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主革命战争时期通史 1840-1919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主革命战争时期通史 1840-1919 上
  • 刘引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750600197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5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主革命战争时期通史 1840-1919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1

前言1

第一章 鸦片战争5

第一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6

一、世界的近代化与清朝的闭关自守6

二、鸦片贸易与禁烟运动10

三、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15

四、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20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23

一、反对列强扩大侵略权益的斗争23

二、英法联军入侵与《天津条约》26

三、战争再起与《北京条约》30

四、沙俄趁火打劫33

第三节 中国社会的变化36

一、屡战屡败的原因36

二、社会经济的变化43

三、社会思潮的变向45

第二章 摇撼清朝封建统治的农民战争50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兴起50

一、洪秀全与拜上帝会50

二、金田起义54

三、定都天京与北伐西征57

四、内政与外交63

第二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69

一、天京事变69

二、重整河山72

三、悲壮的失败79

第三节 农民战争的余波82

一、太平军余部和捻军的英勇斗争82

二、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85

三、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88

第三章 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开端92

第一节 洋务运动92

一、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92

二、洋务思潮95

三、西方先进生产力的引进100

四、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争104

第二节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08

一、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108

二、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115

三、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117

第四章 边疆危机与民族抗战121

第一节 边疆危机121

一、美日侵犯台湾121

二、俄、英侵略新疆123

三、英国入侵西南边疆125

第二节 中法战争127

一、法国侵略越南与中法战争的爆发127

二、战争的胜与负130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135

一、日本的近代化和对外扩张135

二、日本不宣而战与中国被迫应战139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143

四、台湾军民的浴血奋战146

第四节 列强在中国的争夺148

一、“三国干涉还辽”与《中俄密约》148

二、势力范围的划分与争夺151

三、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153

第五章 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155

第一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156

一、早期改良思想的产生156

二、康有为的早期变法活动158

三、维新思想的传播163

四、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166

第二节 戊戌变法171

一、百日维新171

二、戊戌政变175

三、伟大的尝试与沉痛的教训179

第六章 义和团运动184

第一节 义和团的兴起和壮大184

一、反洋教斗争的发展184

二、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188

三、义和团运动的高涨193

第二节 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198

一、八国联军入侵和京津军民抗战198

二、沙俄出兵东北和中国军民抗俄206

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209

第七章 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兴起214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酝酿214

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214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218

三、民主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221

第二节 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225

一、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225

二、清政府的新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29

三、爱国运动的蓬勃开展232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展236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36

二、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242

三、百折不挠的武装起义247

第四节 立宪运动249

一、清政府的预备立宪249

二、立宪运动的高涨252

三、立宪运动的历史作用255

第八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258

第一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258

一、民主革命力量的大汇合258

二、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263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272

四、清朝的覆灭274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279

一、袁世凯的反动279

二、二次革命283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和伟大意义288

第九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继续294

第一节 推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294

一、袁世凯的复辟丑剧294

二、护国运动302

第二节 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308

一、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308

二、护法运动313

第三节 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319

一、反对沙俄侵略蒙古、新疆的斗争319

二、反对英国侵略西藏的斗争325

第四节 意识形态领域的决战327

一、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327

二、新文化运动333

三、革命的新曙光339

第十章 清末民初政治体制的演变342

第一节 晚清政治体制的变化342

一、君主政制的衰落342

二、政府组织机构的变化与官吏制度345

三、司法监察制度的进化350

四、选官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分离352

第二节 民国政治体制的创建355

一、命途多舛的民主共和体制355

二、国家机构的设置359

三、近代政党制度的初步形成364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进步367

第一节 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传人和发展368

一、数学368

二、化学371

三、物理学373

四、天文学375

五、生物学378

六、地理学380

第二节 近代工农业技术的传入和发展383

一、炼钢384

二、机械制造385

三、电力385

四、无线电387

五、农业技术388

第三节 西医学的传入和发展390

一、教会医院对西方医术的传播390

二、西医书籍的翻译和医学报刊的创办392

三、医科学校的设立和制药厂的开办394

第十二章 文化事业的发展395

第一节 文学艺术395

一、诗词395

二、散文401

三、小说404

四、戏剧409

五、音乐412

六、美术413

七、民间文学与汉字、汉语拼音的改革415

第二节 史学417

一、传统史学的延续和演变417

二、外国史学的介绍和研究419

三、资产阶级史学的产生和发展421

第三节 新闻出版423

一、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形成423

二、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428

第十三章 教育事业的近代化433

第一节 近代教育的兴起433

一、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433

二、教会学校的创办436

三、留学教育439

第二节 近代教育的发展441

一、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441

二、新教育制度的确立447

三、民国初期教育的发展455

第十四章 军事的近代化460

第一节 军事制度的变革460

一、新式武器的使用460

二、海军的建设464

三、新军的建立469

四、军事学术的繁荣474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军事理论与实践478

一、维新派的军事主张478

二、革命派的军事主张481

三、军事近代化的初步完成484

附录:史料综述486

一、鸦片战争486

二、摇撼清朝封建统治的农民战争487

三、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开端489

四、边疆危机与民族抗战490

五、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492

六、义和团运动493

七、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兴起495

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497

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继续499

十、清末民初政治体制的演变500

十一、科学技术的进步502

十二、文化事业的发展504

十三、教育事业的近代化506

十四、军事的近代化5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