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基于足迹家庭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基于足迹家庭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571019.jpg)
- 赵先贵,马彩虹,赵晶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5670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基于足迹家庭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推行1
1.1.2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殊区位1
1.2 研究意义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态势2
1.3.1 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2
1.3.2 传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研究进展3
1.3.3 基于足迹家族的生态文明评价研究进展4
1.3.4 存在的问题6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6
1.4.1 研究内容与时空范围6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7
1.5 数据来源8
第2章 研究区概况9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9
2.2 自然条件10
2.2.1 地形10
2.2.2 土地资源11
2.2.3 森林资源12
2.2.4 水资源13
2.2.5 能源资源14
2.3 人口与经济发展15
2.3.1 人口15
2.3.2 经济发展16
2.3.3 产业结构18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19
2.4.1 社会经济问题19
2.4.2 生态环境问题20
第3章 基于足迹家族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22
3.1 足迹家族简介22
3.1.1 生态足迹22
3.1.2 水足迹23
3.1.3 碳足迹24
3.2 基于足迹家族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30
3.2.1 生态压力指数30
3.2.2 水资源压力指数30
3.2.3 温室气体排放指数30
3.2.4 人类发展指数31
3.2.5 生态文明指数32
3.3 本章讨论与小结33
3.3.1 讨论33
3.3.2 小结35
第4章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足迹分析36
4.1 生态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36
4.1.1 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36
4.1.2 生态足迹的空间格局分析40
4.2 生物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43
4.2.1 生物承载力的动态变化43
4.2.2 生物承载力的空间格局分析46
4.3 生态赤字的时空变化特征49
4.3.1 生态赤字的动态变化49
4.3.2 生态赤字的空间格局分析53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56
4.4.1 讨论56
4.4.2 小结57
第5章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水足迹分析59
5.1 可用水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59
5.1.1 可用水资源的动态变化59
5.1.2 可用水资源的空间格局分析61
5.2 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64
5.2.1 水足迹的动态变化64
5.2.2 水足迹的空间格局分析67
5.3 本章讨论与小结72
5.3.1 讨论72
5.3.2 小结74
第6章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碳足迹分析75
6.1 经济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特征分析75
6.1.1 经济带尺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75
6.1.2 省、市级尺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76
6.2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时空变化特征77
6.2.1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动态变化77
6.2.2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空间格局分析81
6.3 各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84
6.3.1 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84
6.3.2 特殊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88
6.3.3 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92
6.3.4 林业固碳的时空变化95
6.3.5 废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99
6.4 人均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103
6.4.1 人均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变化103
6.4.2 人均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104
6.5 地均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107
6.5.1 地均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变化107
6.5.2 地均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格局108
6.6 万元GDP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111
6.6.1 万元GDP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变化111
6.6.2 万元GDP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113
6.7 本章讨论与小结115
6.7.1 讨论115
6.7.2 小结117
第7章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社会发展足迹分析119
7.1 预期寿命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119
7.1.1 预期寿命指数的动态变化119
7.1.2 预期寿命指数的空间格局分析121
7.2 教育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123
7.2.1 教育指数的动态变化123
7.2.2 教育指数的空间格局分析124
7.3 收入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127
7.3.1 收入指数的动态变化127
7.3.2 收入指数的空间格局分析128
7.4 本章讨论与小结130
7.4.1 讨论130
7.4.2 小结131
第8章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133
8.1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133
8.1.1 经济带尺度的动态变化133
8.1.2 省域尺度的动态变化134
8.2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空间格局分析139
8.2.1 省域尺度的空间格局分析139
8.2.2 市(州)域尺度的空间格局分析146
8.3 本章讨论与小结152
8.3.1 讨论152
8.3.2 小结152
第9章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与社会互动效应分析154
9.1 资源环境及社会发展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的动态分析154
9.1.1 经济带尺度的贡献率分析155
9.1.2 省域尺度贡献率的动态分析158
9.1.3 省域尺度贡献率的结构比例变化特征162
9.2 资源环境及社会发展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的空间格局分析164
9.2.1 省域尺度的空间格局分析164
9.2.2 市(州)域尺度的空间格局分析170
9.3 本章讨论与小结175
9.3.1 讨论175
9.3.2 小结176
第10章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设计177
10.1 生态文明建设类型区的划分177
10.1.1 指导思想177
10.1.2 划分原则177
10.1.3 划分方法178
10.1.4 划分结果178
10.2 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类型区(Ⅰ类区)的建设路径180
10.2.1 Ⅰ类区的主要特征180
10.2.2 Ⅰ类区的建设路径180
10.3 生态文明水平中等类型区(Ⅱ类区)的建设路径182
10.3.1 Ⅱ类区的主要特征182
10.3.2 Ⅱ类区的建设路径182
10.4 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类型区(Ⅲ类区)的建设路径184
10.4.1 Ⅲ类区的主要特征184
10.4.2 Ⅲ类区的建设路径184
10.5 本章讨论与小结186
10.5.1 讨论186
10.5.2 小结187
参考文献189
附录195
附表1 经济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195
附表2 经济带各市(州)温室气体排放清单199
彩图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