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一体化治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一体化治理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377539.jpg)
- 徐恒力,冯全洲,宁立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974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7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92页
- 主题词:煤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一体化治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研究意义1
1.1.2对矿山环境问题的思考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7
1.2.1国内外研究现状7
1.2.2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20
1.2.3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21
1.3生态地质学基本理论概述23
1.3.1植物地境及物种地境稳定层23
1.3.2植物物种生存域研究30
第二章 煤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分析31
2.1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基本途径32
2.1.1煤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本质32
2.1.2煤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33
2.2煤矿山地质环境特点34
2.2.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34
2.2.2地质环境以系统的方式存在35
2.2.3地质环境是开放系统35
2.2.4地质环境的层次性36
2.2.5不断演化的地质环境37
2.3矿山地质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37
2.3.1地质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37
2.3.2地质环境系统的结构38
2.4煤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基本思想39
2.5典型煤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分析41
2.5.1研究区自然地理41
2.5.2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结构42
2.6试点研究区研究现状49
第三章 采空区塌陷问题及综合治理51
3.1煤矿采空区沉陷研究方法51
3.2大峪沟煤矿山地面沉降、塌陷现状54
3.2.1采空区地面沉降、塌陷的特征55
3.2.2采空区地面沉降、塌陷造成的危害57
3.3大峪沟煤矿地面变形分析62
3.3.1大峪沟矿区采空后地面变形估算62
3.3.2地面沉降、塌陷程度分区68
3.3.3地面破坏程度分级69
3.4大峪沟矿区地面变形预测评价71
3.4.1计算网格的布置及参数选取71
3.4.2采空区地面变形值的计算结果及评价76
3.4.3采空区地面稳定性评价84
3.4.4煤矿采空区地面沉降、塌陷的机理86
3.5采空区地面变形灾害的防治89
3.5.1地面变形灾害的预防90
3.5.2地面变形的治理92
第四章 煤矸石和矿坑废水污染、占地综合一体化处理94
4.1酸性矿坑废水与酸化煤矸石的成因95
4.1.1煤矸石、矿坑废水的成因分析95
4.1.2煤矸石浸泡试验98
4.2煤矸石、矿坑水综合一体化处理99
4.2.1黄土、煤矸石、矿坑水综合处理试验100
4.2.2煤矸石、矿坑水、黄土的最佳配置问题108
4.2.3综合一体化处理的工程形式111
4.2.4设计参数112
第五章 土地复垦的生态地质技术114
5.1关于土地复垦的认识114
5.2植物的地境与地境结构研究117
5.3植物地境118
5.3.1植物地境的深度118
5.3.2植物的地境结构118
5.4矿区地境结构研究119
5.4.1样地的选择119
5.4.2样地调查内容与方法119
5.4.3地境结构分析124
5.5土地整理中覆土材料及厚度的选择129
5.5.1表土基质的选择129
5.5.2覆土厚度的确定136
第六章 利用煤矿山湿地实现废水资源化的生态地质技术137
6.1湿地处理废水的研究现状137
6.2湿地对煤矿山废水的净化作用139
6.2.1湿地植物的净化作用140
6.2.2湿地底泥的净化作用141
6.2.3湿地微生物的净化作用141
6.2.4湿地的综合净化作用142
6.3研究思路142
6.4大峪沟矿区湿地概况143
6.5湿地生态地质调查145
6.5.1河川径流量145
6.5.2硫酸根的输入输出量145
6.5.3植被调查146
6.5.4底泥调查148
6.6大峪沟湿地现有净化能力148
6.6.1元素的输入输出量148
6.6.2大峪沟湿地植物对元素的吸收150
6.6.3大峪沟湿地底泥对元素的固持152
6.6.4大峪沟湿地对元素的年截留量153
6.7大峪沟湿地的改造154
6.7.1湿地改造的依据154
6.7.2湿地改造的生物措施156
6.7.3工程措施158
6.7.4改造后湿地净化能力的预测158
6.8大峪沟湿地除硫能力分析159
6.8.1植物体内化学组分159
6.8.2大峪沟湿地植物除硫量161
6.8.3湿地底泥固硫量161
6.8.4湿地总除硫能力162
6.9煤矿山湿地生态建设163
6.9.1煤矿山湿地生态建设的目标163
6.9.2煤矿山湿地生态建设措施163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165
7.1结论165
7.2建议166
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