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559560.jpg)
- 邹宏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8733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价值3
第一章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3
一、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3
(一)党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4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贯彻党的思想理论过程中演进6
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0
(一)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和高职学生思想特点11
(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2
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14
(一)增强“四个自信”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体现15
(二)增强“四个自信”的目标和任务17
(三)增强“四个自信”的问题和方法19
第二章 落实立德树人的主干渠道21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21
(一)立德树人思想的历史溯源22
(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3
(三)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26
二、落实立德树人的主干渠道28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28
(二)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30
(三)落实立德树人的实施办法32
第三章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课程36
一、重视加强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36
(一)加强素质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37
(二)素质教育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地位的正相关关系39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42
(一)思想素质——高职素质教育的根本点43
(二)文化素质——高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44
(三)职业素质——高职素质教育的着力点45
(四)身心素质——高职素质教育的支撑点47
(五)创新素质——高职素质教育的主攻点48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素质教育功能49
(一)基于高职人才素质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定位50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与素质教育共同体的关系54
中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模式61
第四章 专题教学的模式与意义61
一、专题教学的主要依据62
(一)专题教学的科学内涵62
(二)专题教学的现实依据63
(三)专题教学的现实意义69
二、专题教学的教学体系72
(一)教学体系的基本含义72
(二)融合职业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73
(三)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理论教学体系74
(四)以能力为本位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78
(五)以“共话”为要义的话语体系81
三、专题教学的实施体系87
(一)教学运行方案87
(二)学生学习方案91
(三)教学问题预案93
第五章 专题教学的支点与特点97
一、关键支点: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增强学生“主体性”97
(一)专题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98
(二)专题教学中教师的困惑100
(三)专题教学中教师的素质提升104
二、现实支点: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增强内容“实用性”111
(一)融合职业素质教育的思想源起112
(二)融合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114
(三)融合职业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117
三、精神支点:融入文化素质教育,增强内容“灵动性”119
(一)融合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源起119
(二)融合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121
(三)融合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125
第六章 专题教学的评估与推广129
一、专题教学的质量评估129
(一)评估的基本要义129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131
(三)学生学习质量评估135
二、专题教学的推广应用137
(一)推广应用的条件要求138
(二)推广应用的现实问题142
(三)推广应用的对策建议144
下篇 关于价值观、文化与职业的教育专论151
第七章 “契合性”与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51
一、社会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历史逻辑152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契合的现实要求154
(一)要契合加强法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154
(二)要契合深化改革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155
(三)要契合承继文明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实践155
(四)要契合以人为本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156
(五)要契合珍爱自然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156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契合的五重维度157
(一)总体目标维度:价值的目标定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要求相契合158
(二)社会形态维度:价值的形态特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形态要求相契合158
(三)公民主体维度:价值的主体尺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要求相契合159
(四)制度属性维度:价值的根本性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要求相契合159
(五)精神动力维度:价值的内生力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要求相契合160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应然力量160
五、以“契合性”认知为前提,加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162
(一)“契合性”认知是高职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162
(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实践意义上的契合163
第八章 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新思维167
一、民族复兴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要求167
(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68
(二)创新与发展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强和软实力提升169
(三)培养和锻造时代英才,突出“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170
二、契合民族复兴要求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理念172
(一)树立自觉契合民族复兴要求的教育观念172
(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特点174
(三)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175
三、构筑三维路径共济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格局176
(一)依托学思并重的课堂教学路径,培养学生的学理深度176
(二)依托濡染浸润的环境熏陶路径,培养学生的精神厚度177
(三)依托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路径,培养学生的道德高度179
第九章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180
一、掣肘难题困扰多年,素质教育成效甚微180
(一)高职学生素质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181
(二)困扰高职素质教育的三大难题186
二、全面理解职业导向,搭建明理教育平台187
(一)明理教育的教育理念188
(二)明理教育的模式构建192
三、人本教育卓有成效,职业素养全面提升196
(一)明理学子之收获196
(二)明理教育之成效197
参考文献201
后记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