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实践育人与创新人才培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校实践育人与创新人才培养](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4573898.jpg)
- 孙英梅,栗红侠,侯英杰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1419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校实践育人与创新人才培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1
(一)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人文关怀2
(二)平等民主精神欠缺2
(三)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3
(四)与现实生活相脱节4
(五)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到位5
(六)学生实践能力较弱5
(七)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水平不高6
(八)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7
二、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8
三、实践教育的意义9
(一)践行“学思行结合”理论的重要路径9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10
(三)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客观需要10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11
(五)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11
第二章 实践育人研究13
一、实践概述13
二、实践育人的内涵14
三、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15
(一)符合马克思主义育人观15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实践育人观16
(三)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18
(四)符合心理学基本原理19
(五)符合“生活教育”理论19
(六)符合教育学原理20
四、实践育人的价值21
五、实践育人功能分析22
第三章 实践能力概述25
一、能力概述25
二、实践能力的内涵26
三、实践能力的类型27
四、实践能力的特征28
五、实践能力的结构29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外部结构分析29
(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内部结构分析30
(三)大学生实践能力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31
(四)大学生外显实践能力外部结构分析31
(五)大学生实践能力结构的变迁32
六、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33
(一)就业与实践能力的关系34
(二)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34
(三)存在的问题35
第四章 我国高校实践育人概述39
一、我国高校实践育人的历程39
(一)重新起步阶段39
(二)曲折发展阶段40
(三)蒸蒸日上阶段41
(四)深化发展阶段42
二、我国高校实践育人的成效43
三、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44
(一)目标不够具体44
(二)过程流于形式44
(三)考评相对主观44
(四)环节不够统一45
四、问题分析45
(一)认知存在偏差45
(二)缺乏创新47
(三)存在薄弱环节47
(四)保障机制有欠缺48
五、高校实践育人原则49
(一)方向要正确49
(二)以人为本49
(三)理论联系实际50
(四)目标要具体51
(五)建章立制52
六、高校实践育人措施52
(一)加强实验课教学建设52
(二)深化社会实践活动53
(三)丰富校园文化56
(四)支持大学生做兼职57
(五)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58
(六)加强实践育人活动过程管理58
(七)加强学生个性化教育61
七、构建实践育人机制61
(一)加大资金投入62
(二)完善考核督导62
(三)提高实践育人的生机与活力63
(四)建立稳固的实践基地63
(五)强化社会实践制度建设64
(六)做好宣传工作65
八、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的类型65
(一)专业知识型65
(二)志愿服务型66
(三)职业训练型68
(四)人文教育型68
第五章 国外实践育人概述70
一、国外高校育人理念的发展70
二、国外高校道德教育的历程71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启示73
(一)开放的教育观念74
(二)非权威取向的育人模式74
(三)倡导素质化教育75
四、国外高校实践育人措施76
(一)规章制度完善76
(二)目标取向明确77
(三)活动形式丰富78
(四)育人氛围浓厚79
第六章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82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82
(一)实事求是精神82
(二)创新精神82
(三)质疑精神83
(四)批判精神84
二、创新能力的内涵84
三、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意义86
(一)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86
(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86
(三)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87
(四)推动社会创新能力提升87
(五)有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87
四、我国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兴起88
五、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特点89
六、大学生科研经历与科研能力89
七、高校应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90
八、大学生科研发展的不同阶段90
九、以科研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91
十、加强教师在大学生科研中的指导作用91
第七章 医学教育实践育人创新模式研究93
一、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93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96
三、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生的要求98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研究105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105
(二)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07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113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113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原则114
(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调查116
(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模式118
(八)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148
(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效果调查分析153
五、医学生心理压力分析157
(一)医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157
(二)应对措施158
六、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关怀培养教育161
七、医学学科的人文向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163
八、“三位一体”医学人文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168
(一)人文社科课程教学改革169
(二)学生教育与管理171
(三)基层就业教育175
九、适应基层医疗需求,培养学生科研能力175
第八章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研究179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179
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就业182
三、面对就业:大学毕业生素质的缺失及补救187
四、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问题191
五、医学毕业生就业观调查分析及对策193
六、医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农村卫生人才196
七、医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的解决路径198
八、医学生就业与农村卫生事业滋补201
九、地方医学院校与应用型卫生人才培养202
十、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204
十一、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建设206
十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就业工作中209
十三、市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211
十四、就业跟踪反馈与毕业生就业214
十五、加强毕业生党建工作216
十六、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218
参考文献221
附录223
附录1223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223
附录2226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226
附录323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30
附录423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34
附录524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42
跋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