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体系的系统研究 理论、制度、体制、机制、策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体系的系统研究 理论、制度、体制、机制、策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592968.jpg)
- 汪治著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ISBN:751920362X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高等职业教育-学分制-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体系的系统研究 理论、制度、体制、机制、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溯源篇1
一、绪论3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3
(二)核心概念4
(三)研究价值12
(四)研究综述13
(五)本书的基本思路20
(六)主要结论23
二、对高职教育与高职院校的认识26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26
(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认识概述29
(三)高职教育的理念、目的与使命34
(四)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36
三、学分制综述40
(一)学分制的内涵40
(二)学分制制度的历史发展概述41
(三)学分制的主要构成52
(四)当代学分制功能的拓展58
(五)学分制的特点62
(六)学分制下课程的多样化特征65
(七)学分制框架下教学管理的特征66
(八)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运行组织体系及教学资源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69
(九)影响学分制自由度的相关因素的一般分析71
四、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73
(一)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的哲学基础及其对我们的启示73
(二)职业教育实施学分制的经济学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86
(三)职业教育实施学分制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89
(四)职业教育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研究101
中篇 应用设计篇115
五、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条件与作用分析117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制度和教学运行组织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117
(二)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系统分析133
(三)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意义与作用分析141
(四)实施学分制应具备的基础146
六、高职院校适应学分制要求的课程结构体系设计与功能分析150
(一)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研究150
(二)新的课程结构体系范式的具体设计155
(三)新的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功能分析171
(四)几种特例变形的课程框架体系设计174
七、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主要内容设计177
(一)高职院校与普通学术型本科院校实行学分制的差异对比分析177
(二)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方案设计的原则178
(三)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的设计思路179
(四)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核心内容的系统设计182
(五)非学校正规教育学习的学分认定和学分置换初步研究190
(六)学分互认的标准与规范初步研究192
(七)实施学分制学校内部应具备的基础条件194
八、适应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构建研究199
(一)目前教学运行组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99
(二)目前影响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自由度的相关因素的影响度分析201
(三)教学运行组织体系的重构研究203
九、适应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的教学资源分配与使用体制机制研究212
(一)教学资源及其配置的界定213
(二)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和资源配置的两个层次研究的基本问题214
(三)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分类216
(四)国外高校教学资源分配与使用的机制、方式和方法状况概述217
(五)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分配与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经济学分析220
(六)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使用中主要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229
(七)高职院校以需求为导向分配与使用教学资源的必要性232
(八)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分配与使用的原则235
(九)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分配与使用机制的体制、制度框架研究237
十、适应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的教学变革与学生事务管理变革研究244
(一)教学模式的变革245
(二)教师身份与作用的变革247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249
(四)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变革254
(五)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变革256
下篇 操作策略篇259
十一、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设计261
(一)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整体框架设计261
(二)课程与计划管理子系统框架设计265
(三)成绩与学分管理子系统框架设计267
(四)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子系统274
十二、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策略与规程279
(一)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阶段划分与相应的实施要求279
(二)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整体策略与措施281
(三)学业作品认定、非学校正规教育学习学分认定与置换和学分互认的操作规程290
(四)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分配与使用的主要策略研究296
十三、实施案例304
(一)实施的主要过程与做法304
(二)阶段实施的初步成效308
(三)阶段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经验教训311
十四、与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相关的文件参考样本313
(一)样本一:学分制实施规定与办法313
(二)样本二:实施新的课程结构体系框架的方案320
(三)样本三:实施新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的方案326
(四)样本四:学生学籍管理规定334
(五)样本五:学生申请免修课程、置换课程、替代学分管理办法345
(六)样本六:专业群学生选择专业的实施意见356
(七)样本七:学生选择专门化拓展课程组实施意见357
(八)样本八:专门化拓展课程组及其课程设置与调整和实施管理办法359
(九)样本九:任意拓展选修课程(组)建设与实施管理办法362
(十)样本十:辅修拓展课程组设置与实施管理办法365
(十一)样本十一:学业导师制实施与管理办法366
(十二)样本十二:学业作品实施、认定与管理办法368
参考文献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