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客家文化符号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客家文化符号论
  • 徐维群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6362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174页
  • 主题词:客家人-民族文化-符号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客家文化符号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1章 文化符号理论概述5

1.1 什么是文化5

1.2 什么是符号8

1.3 文化与符号的关系9

1.4 文化符号的形式10

1.5 文化符号的功能10

1.6 文化符号理论的方法论12

第2章 客家文化符号总论16

2.1 客家文化符号的文化特质16

2.1.1 客家文化符号精神实质17

2.1.2 客家文化符号文化特质的核心18

2.2 客家文化符号的功能22

2.2.1 客家文化符号的认同功能22

2.2.2 客家文化符号的沟通功能22

2.2.3 客家文化符号的审美功能23

2.2.4 客家文化符号的中介功能23

2.2.5 客家文化符号的整合功能24

2.3 客家文化符号的中原之根24

2.3.1 中原文化的根源性24

2.3.2 客家方言的中原古韵25

2.3.3 宗族文化符号的中原之根25

2.3.4 客家习俗文化的中原痕迹27

2.3.5 客家精神文化中的儒道思想传统27

2.4 客家文化资源的符号学分析28

2.4.1 客家文化资源构成要素的符号学分析29

2.4.2 客家文化符号圈的建构30

2.4.3 客家文化资源符号学分析的创新性意义31

第3章 闽西客家文化符号解读34

3.1 闽西客家文化符号的一般特点35

3.2 闽西客家文化符号的解读36

3.2.1 客家话——客家群体的文化认同符号36

3.2.2 土楼——客家群体意识的物化符号37

3.2.3 汀州古城——客家群体祖地文化符号39

3.2.4 定光佛——客家群体信仰文化符号40

3.2.5 胡文虎——客家群体人物符号42

3.2.6 闽西八大干——客家群体美食文化符号47

3.2.7 游大龙、作大福——客家群体民俗文化符号50

3.2.8 李氏大宗祠——客家群体姓氏文化符号51

3.2.9 连城雕版印刷——客家群体艺能文化符号53

3.2.10 培田古民居——客家群体古村落文化符号54

3.2.11 客家蓝衫——客家群体服饰文化符号56

3.2.12 客家族谱——客家群体宗族文化符号57

3.2.13 《元初一》——客家群体民间文艺文化符号60

第4章 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社会72

4.1 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和谐社会72

4.1.1 客家族谱记载客家人繁衍生息的历史72

4.1.2 客家山歌艺术承载了客家的和美文化73

4.1.3 自然崇拜信仰表现了客家和谐的生态观74

4.1.4 特色民俗活动展现客家和谐小社会风貌74

4.1.5 土楼反映了客家人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75

4.2 客家谚语符号与家意识76

4.2.1 客家人家意识的情感层面76

4.2.2 客家人家意识的意愿层面77

4.3 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生态观78

4.3.1 客家人生态观的基本理念79

4.3.2 客家人生态伦理观的现代价值81

4.4 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伦理教化82

4.4.1 客家伦理文化符号的主要内容82

4.4.2 客家伦理文化的符号形式84

4.4.3 客家伦理精神的道德教育功能85

第5章 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文化产业88

5.1 文化符号与文化产业88

5.2 客家文化产业的定义与特性90

5.2.1 区域性90

5.2.2 独特性90

5.2.3 多样性90

5.2.4 全球性91

5.2.5 符号性91

5.2.6 大审美性91

5.3 客家文化产业的符号化运作形式92

5.3.1 客家文化符号产业化93

5.3.2 客家产业文化符号化94

5.4 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乡村文化旅游95

5.4.1 旅游的特性95

5.4.2 旅游产品的特点96

5.4.3 乡村旅游96

5.4.4 客家地区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97

5.4.5 客家乡村旅游的符号化的意义98

5.4.6 实施符号化旅游策略99

5.5 客家文化符号与龙岩客家文化产业发展102

5.5.1 龙岩市客家文化符号资源分析102

5.5.2 龙岩市客家文化产业品牌104

5.5.3 龙岩市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105

5.5.4 龙岩市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108

5.5.5 龙岩市文化产业发展思索109

第6章 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文化创意产业115

6.1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116

6.1.1 什么是创意产业及分类116

6.1.2 文化符号资源与文化创意116

6.2 客家文化符号创意117

6.3 客家文化符号的文化创意形式118

6.3.1 复制118

6.3.2 衍生119

6.3.3 创意119

6.3.4 体验119

6.4 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产业注意的问题119

6.5 客家区域文化符号的文化创意案例——台湾客家“桐花祭”120

6.5.1 台湾客家“桐花祭”概况120

6.5.2 “桐花祭”的启示122

6.6 四川成都洛带镇的客家文化古街123

6.7 广东梅州“客天下”文化产业园的“客都”元素124

6.8 闽西客家文化符号的运用探索126

6.8.1 永定土楼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分析127

6.8.2 永定土楼旅游纪念品的创意创新130

第7章 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133

7.1 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古村落保护133

7.1.1 古村落研究的兴起133

7.1.2 古村落的特征135

7.1.3 古村落的文化符号分析——以永定中川古村落为例136

7.1.4 文化符号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功能139

7.2 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45

7.2.1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45

7.2.2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145

7.2.3 发挥文化符号在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中的作用146

7.3 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文化人才培养152

7.3.1 客家文化传承保护需要的人才类别152

7.3.2 多渠道建构客家文化传承保护人才的培养机制153

结语155

附录 客家文化符号资源的收集整理参考目录156

参考文献160

后记1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