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专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专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547205.jpg)
- 赵书哲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509076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盘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1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特征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解读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背景6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路径10
第二章 以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为契机,培育与扩大信息消费需求17
一、当代中国培育与扩大信息消费需求的重要意义18
二、当代中国信息消费总体发展情况概述22
三、培育与扩大信息消费需求面临的问题24
四、培育与扩大信息消费需求的路径选择27
第三章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路径探析32
一、“两化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内涵32
二、“两化融合”的意义35
三、“两化融合”的重点、难点与方向39
四、推进“两化融合”的路径选择43
第四章 港口群与腹地经济空间良性互动新路径分析47
一、港口群与腹地空间经济互动作用过程48
二、中国港口群与腹地空间经济互动类型50
三、港口群与腹地空间经济协调发展新路径52
第五章 智能制造引领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探析57
一、智能制造的发展业态57
二、智能化是装备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59
三、提升智能制造,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63
第六章 宏观经济中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67
一、关于中国实施新一轮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背景67
二、关于我国区域经济的战略布局75
第七章 环渤海经济区域合作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96
一、环渤海经济区域合作历程96
二、环渤海经济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98
三、环渤海经济区域合作的策略选择103
四、环渤海经济区域合作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促进作用110
第八章 建设东北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探析116
一、东北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116
二、突破重点117
三、保障措施124
第九章 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128
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的必要性129
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面临的阻力132
三、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具体思路135
第十章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139
一、实施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战略,打造装备制造业跨国公司,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140
二、促进产业集群向国际化产业基地发展,加快建设两大核心聚集区,做强做大辽宁装备制造业143
三、重点培育三大产业集群,构建配套能力强、价值链完善、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145
四、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支撑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的建设147
五、加快提高一批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国际化产业基地奠基148
六、以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职能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经济社会环境152
第十一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科学思路156
一、推进资源产品向产业链的转型延伸157
二、推进城市由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159
三、推进城市由资源型向价值型的转型拓展162
四、推进城市与区域由“二元”发展向统筹发展转型165
第十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分析——以盘锦市为例170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170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背景172
三、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176
四、盘锦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77
五、盘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命周期阶段180
六、盘锦SWOT分析189
七、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通用模式及方法197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236
一、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236
二、科学系统完善规划,实现城市功能定位转型237
三、全方位打造和谐理念,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转型238
四、加快城乡二元结构转换,实现城市形态网络转型239
五、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实现城市要素聚集转型240
六、遵循民生为本原则,实现城市基础设施转型241
参考文献242
后记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