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香港电影艺术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卫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978750396192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电影史-香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香港电影艺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香港电影的本土特色和历史价值1
第一章 香江映画·拓荒演进——香港电影的初创时期(1897—1945)1
第一节 启蒙:电影发行放映业的缘起1
一、香港最早的电影活动2
二、香港电影产业的起步3
三、香港电影发行放映业的蓬勃发展4
第二节 萌芽:电影制作的起步6
一、《庄子试妻》等:香港电影制片业的萌芽7
二、《庄子试妻》的主创及美学贡献12
三、香港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的新发展17
第三节 草创:“香港民新”及其他制片公司的电影拍摄活动18
一、香港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的成立18
二、香港“民新”的拍摄活动19
三、“民新”的衰亡和启示22
四、其他制片活动24
五、电影文化的新景观26
六、香港电影业遭遇第一个停滞时期26
第四节 香港电影业的重兴和发展27
一、香港电影工业的重兴27
二、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的成立及活动29
三、“联华港厂”等在港电影企业的电影活动31
四、从无声到有声34
第五节 香港电影的第一次勃兴35
一、电影工业的规模发展36
二、第一次繁荣时期的电影主题和类型46
三、特有的表现形式64
第六节 香港电影的第二个停滞期68
一、香港影人的反控制斗争68
二、沦陷期问的香港电影业71
第二章 文化传承·左右角逐——香港电影的延续时期(1945—1955)72
第一节 战后电影工业的恢复和发展74
一、战后电影业的复兴与左右势力的对峙74
二、产业模式及其新突破87
第二节 延续与创新的国语片94
一、1946—1949年的国语片:传承中的创新94
二、1950—1955年的国语片:传承中的分化102
第三节 粤语片及其他方言语种的影片109
一、1946—1949年的粤语片:现实表达与类型书写110
二、1950—1955年的粤语片:传统主题与商业表达117
三、其他方言语种影片124
第三章 打造东方影都·磨砺经典影像——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1956—1966)128
第一节 现代化和全球化:香港电影工业大厂体制的创新130
一、大型工业化制片企业的崛起130
二、产业模式中的现代化创新141
三、产业模式中的全球化创新146
四、大厂体制下独立制片体制的发展155
第二节 时装文艺片156
一、国语时装文艺片156
二、粤语时装文艺片167
第三节 以戏曲电影为主的古装文艺片176
一、粤剧片:吟唱经典177
二、黄梅调电影:戏曲电影视听化的典范182
三、其他种类戏曲片:戏曲程式与电影化的配比探索188
四、非戏曲类古装文艺片189
第四节 喜剧、武侠、歌舞等类型片192
一、多种样式的喜剧片192
二、武侠片的延续201
三、突破记录样式的歌舞片205
第四章 呼唤本土意识·重塑传统类型——香港电影的过渡转型时期(1967—1979)210
第一节 电影工业格局的变化及发展212
一、香港电影工业格局的变化212
二、电影工业体制的演进:从大厂体制到“卫星制”224
三、过渡转型时期的全球化模式227
第二节 动作类型的新发展232
一、新武侠片的崛起232
二、奔涌的功夫片浪潮239
三、刀剑武侠片的再度复兴247
第三节 其他类型的本土化转型250
一、文艺片的本土转型251
二、喜剧类型的本土化转型262
三、其他类型片及其转型271
第五章 香江影都·再续神话——香港电影的繁荣时期(1979—1993)277
第一节 香港电影工业的巨变279
一、电影工业的重新整合279
二、院线制营销体制的基本要素287
第二节 锋芒尽显的“新浪潮”电影300
一、“新浪潮”电影的美学特色301
二、“新浪潮”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307
三、香港“新浪潮”、台湾“新电影”和内地“第五代”309
第三节 商业类型电影的整合与变异313
一、以喜剧为主的复合类型片313
二、以动作为主的复合类型片323
三、其他复合类型片333
第四节 文艺片新景观336
一、社会写实与心理写实337
二、言情片:真情的书写339
三、诠释人文情怀的伦理片344
四、以清宫戏为主的历史片346
第六章 体制趋个性·光影现沧桑——香港电影的风格化时期(1994—2006)349
第一节 香港电影工业的低迷与调整351
一、香港电影工业的低迷351
二、个性特色显著的电影工业模式359
三、全球化大片路线368
第二节 商业类型及创作者的个性化特色370
一、动作类型的个性特色371
二、喜剧类型的个性特色381
三、凸显的黑帮类型388
四、其他商业类型及导演的个性特色394
第三节 文艺片“作者”的个性特征395
一、后现代意识的滥觞396
二、愈强的人文关注意识399
三、再现情感404
四、艺术与商业的互文408
五、麦兜系列:美术片奇观411
六、其他文艺片导演412
第七章 低迷中延续·融合中发展——香港电影的分众化时期(2007—)414
第一节 CEPA后香港电影的产业态势415
一、“北上”语境下香港制片业的分化416
二、香港院线业的分众发展420
第二节 香港本土电影:“港味”的延续与发展423
一、商业类型片中的经典类型回归及新类型的拓展423
二、商业类型片中的极致化430
三、现实题材文艺片中的本土情怀431
四、港式人文理念的刻意放大435
第三节 两地合拍电影:从互融互汇到后融合438
一、两地合拍电影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美学力量的分化438
二、从水土不服到互融互汇439
三、后融合:CEPA后两地电影合拍在第二阶段的变化442
附录一:香港电影工业年表(1913-2015)453
附录二:香港电影/影人在内地、台湾及海外地区获奖一览表457
主要参考文献469
后记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