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羊肚菌 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制作与高产栽培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羊肚菌 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制作与高产栽培技术
  • 贺新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2605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羊肚菌-生物学-研究;羊肚菌-菌种分离-研究;羊肚菌-栽培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羊肚菌 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制作与高产栽培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羊肚菌概述1

第一节 名称与分类地位1

第二节 营养价值2

第三节 规模化生产概况4

第四节 羊肚菌生产投资与效益分析5

第二章 羊肚菌物种多样性7

第一节 盘菌目中与羊肚菌相关的科7

一、马鞍菌科8

二、盘菌科10

三、平盘菌科15

第二节 羊肚菌科18

一、钟菌属18

二、皱盘菌属19

三、柄地杖菌属20

四、小侧轮枝孢属21

第三节 羊肚菌属22

一、黑色羊肚菌类群24

二、黄色羊肚菌类群30

三、红棕色羊肚菌类群34

第三章 羊肚菌的形态学特征35

第一节 子实体形态和解剖特征35

一、子实体35

二、子囊果解剖结构36

三、菌柄基部的孔洞和肉质假根37

四、子囊果大小与质量的数量关系38

五、子实层39

第二节 菌丝、菌丝体42

一、菌丝42

二、菌丝体43

三、羊肚菌细胞的显微结构44

第三节 羊肚菌的菌核46

第四节 羊肚菌的无性型49

第五节 生活循环53

第六节 子实体形态特征与出菇的关系分析54

一、菌核与出菇的关系54

二、无性繁殖体与出菇的关系55

三、子实体大小、密度与产量的关系55

四、其他56

第四章 羊肚菌生态学57

第一节 自然分布57

第二节 出菇季节57

第三节 海拔58

第四节 土壤59

第五节 植被60

第五章 羊肚菌生理条件63

第一节 羊肚菌的营养类型63

一、土腐生类型63

二、共生类型64

第二节 天然原料提取物65

第三节 碳源66

第四节 氮源68

第五节 矿质元素71

第六节 重金属元素75

第七节 生长因子78

第六章 羊肚菌生长环境条件79

第一节 温度79

第二节 水分与湿度80

第三节 pH82

第四节 光照82

第五节 空气83

第七章 羊肚菌高产栽培原理85

第一节 羊肚菌子实体原基形成能力85

第二节 边缘出菇效应86

第三节 连续出菇效应87

第四节 适量投料高产效应89

一、碳元素平衡分析90

二、土壤肥力与产量的关系91

三、投料量与产量的关系91

四、菌种用量对羊肚菌产量的影响93

第五节 土壤含水量效应93

第六节 地面覆盖物的负效应96

第七节 重茬的负效应97

第八章 原始菌种分离技术98

第一节 准备工作99

一、设施设备与器材99

二、培养基配方100

三、培养基制备101

第二节 菌种分离技术102

一、组织分离法103

二、孢子分离法107

三、菌种的纯化109

四、分离物的检测111

五、分离过程中的杂菌113

第三节 菌种保藏方法114

一、枝条保种法114

二、长斜面培养基保存法114

三、短斜面培养基保存法115

四、柱状培养基保存法115

第九章 规模化生产菌种技术116

第一节 母种生产技术116

一、母种培养基116

二、试管的转接与培养116

三、母种质量检测117

第二节 原种生产技术119

一、原种培养料配方119

二、原种数量与容器120

三、原料预处理120

四、拌料装瓶120

五、原种灭菌与接种121

六、原种的培养与质量检测122

七、原种的保藏与使用125

第三节 栽培种生产技术125

一、准备工作126

二、玻璃瓶分层菌种的制作129

三、菌种瓶装混合料菌种的制作134

四、聚丙烯菌袋装菌种的制作138

五、大盒装菌种的制作141

六、菌种污染的控制143

七、菌种的储运144

第四节 营养料袋生产技术145

一、配方146

二、制袋146

第十章 羊肚菌栽培技术流程149

第一节 操作流程149

第二节 物资准备150

第三节 栽培场地选择151

第四节 整地、开畦152

第五节 搭建棚架155

第六节 播种157

第七节 覆土159

第八节 盖膜160

第九节 摆放营养料袋163

第十节 菌丝生长阶段的管理166

第十一节 出菇阶段的管理171

第十二节 采收177

第十三节 加工178

第十一章 羊肚菌栽培模式181

第一节 有料栽培模式181

一、大田培养料配方182

二、培养料的处理182

三、开沟铺料播种覆土183

第二节 温室大棚栽培模式186

第三节 矮棚栽培模式188

第四节 简易高连棚栽培模式191

第五节 高拱棚栽培模式197

第六节 林地栽培模式198

第七节 无棚栽培模式199

第八节 植物套种栽培模式199

一、油菜地套种羊肚菌199

二、重楼地套种200

第十二章 室内周年化栽培技术202

第一节 设施设备202

第二节 土壤的处理方法203

一、土壤的选择203

二、土壤的处理方法203

三、装土、上架204

第三节 栽培管理205

一、菌丝培养阶段的管理205

二、子实体培养阶段的管理206

第十三章 病虫害防治技术209

第一节 不出菇问题209

一、菌种问题210

二、栽培技术问题212

三、人为破坏214

第二节 生理性病害214

一、原基、幼菇死亡214

二、尖顶菇、圆头菇215

三、倒伏215

四、干瘪216

第三节 竞争性杂菌217

一、土面杂菌217

二、营养料袋上的杂菌218

三、核盘菌218

四、黄柄盘菌220

五、盘菌221

六、黑盘菌221

七、鬼伞222

八、裸盖伞223

九、担子菌菌丝体224

第四节 病害225

一、镰刀菌225

二、细菌性腐烂病害226

第五节 虫害227

一、蛞蝓、蜗牛227

二、跳虫228

三、螨虫229

四、菌蝇、菌蚊229

五、线虫229

六、蚰蜒229

七、蚁害230

八、鼠害230

第六节 草害231

可供阅读的文献2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