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EAP 通向员工健康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EAP 通向员工健康之路
  • 刘亚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9378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职工-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EAP 通向员工健康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全面认识EAP1

第一节EAP概论1

一、EAP的定义、服务内容及模式1

二、EAP的标准、认证和职业培训9

第二节EAP的理论来源13

一、行为科学简介13

二、前EAP阶段——形成个体的需要和动机14

三、EAP实施阶段——满足个体的需要17

四、后EAP阶段——预防产生挫折心理17

第三节EAP在组织管理中的定位19

一、EAP与人力资源管理19

二、EAP与企业社会工作20

三、EAP专业人员与监察专员21

第二章EAP的发展及应用24

第一节EAP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24

一、EAP的发展阶段24

二、EAP的发展趋势28

第二节EAP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应用31

一、EAP在美国31

二、EAP在欧洲部分国家33

三、EAP在亚洲部分国家36

第三章 如何有效实施EAP40

第一节EAP实施的原则和步骤40

一、EAP实施的原则40

二、EAP实施的步骤42

第二节 组织与EAP供应商的互动45

一、组织如何选择EAP供应商45

二、EAP供应商与组织的沟通47

三、 EAP的价格49

第三节EAP的使用率51

一、如何衡量EAP的使用率51

二、影响EAP使用率的因素53

三、提高EAP使用率的主要途径54

第四节EAP的评估58

一、EAP的需求评估58

二、EAP的过程评估60

三、EAP的结果评估61

第四章EAP与健康的工作场所65

第一节 什么是健康的工作场所65

一、健康的工作场所的特征66

二、健康计划68

三、EAP的地位和作用71

第二节EAP与特殊员工的管理73

一、互联网成瘾的员工74

二、有暴力倾向的员工76

三、年长的员工79

四、离职的员工81

五、患病的员工:以肥胖症为例84

第三节EAP与员工压力管理86

一、识别压力源87

二、对压力源进行干预90

三、增强员工的弹性95

第四节EAP与抑郁症管理103

一、抑郁的成因和影响103

二、抑郁的症状和心理治疗方法105

三、EAP应对抑郁的方法108

第五章EAP的成本、效用研究118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18

一、国内研究现状118

二、国外研究现状120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122

第二节EAP成本和效用的理论探索124

一、EAP成本的理论分析124

二、EAP效用的理论分析127

第六章EAP的实证分析136

第一节 指标的确定和相关分析137

一、问卷设计137

二、相关的分析145

第二节 有关EAP的假设检验和对心理问题来源的分析156

一、EAP使用倾向的假设检验156

二、EAP效用的假设检验177

三、对心理问题来源的分析180

第三节EAP的成本分摊205

一、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的建立205

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206

三、相对排序权重的计算及两两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219

第四节EAP实证分析简评227

一、得出的主要结论227

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29

第七章 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230

第一节EAP是保障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230

一、强化EAP的宣传培训和组织保障231

二、发挥EAP应对重大灾难的独特作用235

第二节 发挥政府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主导作用238

一、完善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238

二、注重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建设240

三、优化心理健康服务人才队伍241

四、提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质量244

第三节 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水平245

一、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246

二、心理咨询的研究248

参考文献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