主要欧洲国家182
(三)主要亚洲国家和地区185
三、我国腐败现状及控制188
(一)我国腐败现状189
(二)我国对腐败的控制措施191
四、我国控制腐败机制的建立199
(一)机制的分类199
(二)控制论及其特征203
(三)控制腐败机制及其原理208
(四)我国控制腐败机制的类型217
第五章 控制腐败的政策机制219
一、政策机制的基本范畴220
(一)政策221
(二)政策机制222
二、研究政策机制的意义及分类224
(一)研究政策机制的意义224
(二)政策机制的分类226
三、控制腐败的总政策机制229
(一)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230
(二)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232
(三)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233
(四)坚持法治原则、依法反腐的方针234
四、控制腐败的基本政策机制236
(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236
(二)教育与惩办相结合237
五、控制腐败具体政策机制238
(一)教育238
(二)规制242
(三)监督248
(四)惩治256
(五)国际合作258
第六章 控制腐败的法律机制(一):建立前提、具体设计与操作运行259
一、控制腐败法律机制建立的前提259
(一)建立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可行性分析260
(二)建立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有效性分析264
二、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具体设计270
(一)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理论基础271
(二)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具体作用274
(三)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具体内容276
三、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操作运行281
(一)立法机制的操作运行281
(二)司法机制的操作运行282
(三)立法机制与司法机制的衔接284
第七章 控制腐败的法律机制(二):立法机制286
一、控制腐败立法机制概述286
(一)控制腐败立法机制的概念287
(二)控制腐败立法机制的特征288
(三)建立控制腐败立法机制的意义289
二、中外控制腐败的立法情况290
(一)国际组织290
(二)域外国家或地区292
(三)中国295
三、控制腐败立法机制的建立296
(一)控制腐败立法机制的建立原则296
(二)控制腐败立法机制的具体设计300
(三)控制腐败立法机制涉及的相关法律306
第八章 控制腐败法律机制(三):惩处机制382
一、控制腐败惩处机制概述382
二、中外控制腐败的惩处状况383
(一)国际组织及公约383
(二)外国386
(三)中国390
三、控制腐败惩处机制的建立391
(一)违法型腐败的惩处机制392
(二)违纪型腐败的惩处机制452
第九章 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新视点:博弈论460
一、用博弈论研究腐败行为的可行性462
(一)理论上的可行性462
(二)实践上的可行性465
二、博弈论视角下对腐败行为特点的再认识471
(一)逐利心理诱发着权力与利益间的勾结性472
(二)避害心理导致着手段及方式上的复杂化474
(三)求益心理加速着犯罪数与量的攀升476
三、博弈论视角下对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再分析480
(一)激励悖论的重罚化480
(二)刑罚轻重的失衡性487
(三)自首机制的无效性492
(四)制度设计的冲突性495
四、博弈论视角下对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的再打造502
(一)以利益激励机制为核心503
(二)以刑罚均衡机制为依托510
(三)以刑种配套机制为辅设512
(四)以利益隔绝机制为原则515
(五)以信誉评价机制为补充516
(六)以严格执行机制为基础517
第十章 控制腐败法治系统工程519
一、控制腐败法治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构成520
(一)基本概念520
(二)基本原理522
(三)基本构成523
二、控制腐败法治系统工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技术方法530
(一)基本功能530
(二)主要技术方法531
三、控制腐败法治系统工程的总体设计534
(一)组织建制534
(二)设计规则536
(三)基本内容536
四、控制腐败法治系统工程的操作运行与维修监督538
(一)宏观总体上的操作运行538
(二)微观各部门的操作运行539
(三)维修与监督540
附件一:《我国刑法规定的腐败与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541
附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草案)》567
附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财产申报法(草案)》572
后记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