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金风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辽金风俗
  • 宋德金著;陈高华,徐吉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215726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风俗习惯史-中国-辽金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辽金风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导言】3

一、辽金风俗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3

二、辽金风俗观念与政策6

三、结语9

上编 辽代4

【第一章 饮食】4

第一节 主食与副食4

一、肉食4

二、野味貔狸8

三、乳品10

四、谷物食品11

五、副食11

六、果品13

第二节 酒、茶及其他饮料14

一、酒14

二、茶21

三、其他饮料25

第三节 契丹名宴26

一、头鹅宴26

二、头鱼宴28

第四节 炊具与饮食器皿31

一、炊具31

二、饮食器皿32

第五节 辽代饮食风俗的特点和影响43

一、原始,粗放43

二、贵生鲜,尚豪饮44

三、对中原汉人饮食文化的借鉴与吸收44

四、契丹饮食对境内汉人和其他族以及邻境的影响45

【第二章 穿着】48

第一节 服饰制度与风俗48

一、契丹早期服饰48

二、官服:国服与汉服49

三、从考古发现看辽代服饰52

第二节 首饰、发式与面妆68

一、首饰68

二、发式70

三、面妆72

第三节 辽代穿着风俗特点及演变75

【第三章 居住与建筑】78

第一节 穹庐与板筑土屋78

一、穹庐78

二、板筑土屋80

第二节 五京及其建筑82

一、上京临潢府82

二、中京大定府84

三、东京辽阳府85

四、南京析津府86

五、西京大同府86

第三节 捺钵行宫89

第四节 居室设备与家具91

一、床榻91

二、胡床91

三、床上用品及其他家具92

四、出土文物中的居室设备与家具92

第五节 辽代居住与建筑风俗特点及历史地位96

一、游动性96

二、多东向96

三、开放性97

四、辽朝建筑的历史地位98

【第四章 行旅交通】100

第一节 陆路100

一、畜力100

二、车辆105

三、皇帝的车舆108

第二节 水路111

一、舟船111

二、桥梁112

第三节 驿道与驿馆114

一、驿道114

二、驿馆115

三、捺钵路线及鹰路116

【第五章 婚姻】118

第一节 婚姻制度与形式118

一、婚姻制度118

二、婚姻形式120

第二节 契丹婚姻习俗123

一、皇帝纳后仪123

二、公主下嫁仪124

三、“捧镜”、“跨鞍”之俗124

第三节 辽朝婚姻政策与辽人婚姻观念126

一、辽朝婚姻政策126

二、辽人婚姻观念127

【第六章 生育与姓名】130

第一节 生育130

一、皇后生育习俗130

二、平民生育习俗131

三、契丹生育习俗中的信仰131

第二节 姓名132

一、姓名次序132

二、赐姓名133

三、避讳133

四、其他命名习俗134

【第七章 丧葬】136

第一节 葬法与墓室136

一、葬法136

二、墓室形制139

第二节 尸体防腐与网络面具142

一、尸体防腐142

二、网络与面具143

第三节 皇帝丧仪与陵寝147

一、丧仪147

二、陵寝148

第四节 殉葬与“烧饭”153

一、殉葬153

二、“烧饭”157

第五节 辽代丧葬习俗的特点、演变轨迹及文化内涵159

一、辽代丧葬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159

二、由简而繁、由朴入奢是辽代丧葬习俗的趋势159

三、辽代丧葬习俗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62

四、辽代墓葬不仅反映了丧葬习俗,而且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162

【第八章 生产】164

第一节 渔猎164

一、捕鱼164

二、狩猎165

第二节 畜牧170

第三节 农业173

一、契丹农业的出现和辽代农业的发展173

二、农业生产门类174

三、节令与农时177

【第九章 信仰】180

第一节 原始信仰180

一、拜日180

二、祭祀天地181

三、祭山183

四、其他信仰185

第二节 萨满教187

第三节 佛教189

一、佛教在辽朝的传播和发展189

二、辽人信仰佛教的特点193

三、辽代佛教与社会文明198

第四节 道教201

【第十章 契丹仪礼】206

第一节 再生礼206

一、再生礼的名称及仪式206

二、再生礼的寓意207

三、再生礼与本命年风俗208

第二节 柴册礼210

一、柴册礼及其由来210

二、柴册礼礼俗211

第三节 瑟瑟礼213

一、瑟瑟礼与祈雨射柳213

二、契丹瑟瑟礼中对其他民族风习的承袭214

第四节 射鬼箭215

【第十一章 节日】218

第一节 年节218

一、元旦218

二、人日(正月初七)219

三、放偷日219

四、元宵节(正月十五日)220

五、中和节(二月一日)220

六、佛诞日(二月八日,四月八日)221

七、上巳(三月三日)221

八、端午(五月初五)222

九、三伏(六月十八日)223

十、中元节(七月十五日)223

十一、中秋节(八月十五日)223

十二、重阳节(九月九日)224

十三、小春(十月十五日)224

十四、腊辰日225

第二节 节气226

一、立春226

二、清明227

三、夏至227

四、冬至227

第三节 圣节228

【第十二章 游艺】230

第一节 口头文学230

一、传说230

二、咒语、歌谣、谚语230

第二节 音乐232

一、国乐232

二、雅乐232

三、大乐234

四、散乐234

五、军乐234

六、诸国乐237

第三节 舞蹈238

一、宫廷乐舞238

二、民间舞蹈239

第四节 杂技、体育和游戏240

一、杂戏240

二、戏马241

三、角抵241

四、击球245

五、棋类246

【第十三章 社会组织】250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与观念250

一、家庭结构250

二、家庭观念259

第二节 邑社262

一、宗旨与组织262

二、邑社的种类262

下编 金代268

【第一章 饮食】268

第一节 主食与副食268

一、谷物食品268

二、肉、乳270

三、菜肴271

四、调味品274

第二节 酒、茶及其他饮料277

一、酒277

二、茶284

三、其他饮料288

第三节 宴饮名目290

一、御厨宴290

二、花宴290

三、较射宴291

四、换衣灯宴291

第四节 炊具与饮食器皿293

一、炊具293

二、饮食器与存贮器295

第五节 金代饮食观念、特点及影响301

一、饮食思想与观念301

二、饮食特点及其影响303

三、饮食的汉化与女真化303

【第二章 穿着】308

第一节 女真早期衣着308

第二节 服饰制度309

一、金代服制的确立309

二、礼服310

三、常服310

四、文物考古资料中的金人衣着315

第三节 发式、首饰、佩饰及化妆321

一、发式321

二、首饰、佩饰321

三、化妆323

第四节 服饰风尚的变迁325

【第三章 居住与建筑】330

第一节 民居330

第二节 宫室332

一、上京332

二、中都335

三、南京346

第三节 火炕347

【第四章 行旅交通】352

第一节 陆路352

一、畜力352

二、车辆354

三、车舆制度354

第二节 水路356

一、金初舟楫和造船业的发展356

二、破冰船357

三、漕运357

第三节 桥梁359

一、浮桥359

二、木桥360

三、石桥360

第四节 要道与驿站365

一、皇帝游幸通道365

二、金宋驿道365

三、驿站366

【第五章 婚姻】370

第一节 婚姻制度370

一、一夫一妻制的确立370

二、原始婚制的残余371

三、皇族世婚制372

四、金朝的婚姻政策374

第二节 婚嫁习俗375

一、婚恋自由375

二、婚仪375

三、渤海婚俗376

四、同性恋376

五、指腹为婚376

【第六章 生育与姓名】378

第一节 生育378

一、重视生子378

二、自择佳辰为“生日”378

三、诞生礼俗379

第二节 姓氏与命名386

一、姓氏386

二、命名388

【第七章 丧葬】390

第一节 葬法与墓葬形制390

一、葬法390

二、墓葬形制391

第二节 殉葬、剺面、“烧饭”及其他葬祭习俗398

一、殉葬398

二、剺面399

三、“烧饭”399

第三节 帝王陵寝与宗庙402

【第八章 生产】408

第一节 农业408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408

二、作物种类和耕作习俗410

三、重视农时和祈祷丰收412

第二节 畜牧业414

第三节 狩猎业416

第四节 工商业419

【第九章 信仰】424

第一节 原始信仰及其他民间信仰424

一、原始信仰424

二、其他民间信仰429

第二节 萨满教433

第三节 佛教435

第四节 道教446

一、金代道教发展的原因446

二、新道教的产生、教义及传播447

【第十章 节日】454

第一节 女真传统节日454

第二节 金朝节日455

一、除夕、元旦455

二、晦日456

三、人日456

四、上元456

五、中和457

六、上巳457

七、四月八日458

八、端午458

九、三伏459

十、七夕459

十一、中元459

十二、中秋节460

十三、重阳460

十四、下元461

第三节 节气462

一、立春462

二、寒食、清明463

第四节 圣节464

【第十一章 游艺】470

第一节 口头文学470

一、女真自度歌470

二、汉语歌谣、谚语470

第二节 音乐、舞蹈与曲艺472

一、音乐472

二、舞蹈474

三、曲艺476

第三节 体育与游戏480

一、骑射480

二、射柳481

三、击球482

四、角抵483

五、棋类483

六、其他484

【第十二章 社会组织】486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与观念486

一、家庭结构486

二、家庭成员的地位487

三、家庭观念489

第二节 邑社492

一、邑社宗旨492

二、邑社组织492

三、集资方式493

后记4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