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叶虫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三叶虫概论
  • 林天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2640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三叶虫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三叶虫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一般介绍1

第一节 研究简史1

第二节 生态5

第三节 保存方式、采集和处理方法11

第二章 外骨骼的形态13

第一节 外形、大小和定向14

一、外形和大小14

二、定向14

第二节 外骨骼构造15

一、背壳部分15

(一)头部16

(二)胸部30

(三)腹部32

(四)尾部34

二、腹面部分36

第三章 内部解剖40

第一节 外壳的组织40

第二节 肌肉系统41

一、头部肌肉43

二、胸部和腹部肌肉44

第三节 内部器官系统46

一、消化系统46

二、血管、神经和呼吸系统47

三、生殖和排泄系统48

四、其他特性48

第四章 个体发育52

第一节 一般特性52

一、幼年期53

二、中年期56

三、成年期59

第二节 研究三叶虫个体发育的意义和方法60

一、研究三叶虫个体发育的意义60

二、研究个体发育方法61

(一)Eoredlichia intermedia的个体发育62

(二)Shumardia pusilla (Sars)的个体发育63

第五章 分类65

第一节 三叶虫分类沿革简介65

第二节 重要科的代表属的特征75

一、球接子目75

(一)球接子亚目75

球接子科75

球接子属75

盾球接子属76

等称球接子属76

假球接子属76

棒球接子科77

棒球接子属77

双分球接子科78

双分球接子属78

老球接子科78

老球接子属78

皱面球接子属79

矛头球接子科79

矛头球接子属79

雕球接子属80

稜球接子属80

光尾球接子属80

花球接子属81

褶纹球接子属81

三分球接子属82

秃球接子科82

秃球接子属82

胸针形球接子科83

胸针形球接子属83

隐球接子属83

(二)古盘虫亚目84

古盘虫科84

古盘虫属84

有眼盘虫属85

佩奇虫科85

佩奇虫属85

新科波尔虫属86

二、斜视虫目86

(一)斜视虫亚目87

斜视虫超科87

斜视虫科87

斜视虫属87

大头虫属87

缨盾壳虫科87

盾形虫属88

慈利盾形虫属89

桑植盾形虫属89

(二)栉虫亚目90

栉虫超科90

栉虫科91

栉虫亚科91

栉虫属91

古等称虫属91

褶尾虫属91

等称虫亚科93

等称虫属93

似等称虫属94

小栉虫属94

女儿虫亚科95

女儿虫属95

小女儿虫属96

龙王盾壳虫亚科96

龙王盾壳虫属96

龙王虫属96

缅甸虫亚属96

亚科未定97

却尔却克虫属97

大洪山虫科97

大洪山虫属98

峨嵋虫属98

小桐梓虫属99

宝石虫科99

宝石虫属99

裸头虫属100

粘壳虫属100

小铲头虫科101

小铲头虫属101

栉壳虫属101

指纹头虫属101

圆尾虫超科102

圆尾虫科102

圆尾虫属102

锯圆尾虫属103

粘合眼圆尾虫属103

刺尾虫超科104

刺尾虫科104

刺尾虫属104

原刺尾虫属104

后油栉虫属105

三、三瘤虫目106

(一)三瘤虫亚目106

三瘤虫科106

三瘤虫属107

宁强三瘤虫属107

汉中三瘤虫属107

南京三瘤虫属108

带针虫科109

线形头虫属109

矛头虫属109

球刺虫属109

(二)镰虫亚目110

镰虫科110

镰虫属110

优美镰虫属111

四、莱得利基虫目112

(一)莱得利基虫亚目112

莱得利基虫超科112

莱得利基虫科112

莱得利基虫亚科112

莱得利基虫属112

小寻甸虫属113

新莱得利基虫科114

新莱得利基虫属114

尹氏虫科114

尹氏虫属115

保康虫属115

小莱得利基虫科116

小莱得利基虫属116

小阿贝得虫科116

小阿贝得虫亚科117

小阿贝得虫属117

武定虫亚科117

武定虫属118

古莱得利基虫属118

椭圆头虫超科119

椭圆头虫科119

椭圆头虫属119

密马卡虫属119

古油栉虫科120

古油栉虫属120

原油栉虫科121

原油栉虫属121

鲍格朗氏虫属121

云南头虫科122

云南头虫属122

奇异虫超科123

奇异虫科123

奇异虫属123

木耙虫属123

(二)小油栉虫亚目124

小油栉虫科125

小油栉虫属125

卡拉维虫属125

贺尔姆虫属126

(三)宽背虫亚目126

宽背虫科126

宽背虫属127

宽背形虫属127

五、褶颊虫目128

(一)褶颊虫亚目128

褶颊虫超科128

褶颊虫科128

褶颊虫属128

高台虫属129

美丽饰边虫属129

原波曼虫属130

幕府山虫属130

遇仙寺虫属131

依姆李奇虫属131

山东盾壳虫属131

钝锥虫超科132

钝锥虫科132

钝锥虫属132

毕雷氏虫属133

舒马德虫科133

舒马德虫属134

似舒马德虫属134

裂头虫超科134

裂头虫科135

小裂头虫属135

群星虫属135

八公山虫属136

贺兰山虫科137

贺兰山虫属137

枣庄盾壳虫属138

油栉虫超科138

油栉虫科139

油栉虫属139

韦氏虫属140

纸草虫科140

纸草虫属140

赫定氏虫属140

沟肋虫超科141

沟肋虫科141

沟肋虫属141

沟颊虫属142

野营虫科142

野营虫属142

后野营虫属143

副野营虫属143

圆劳伦斯虫属144

李氏虫科144

李氏虫属144

双刺头虫科145

双刺头虫属145

鄂尔多斯虫科146

鄂尔多斯虫属146

太子虫属146

无肩虫超科147

无肩虫科147

无肩虫属147

原附栉虫科148

原附栉虫属148

小东北虫属148

附栉虫超科149

附栉虫科149

附栉虫属149

小无肩虫科150

小无肩虫属150

磨盘虫属150

济南虫科151

济南虫属151

孙氏盾虫属152

发冠虫超科152

发冠虫科152

发冠虫属152

小伊尔文虫属152

爱汶虫科153

爱汶虫属153

泰山虫属153

光盖虫超科154

光盖虫科154

古庄氏虫属154

庄氏虫属155

德氏虫超科155

德氏虫科155

德氏虫属156

蝴蝶虫属156

王冠头虫属157

蝙蝠虫属157

山东虫属158

蒿里山虫科158

里山虫属158

满苏氏虫属159

原庄氏虫属159

褶盾虫超科159

褶盾虫科160

褶盾虫属160

方头虫属161

索克氏虫科161

索克氏虫属161

泰勒氏虫属161

卡尔文氏虫属162

浆肋虫超科162

浆肋虫科162

浆肋虫属163

超科未定163

光壳虫科163

光壳虫属163

长山虫科164

长山虫属164

(二)蚜头虫亚目164

蚜头虫科165

蚜头虫属165

菲利普虫科165

菲利普三叶虫属165

双切尾虫属166

假菲利普虫属166

(三)隐头虫亚目167

隐头虫科167

隐头虫属168

隐头形虫属168

瑞德隐头虫属168

岛头虫属170

六、耸棒头虫目170

叉尾虫科170

叉尾虫属171

库廷虫属171

掘头虫科172

掘头虫属172

小东京虫属173

节头虫属173

似手尾虫科173

似手尾虫属174

长眉虫科174

双耳虫属174

孙氏虫属175

复州虫属175

七、镜眼虫目176

(一)镜眼虫亚目176

镜眼虫超科176

镜眼虫科177

镜眼虫属177

达尔曼虫超科178

达尔曼虫科178

达尔曼虫属178

小达尔曼虫属178

宋溪虫属178

(二)手尾虫亚目180

手尾虫科180

手尾虫属180

慧星虫科181

慧星虫属181

王冠虫属182

八、裂肋虫目182

裂肋虫科182

裂肋虫属182

棘尾虫属183

九、齿肋虫目184

齿肋虫科184

齿肋虫属184

狮头虫属184

第六章 演化趋向186

第一节 三叶虫外壳构造演化趋向186

一、头部187

二、胸部189

三、腹部190

四、尾部190

第二节 三叶虫演化过程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191

一、寒武纪阶段191

二、奥陶纪阶段194

三、志留纪—二叠纪阶段195

参考文献198

附录 本书采用的构造术语对照2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