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城乡空间研究丛书 与城市化共生 可持续的保障性住房规划与设计策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城乡空间研究丛书 与城市化共生 可持续的保障性住房规划与设计策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4571956.jpg)
- 郭菂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7347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4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159页
- 主题词:保障性住房-建筑设计-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城乡空间研究丛书 与城市化共生 可持续的保障性住房规划与设计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导论1
1.1 中国的城市化与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背景1
1.2 研究的意义2
1.3 研究创新点2
2社会住房保障与城市发展4
2.1 基本概念4
2.1.1 城市化4
2.1.2 住房保障6
2.1.3 保障对象8
2.2 相关研究10
2.2.1 城市规划学对公共住房、城市更新的研究10
2.2.2 社会学对社会分层、社会冲突问题的研究13
2.2.3 城市地理学对城市空间结构、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15
2.2.4 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土地和空间、住宅和福利经济的研究16
3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住房的实践发展19
3.1 公共住房与城市化19
3.1.1 住房问题是城市发展的永恒话题19
3.1.2 公共住房——解决城市居住问题的主要策略19
3.1.3 各具差异性的供给模式21
3.2 美国的公共住宅22
3.2.1 “创新性区划”提高住宅品质和密度22
3.2.2 强调开发设计组织的重要性23
3.2.3 空间上分散可支付住宅23
3.2.4 重视与社区规划的协调关系24
3.2.5 向城市公共空间(街道)开放24
3.3 瑞典的公共住宅25
3.3.1 控制公共居住用地的空间布局25
3.3.2 推行住宅标准化和工业化26
3.3.3 鼓励住户参与规划、建设和改造27
3.4 日本的公营住宅与公团住宅28
3.4.1 高速城市化时期的规划措施28
3.4.2 小面宽、大进深的节地设计29
3.4.3 “nLDK”标准模式与精细化设计29
3.4.4 公有集合住宅的更新与团地再生31
3.5 中国香港公屋32
3.5.1 以公屋开发带动新城建设32
3.5.2 高层高密度的集约开发模式33
3.5.3 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效交通网络34
3.5.4 功能性公共活动空间35
3.5.5 Tenant Fitout模式的灵活适用性36
3.5.6 由内而外的工业化生产37
3.6 新加坡组屋38
3.6.1 规划先行、整体系统、不断发展38
3.6.2 选址成为关键因素39
3.6.3 规模不断缩小的“邻里中心”40
3.6.4 工业化生产和高效经济材料41
3.6.5 经济适用,不断更新42
3.7 分析与借鉴42
3.7.1 对比分析42
3.7.2 思考借鉴44
4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46
4.1 中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历程46
4.1.1 改革开放前的福利住房政策46
4.1.2 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制度改革46
4.2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化的关联性50
4.2.1 城市人口、空间和产业50
4.2.2 来自城市化进程中的结构性困境52
4.2.3 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新高峰54
4.2.4 长期性和特殊性56
4.3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城市发展中改善居住弱势群体居住状况的动力57
4.3.1 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得到保证57
4.3.2 居住弱势群体改变居住状况的机遇59
4.3.3 城市边缘地区空间效率的提高60
4.4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61
4.4.1 以保障性住房推动新城开发61
4.4.2 缓解城区压力,有效抑制房价62
4.4.3 以保障性住房促进居住融合63
5保障性住房的现实困境——以南京为例65
5.1 南京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65
5.1.1 从“住房市场化”到“兼顾保障性住房”(2002年以前)65
5.1.2 政府主导的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2002~2008年)65
5.1.3 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不断完善的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以后)67
5.2 空间分布特征与总体发展趋势68
5.2.1 阶段性特征68
5.2.2 发展趋势73
5.3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困境75
5.3.1 城市化发展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75
5.3.2 城市居住弱势群体的构成和产生因素77
5.3.3 城市居住弱势群体的主要聚居空间及特征79
5.3.4 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83
6保障性住房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87
6.1 现状调研87
6.1.1 居民构成特征87
6.1.2 交通出行状况89
6.1.3 公共配套91
6.1.4 住区环境93
6.1.5 住区规划94
6.1.6 单体住栋95
6.1.7 非物质层面97
6.2 形式与挑战98
7基于城市化的保障性住房技术政策和标准103
7.1 保障性住房的技术政策建议103
7.1.1 充分的建设用地供应体系103
7.1.2 多层次的规划及实施体系104
7.1.3 完善的质量和建设标准体系108
7.2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探讨110
7.2.1 合理确定建设比例110
7.2.2 独立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方式113
7.2.3 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建设标准116
8基于城市化的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策略119
8.1 保障性住房的规划选址策略119
8.1.1 在新市区与近郊区的选址策略119
8.1.2 在老城区中插建、改造策略125
8.2 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强度控制126
8.2.1 以高层住宅为主建设保障性住房127
8.2.2 适当采用围合方式提高容积率128
8.2.3 充分利用架空底层和屋顶平台130
8.2.4 转换土地用途以集约利用土地131
8.3 保障性住房的住区规划设计132
8.3.1 空间结构132
8.3.2 交通组织133
8.3.3 配套设施134
8.3.4 公共空间135
8.3.5 城市界面136
8.4 保障性住房的单体设计要点137
8.4.1 面临的问题137
8.4.2 设计要点139
参考文献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