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医学专科学校教材 供医学专业用 医用化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医学专科学校教材 供医学专业用 医用化学 第2版
  • 杜广才主编;陈亚民,杜广才,张其河编者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00783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医学专科学校教材 供医学专业用 医用化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溶液的浓度和渗透压1

第一节 溶液的浓度1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法1

二、溶液的配制及浓度的有关计算4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6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6

二、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7

三、医学中的渗透压单位——毫渗量/升9

四、渗透压在医学中的意义10

第二章pH值与缓冲溶液12

第一节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12

一、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12

二、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14

三、溶液的pH值15

四、酸碱的质子理论16

第二节 缓冲溶液的组成及其作用18

一、缓冲作用及缓冲溶液的概念18

二、缓冲溶液的组成18

三、缓冲作用原理19

第三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20

第四节 缓冲容量和缓冲溶液的配制21

一、缓冲容量21

二、缓冲溶液的配制23

第五节 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27

第六节 缓冲比色法测定溶液的pH值28

一、酸碱指示剂理论28

二、缓冲比色法测定溶液pH值的原理30

第三章容量分析和比色分析32

第一节 容量分析概述32

一、容量分析法的实质和方法32

二、容量分析法的操作程序33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38

一、中和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38

二、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40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41

一、概述41

二、高锰酸钾法42

三、碘量法43

第四节 比色分析法45

一、比色法的基本原理46

二、比色分析的方法47

三、比色分析的应用实例——血糖的测定48

第四章 络合物50

第一节 络合物的基本概念50

一、络合物的定义50

二、络合物的组成51

三、络合物的命名52

第二节 络合物的结构及稳定性52

一、络合物的结构52

二、络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53

第三节 内络合物——螯合物54

一、内络合物(螯合物)的概念54

二、氨羧络合剂及氨羧络合滴定55

第四节 络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58

第五章 电极电位与电动势60

第一节 原电池60

第二节 电极电位与电动势61

一、电极电位的产生61

二、电极电位的测定62

三、电极电位与电动势的计算65

四、电极电位的应用67

第三节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69

一、电位法测定pH值的基本原理69

二、甘汞电极和玻璃电极70

三、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71

第六章 胶体溶液74

第一节 胶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74

第二节 溶胶的性质75

一、胶粒对滤器的透过性75

二、光学性质——丁铎尔现象76

三、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76

四、界面性质——吸附作用77

五、电学性质81

六、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83

第三节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84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84

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形成和特征84

三、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86

第四节 凝胶86

一、凝胶的形成86

二、凝胶的几种性质87

第五节 膜平衡88

一、膜平衡的概念88

二、膜平衡的原理91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概述91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91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92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92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92

二、有机结构的电子理论94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97

第八章 烃和烃的卤代物99

第一节 烷烃99

一、烷烃的通式和同系列99

二、烷烃的异构现象99

三、烷烃的命名100

、单键的电子概念101

五、烷烃的物理性质102

六、烷烃的化学性质103

七、重要的烷烃103

第二节 烯烃104

一、烯烃的异构和命名104

二、双键的电子概念105

三、烯烃的化学性质106

、二烯烃109

第三节 炔烃111

一、炔烃的异构和命名111

二、三键的电子概念111

三、炔烃的化学性质112

第四节 脂环烃113

一、脂环烃的命名113

二、脂环烃的化学性质115

第五节 芳香烃116

一、苯的结构116

二、苯同系物的异构和命名116

三、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117

四、稠苯120

第六节烃的卤代物(卤烃)121

一、分类及命名121

二、烃的卤代物的水解121

三、重要的烃卤代物122

第九章醇、酚和醚125

第一节醇125

一、醇的分类125

二、醇的命名法126

三、饱和一元醇的理化性质126

四、重要的醇130

第二节酚132

一、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32

二、酚的电子结构133

三、酚的化学性质133

四、重要的酚134

第三节醚136

一、醚的结构和命名136

二、乙醚136

第十章 醛、酮和醌139

第一节 醛和酮139

一、醛、酮的命名139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140

三、重要的醛和酮145

第二节醌146

一、醌类的结构147

二、醌的命名147

三、重要的醌148

第十一章 有机酸151

第一节 羧酸151

一、分类和命名151

二、羧酸的化学性质152

三、重要的羧酸155

第二节 羟基酸157

一、羟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57

二、化学性质157

三、重要的羟基酸159

第三节 酮酸161

一、结构和命名161

二、重要的酮酸161

三、互变异构现象163

第十二章 立体异构166

第一节 顺反异构现象167

一、顺反异构的类型167

二、Z—E构型命名法168

三、顺反异构体的性质169

第二节 旋光异构现象170

一、偏振光和旋光性170

二、旋光度与比旋光度171

三、产生旋光异构现象的原因171

四、旋光异构体的构型及其标记法173

五、旋光异构体的数目176

六、旋光异构体的性质177

第三节 构象异构177

一、乙烷的构象177

二、正丁烷的构象178

三、环已烷的构象179

四、十氢萘的构象180

第十三章 酯和脂类183

第一节酯183

一、酯的结构和命名183

二、酯的生成(酯化反应)183

三、酯的水解作用184

第二节 脂类185

一、油脂185

二、类脂188

第十四章糖类194

第一节 单糖194

一、单糖的结构195

二、单糖的化学性质199

三、重要的单糖201

第二节 二糖203

一、二糖的结构和分类203

二、重要的二糖204

第三节 多糖207

一、淀粉207

二、糖元208

三、纤维素209

四、粘多糖209

五、右旋糖酐211

第十五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212

第一节胺212

一、分类和命名212

二、化学性质213

三、重要的胺217

第二节酰胺218

一、酰胺的结构和命名法218

二、尿素219

三、丙二酰脲220

四、胍221

五、磺胺药物222

第三节 含氮杂环化合物223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23

二、吡咯和吡啶的结构225

三、吡咯和吡啶的性质226

四、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227

第四节 生物碱232

一、概述232

二、生物碱的一般性质233

三、生物碱的一般提取法234

四、重要的生物碱234

第十六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239

第一节 氨基酸239

一、氨基酸的概念239

二、氨基酸的结构和构型239

三、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240

四、氨基酸的理化性质240

第二节 蛋白质245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245

二、蛋白质的结构246

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248

四、蛋白质的分类252

第三节 核酸253

一、核酸的概念、分类和生理功能253

二、核酸的水解254

三、组成核酸的成分254

四、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256

五、核酸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257

六、核酸分子的空间构型258

七、重要的单核苷酸及其衍生物259

附录262

Ⅰ.实验部分262

化学实验须知262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263

实验二 容量仪器的使用及滴定操作267

实验三 分析天平的使用274

实验四 酸碱滴定278

实验五 缓冲溶液及溶液PH值的比色测定281

实验六 水质总硬度的测定286

实验七 双氧水中H2O2的含量测定289

实验八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291

实验九 胶体和吸附294

实验十 常压蒸馏和沸点的测定296

实验十一 熔点的测定301

实验十二 乙酰苯胺的合成、纯化及重结晶302

实验十三 醇、酚、醛和酮的性质304

实验十四 糖、胺、酰胺及蛋自质的性质309

实验十五 葡萄糖比旋度的测定312

实验十六 氨基酸的纸上层析和纸上电泳314

Ⅱ.附表319

一、在20℃时强酸溶液的比重319

二、在20℃时常用碱溶液的比重320

三、在20℃时酒精溶液的比重320

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25℃)321

五、对数表逆对数表322

六、元素周期表328

七、教学安排及时间分配表3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