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立法专题研究 以我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为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方立法专题研究 以我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为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541131.jpg)
- 武钦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9291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地方法规-立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方立法专题研究 以我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为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与不抵触原则2
第一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一般理论2
一、地方立法权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界定2
二、我国地方立法的历史发展和设区的市立法权的确立3
三、授予设区的市立法权的重大意义6
第二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范围9
一、地方立法权限的内涵及法律依据10
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范围:横向划分12
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纵向划分16
四、实践中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23
第三节 “不抵触原则”的理解与适用25
一、“不抵触”的含义27
二、“上位法”的范围32
三、“不抵触”的第一种情形:不与上位法原则与精神相抵触34
四、“不抵触”的第二种情形:不与上位法规范相抵触39
第二章 地方立法质量及地方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45
第一节 地方立法质量及其评价标准45
一、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性45
二、地方立法质量的内涵49
三、地方立法质量的评价标准51
第二节 地方立法的科学化56
一、地方立法科学化的含义56
二、衡量地方立法科学化的标准59
三、地方立法科学化的价值63
四、地方立法科学化的基本要求64
五、我国地方立法科学化实践的不足及对策66
第三节 地方立法的民主化71
一、立法民主化的内涵和价值71
二、立法民主化的基本要求74
三、地方立法民主化的障碍及对策77
第三章 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及其实现路径82
第一节 为什么要强调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82
一、地方特色是矛盾特殊性规律在地方立法中的体现82
二、地方特色是解决我国地区差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需要83
三、地方特色是适应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的需要83
四、地方特色是我国新形势发展和党的政策、法律的要求85
五、缺乏地方特色是我国地方立法普遍存在的问题85
六、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质量的重点87
第二节 地方特色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88
一、地方立法特色的内涵88
二、与地方特色相关的几个概念90
第三节 实现地方立法特色的路径和方法94
一、正确认识地方立法的空间94
二、提高地方立法的针对性95
三、重视对本地社会自身秩序的研究96
四、转变立法工作理念与方法97
五、把地方特色贯穿整个立法程序100
第四章 地方立法中的利益平衡107
第一节 利益与法律107
一、什么是利益?107
二、利益促进了法律的产生和发展110
三、利益的性质决定了法律的功能111
四、立法的本质是追求利益平衡115
五、法律一般通过设置权利来保护利益116
第二节 利益冲突、利益平衡与立法119
一、利益冲突及其产生原因119
二、利益平衡121
三、立法对利益平衡的功能122
第三节 我国地方立法利益平衡的实践及不足124
一、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124
二、我国不同时期地方立法中利益平衡的主要内容125
三、我国地方立法在利益平衡方面的不足127
第四节 地方立法如何进行利益平衡130
一、坚持“应予衡量原则”,考虑应予考虑的利益,排除不应考虑的因素130
二、尊重冲突各方的社会利益132
三、合理确定利益的位阶与排序135
四、利益平衡的其他标准146
五、我国地方立法在利益平衡中要考虑的几个具体问题147
第五章 地方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及其规制150
第一节 立法中的部门利益150
一、“部门利益”概念的历史由来151
二、国家对立法中部门利益的态度演变154
三、立法应正确对待部门利益157
第二节 立法中正当性部门利益的判断159
一、判断立法中正当性部门利益的困境160
二、判断立法中正当性部门利益的标准选择161
第三节 立法中不正当部门利益及表现形式167
一、立法中不合法的部门利益168
二、立法中不合理的部门利益172
三、地方立法中谋取不正当部门利益的通常做法174
第四节 地方立法中不正当部门利益的危害和纠正对策176
一、地方立法中不正当部门利益的危害176
二、地方立法中部门利益倾向的成因177
三、纠正地方立法部门利益倾向的对策179
第六章 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构建及条款设置183
第一节 地方立法法律责任制度的基本原理183
一、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184
二、我国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的类型188
三、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功能192
第二节 构建地方立法法律责任制度的原则194
一、合法性原则195
二、合理性原则197
三、不可替代和节制性原则199
四、责任相当原则201
五、责任协调统一原则202
六、效益原则203
七、适度的自由裁量原则204
第三节 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条款的设置205
一、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款205
二、我国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条款的类型216
三、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的设置原则218
第四节 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设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224
一、地方立法法律责任设置存在的问题224
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设置的缺陷矫正229
第七章 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问题研究248
第一节 行政处罚设置权基本理论248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及种类248
二、行政处罚设置权的内涵250
三、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权的必要性254
四、地方立法设置行政处罚的价值标准255
第二节 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的设置原则256
一、法定原则257
二、排除和防范危害原则258
三、不替代民事制裁原则260
四、与刑罚衔接原则260
五、有限设置原则261
六、地方特色原则262
七、可行性原则263
八、利益平衡原则266
九、正当程序原则267
十、种类合理原则269
第三节 地方立法设置行政处罚的几个具体问题270
一、实施性地方法规设置行政处罚有关问题270
二、创制性地方性法规设置行政处罚应注意的问题281
三、授权实施行政处罚的条件282
四、对有些违法行为可以不设定行政处罚283
五、规定行政处罚情节后果的选择性情节应考虑的后续工作285
六、关于行政处罚中罚款设置的三个问题286
七、行政处罚中罚款数额的设定方式289
第八章 地方立法公众参与问题研究301
第一节 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基本理论301
一、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界定301
二、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305
三、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功能和价值311
第二节 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完善323
一、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法律规定323
二、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325
三、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327
四、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完善措施331
第三节 我国地方立法中的立法协商336
一、立法协商的基本内涵337
二、我国立法协商的主体342
三、我国地方立法实践中的立法协商模式345
四、我国地方立法协商存在的主要问题348
五、推进和完善我国地方立法协商的建议351
第四节 我国地方立法听证制度359
一、立法听证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359
二、地方立法听证制度的价值和功能361
三、地方立法听证制度的不足367
四、我国地方立法听证制度的完善370
主要参考文献378
后记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