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价格黏性的微观机制与货币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价格黏性的微观机制与货币政策研究
  • 杜海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3665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价格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价格黏性的微观机制与货币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1

第二节 文献研究4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2

第四节 主要贡献13

第五节 结构安排16

第一章 中国消费品价格调整的典型事实——基于频率方法的微观计量分析17

第一节 引言17

第二节 数据描述及其处理20

第三节 消费品价格调整的典型事实21

一、价格调整频率23

二、价格调整幅度26

三、价格调整幅度的分布特征28

四、定价模型检验29

五、“参考价格”及其定价行为31

六、检验Calvo定价:一个局部均衡模型33

第四节 小结37

第二章 价格黏性与异质性——使用微观数据的生存分析方法38

第一节 引言38

第二节 价格调整的生存分析框架40

一、基准模型40

二、考虑异质性41

三、不可观察的异质性43

四、右删失黏性久期44

第三节 数据说明及处理45

第四节 黏性价格与价格调整的风险率:生存分析模型47

一、“分段常数”风险率模型47

二、计量分析结果48

第五节 竞争风险模型与状态依存定价56

一、竞争分析模型及其估计56

二、结果分析57

第六节 小结63

本章附录 39种商品的“分段常数”模型和“竞争风险”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结果64

第三章 价格黏性与货币政策——一个异质性Calvo定价DSGE模型103

第一节 引言103

第二节 价格调整:共享脆弱风险率模型105

一、脆弱性分布、总体生存函数和风险率函数105

二、数据拟合107

第三节 异质性Calvo定价与DSGE109

一、生产者109

二、家庭部门111

三、货币当局112

第四节 DSGE模型的校准与模拟结果113

一、模型参数的校准113

二、模拟结果分析114

第五节 小结118

本章附录 附加Calvo异质性定价模型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的推导120

第四章 总量价格与部门价格的行为特征136

第一节 引言136

第二节 计量经济分析框架:结构动态因子模型139

一、高维动态因子模型140

二、模型的识别和估计143

三、模型的比较144

第三节 数据描述与处理145

一、宏观时间序列145

二、编制部门月度价格指数147

第四节 部门价格波动:使用250个细分价格指数147

一、波动性和持续性147

二、总量冲击和部门异质性冲击的动态效应151

三、货币冲击的动态效应153

第五节 稳健性分析:使用118个分类价格指数157

一、波动性与持续性157

二、总量冲击与部门异质性冲击的动态效应159

三、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效应159

第六节 小结163

本章附录 主要宏观时间序列及其处理方法165

第五章 部门价格动态、特质冲击与货币政策——基于结构动态因子方法170

第一节 引言170

第二节 计量经济分析框架:结构动态因子模型173

一、模型及基本假设173

二、冲击的“基本性”、静态因子和动态因子174

三、模型的识别和估计175

第三节 数据描述与处理176

第四节 部门价格动态177

一、波动性与持续性177

二、宏观冲击和特质冲击的动态效应178

三、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效应179

第五节 稳健性分析181

一、118个部门价格指数183

二、改变货币政策变量184

第六节 比较与讨论186

第七节 小结及政策含义188

第六章 结论、政策含义与展望194

参考文献194

后记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