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关键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理学关键问题
  • 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3088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法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理学关键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2

1.法理学和部门法学的关系2

2.论法理学的构成4

3.论法理学的方法论7

第一章 法的概念12

4.论法的内容与形式12

5.如何理解法的本质与现象15

6.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法的本质19

7.如何认识“一国两制”条件下的我国法的本质21

第二章 法的作用25

8.论社会调整25

9.如何认识法的作用30

第三章 法的价值37

10.法与正义的关系37

11.论法的和谐价值40

12.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46

第四章 法的历史发展52

13.论法的阶级性与继承性52

14.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对法律移植的看法55

15.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特点59

第五章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发展59

16.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与依法治国的关系66

第六章 法制和法律调整机制66

17.如何理解法制的含义72

18.论法律调整及其机制76

第七章 法治82

19.西方法治思想的源流与发展82

20.法治的基本要求86

21.法治与法制、礼治、人治的关系90

第八章 法的原则96

22.法的原则,法在实践中的意义96

23.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关系100

第九章 法与经济105

24.如何理解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105

25.如何理解知识经济与法律的关系110

26.关于法与经济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法学与经济分析法学的区别何在113

第十章 法与政治120

27.法与权力的关系120

28.法与民主的关系124

29.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法与政策的关系129

30.法与社会自治的关系134

第十一章 法与文化140

31.如何评价“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40

32.宗教信仰自由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关系143

第十二章 法与社会、社会建设143

33.社会主义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149

第十三章 法与人权154

34.如何评价三代人权理论154

35.如何评价各种不同种类的人权之间的关系158

36.人权和主权的关系162

37.论人权的普遍性和相对性166

第十四章 法与现代化172

38.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特点172

39.法制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176

第十五章 法律和全球化182

40.如何理解法律全球化182

41.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185

42.试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法律理论关于法律和全球化的理论187

第十六章 法的制定193

43.论立法的专业化与民主化193

44.论立法体制的类型和我国的立法体制196

第十七章 法的渊源202

45.当代中国的法的渊源的种类202

46.如何看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的性质206

47.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有哪些209

第十八章 法律规范215

48.论法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215

49.论法律规范的结构219

50.法律规则的种类及其意义223

51.法的溯及力及其意义226

第十九章 法律体系231

52.什么是法律体系,它与立法体系的区别是什么231

53.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235

54.公、私法的划分及其现实意义239

第二十章 法的实施245

55.如何理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245

56.如何理解法的实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49

57.非正式制度在法的实施中的形式和作用254

第二十一章 法的适用260

58.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260

59.如何理解司法的精英化与民主化264

60.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268

第二十二章 法律关系275

61.法律关系与社会关系、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275

62.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77

63.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之间的关系280

64.比较法律关系的分类与法律规范和法律调整的分类282

65.不同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区别283

第二十三章 法律解释、推理与类推283

66.法律解释的概念和分类286

67.法律解释的方法290

68.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293

69.法律推理的种类297

70.如何看待类推302

第二十四章 法律责任308

71.法律责任的概念和本质308

72.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313

第二十五章 法律监督320

73.马克思主义的监督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320

74.我国国家机关之间的监督与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323

第二十六章 法律文化330

75.法律文化的概念以及研究法律文化的意义330

76.法系的划分标准以及当代世界的主要法系334

第二十七章 法律意识339

77.法律意识与法律制度在法律调整中的作用339

第二十八章 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339

78.如何看待“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342

79.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意义345

第二十九章 西方法律思想350

80.三大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对中国法学研究的意义350

81.西方法学流派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关系352

第三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352

82.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如何看待人与制度之间的关系357

83.谈谈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理解3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