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格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满新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750597923X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70页
- 文件大小:294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歌剧-戏剧史-中国-近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格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2
一、中国近现代歌剧史的研究现状2
二、研究的前提:“歌剧”的来历与歌剧、中国歌剧的定义4
三、研究的关键:歌剧思维问题16
四、歌剧思维的跨文化价值与意义30
五、创造中国歌剧的艰难探索与歌剧的多种变体39
六、归结于“中国歌剧”50
上编 孕育期——西方歌剧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明清—1912年)概述57
第一章 西方歌剧在清代中国的传播59
第一节 歌剧进入中国前的世界格局59
第二节 西方歌剧构成元素在中国的先期传播73
第三节 1778年上演于清朝皇宫的歌剧《好姑娘》82
第四节 禁海、禁教对歌剧本土化进程的影响87
第五节 戏曲对歌剧本土化的排他力89
第二章 鸦片战争后西方歌剧在中国的传播94
第一节 西方歌剧与澳门的关系96
第二节 西方歌剧在上海的传播101
小结120
第三节 清末出洋中国人的西洋歌剧观121
第四节 中国歌剧的雏形——梁启超学校剧133
第五节 “学堂乐歌”、早期演剧与歌剧的本土化145
小结156
中编 中国歌剧的生成(1912—1937)163
概述163
第一章 “五四”运动前的“歌剧”改良说166
第一节 “歌剧”改良前的中外背景166
第二节 曾志态的戏曲歌剧化171
第二章 外国歌剧的传播及对中国歌剧的影响179
第一节 外侨在中国的歌剧活动179
第二节 外国歌剧的深入传播对中国歌剧的影响189
小结218
第三章 西方歌剧文本的译介、宣传和歌剧理论的探求220
第一节 张若谷的歌剧思维观225
第二节 胡葵荪等人的译介与贡献234
第四章 二十年代初见端倪的歌剧创作思维239
第一节 黎锦晖的歌剧道路与创作成就239
第二节 二十年代的其他儿童歌舞剧、歌剧创作255
小结259
第五章 三十年代中国歌剧的三种道路261
第一节 旧戏歌剧化与《王昭君》的出现261
第二节 “话剧加唱”——聂耳与“新歌剧”《扬子江暴风雨》296
第三节 音乐剧之路——陈歌辛的《西施》314
小结333
下编 发育期的中国歌剧(1937—1949)339
概述339
第一章 上海孤岛、国统区时期歌剧的多元化发展348
第一节 上海孤岛时期的歌剧348
小结365
第二节 国统区歌剧的多元化发展366
小结436
第二章 沦陷区的歌剧状况438
第一节 大陆沦陷区的歌剧创作438
第二节 台湾“皇民化”歌剧与《阉鸡》439
第三章 红色歌剧的道路和主要成就443
第一节 苏区的歌剧443
第二节 延安的歌剧道路和主要成就446
第三节 后《白毛女》阶段的歌剧494
小结502
结语504
一、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包含音乐剧)的历史特征504
二、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遗存的历史问题510
三、中国歌剧未来的发展方向517
附录一 中国歌剧大事记(清代至民国)519
附录二 中西戏曲和歌剧的对比年表533
附录三 人名表538
附录四 本书谱例索引目录553
附录五 主要参考文献555
后记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