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办高职“二元思维”视阈的治校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办高职“二元思维”视阈的治校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595140.jpg)
- 周肖兴,张宝灵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9850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民办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办高职“二元思维”视阈的治校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民办高职的“二元思维”5
第一节 民办高职“二元思维”概念5
一、民办高职“二元思维”的界定6
二、民办高职“二元思维”的办学理念10
三、民办高职“二元思维”的办学品质12
四、民办高职“二元思维”的办学目标14
五、民办高职“二元思维”的功能16
第二节 民办高职“二元思维”的渊源分析19
一、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渊源20
二、与民办教育政策的渊源21
三、与民办高职自身发展的渊源23
四、与外域职业教育模式渊源23
第三节 民办高职“二元思维”的办学取向分析27
一、民办高职“二元思维”的价值观27
二、民办高职“二元思维”的公益观28
三、民办高职“二元思维”的利益观30
第二章 “二元思维”的办学视阈33
第一节 “二元思维”视阈维度33
一、视阈一:重视顶层设计33
二、视阈二:重视全面谋划大局35
三、视阈三:重视把握要点36
四、视阈四:重视统筹兼顾37
五、视阈五:重视循序渐进37
第二节 办学环境分析38
一、地理经济分析38
二、人才市场分析40
三、政府行为分析42
第三节 办学定位43
一、办学定位的确立43
二、办学定位内涵46
三、办学定位的必要性49
第四节 办学发展战略规划51
一、规划理念、特征和原则51
二、规划基本点53
三、规划内涵55
第三章 党在民办高职的作用59
第一节 党在民办高职的地位59
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59
二、党组织的监督作用61
三、党组织的权力63
第二节 党政同责66
一、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机理分析67
二、党组织与董事会的联席会议机制70
三、党政联席会制度72
四、基层党组织建设74
第三节 党组织对教代会、工会的领导76
一、教代会和工会在民办高职的地位76
二、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工会的作用77
三、维护好、引导好工会、教代会工作78
案例:“南洋”党建工作拓展79
第四章 治校策略86
第一节 治校的顶层设计86
一、治校理念、目标、功能86
二、治校框架88
三、治理执行力92
第二节 秩序共识95
一、民办高职院校章程建设96
二、董事会制度建设99
三、董事会与校长的委托代理关系104
四、校长:民办高职院校的“管家”107
五、管理干部能力认定110
第三节 大部制管理113
一、大部制管理理念114
二、大部制管理的目标115
三、再造职能结构117
四、大部制改革的风险规避119
案例:“南洋”大部制的“五个再造”121
第四节 开源节流123
一、办学投资分析123
二、财务管理125
三、成本效益最大化131
第五节 绩效问责134
一、工作清单制135
二、工作绩效考核138
三、问责制143
案例:“南洋”绩效考核145
第五章 二级机构的委托代理150
第一节 二级委托代理的概念151
一、二级委托代理的界定151
二、二级委托代理基本思路153
三、二级委托代理目标155
第二节 二级代理权种分布158
一、代理的“权、责、利”158
二、二级代理权力配置158
三、二级代理权运行步骤161
四、正确处理四个隶属关系162
第三节 二级代理责任管控机制163
一、二级职权代理约束机制163
二、二级代理“控制权激励”制度164
三、二级代理“经费绩效审计”制度165
案例:“南洋”二级代理探索与实践168
第六章 专业能力建设171
第一节 专业能力评估171
一、专业能力评估的依据172
二、专业能力评估的原则174
三、专业能力评估基本要求175
第二节 专业能力创新176
一、专业能力创新的思路和目标176
二、专业能力个性化177
三、专业能力建设的主要资源179
四、专业能力建设的教辅资源185
第三节 专业能力建设实体化、成果化、产业化189
一、专业能力建设理念、目标与保障机制189
二、专业能力建设实体化191
三、专业能力建设成果化194
四、专业能力建设产业化197
案例:“南洋”专业能力建设202
第七章 课程结构改革212
第一节 课程结构改革的定位212
一、课程结构改革的渊源213
二、构建“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结构215
三、课程结构质量评价218
第二节 课程结构改革的支撑要素220
一、外部专属表象221
二、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223
三、基本支撑要素224
第三节 课程结构改革的内涵表象226
一、课程结构信息化226
二、课程结构实体化227
三、课程结构工作过程化228
四、课程结构国际化229
第四节 课程结构改革的关注点229
一、构建“职业素养教育”的通识课程230
二、构建“工学融合”的专业课程231
三、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232
第八章 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235
第一节 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概念235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的界定235
二、教育教学一体化的育人观239
三、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的二元结构241
四、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的基本条件243
第二节 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的体系设计246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的设计思路246
二、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体系的框架内涵248
三、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的过程要点252
四、目标:卓越就业力的准职业人254
案例:“南洋”商学院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实施方案256
第三节 靶向培养: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的核心内涵260
一、靶向培养的主张260
二、靶向模式(一):校企合作办学265
三、靶向模式(二):工学交替268
四、靶向模式(三):顶岗实习270
五、靶向模式(四):现代学徒制271
案例:“南洋”靶向培养机制和模式272
第四节 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的质量管理277
一、管理的特点278
二、岗位职责279
三、岗位考核281
四、质量监控与评估284
第九章 职业素养教育288
第一节 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分析288
一、什么是职业素养288
二、高职生与职业素养的关联性分析289
三、高职生的学业水平分析291
四、高职生职业素养阶序分析292
五、高职生的显性和隐性素养分析293
六、高职生角色与职业人角色的差异分析294
第二节 构建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297
一、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应该遵守什么原则297
二、构建以职业素质为中心的职业化学习评价体系298
三、构建高职生职业适应的指导体系300
四、显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路径分析301
五、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路径分析302
第三节 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303
一、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标准303
二、培养框架设计306
三、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基本内容309
四、职业实训:培养的基本步骤316
第四节 准职业人:高职生职业素养目标320
一、获得正确的职业意识320
二、获得合格的职业能力321
三、实现“三个转变”326
案例:“南洋”职业素养教育方案327
第十章 教师能力建设331
第一节 教师聘用契约化331
一、聘用契约理念331
二、教师管理目标333
三、教师管理基本原则334
四、契约招聘:合同制约335
第二节 教师结构设计337
一、教师问题分析337
二、教师结构的分析338
三、专任教师结构优化339
四、构建教师长远发展机制342
第三节 教师能力建设体系343
一、教师能力建设概念343
二、教师培养培训体系349
三、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体系352
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357
五、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体系359
第四节 构建教师能力管理文化362
一、教师能力管理文化内涵362
二、教师能力管理文化的价值363
三、教师能力管理文化的效能364
案例:“南洋”青年教师业务考核和达标368
第十一章 学情管理373
第一节 高职生学情管理策略373
一、学情分析373
二、学情管理的“三贴近”路径375
三、学情管理的“四结合”机制376
四、学情管理的“六注重”方法378
第二节 高职生主体利益教育机制380
一、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380
二、学生的主体利益保护381
三、维护好学生的利益诉求383
第三节 高职生安全教育机制385
一、政治安全385
二、学习安全390
三、校园生活安全394
四、就业安全398
第四节 高职生管理定位机制400
一、学生的自我定位教育400
二、学生党员定位402
三、班主任定位403
四、辅导员定位404
五、对班主任、辅导员的管理406
案例:“南洋”学情管理409
参考文献414
后记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