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雷达对抗干扰有效性评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雷达对抗干扰有效性评估](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524727.jpg)
- 崔炳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33189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04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627页
- 主题词:雷达抗干扰-评估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雷达对抗干扰有效性评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引言1
1.1.1 一般概念1
1.1.2 干扰有效性的定义2
1.1.3 研究目的3
1.2 雷达对抗效果和干扰有效性的基本计算方法概述4
1.2.1 根据装备参数等预测对抗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
1.2.2 根据试验或测试数据评估对抗效果和干扰有效性6
1.2.3 复杂系统的干扰有效性计算方法7
1.3 研究内容和建模方法概述9
1.3.1 研究内容简介9
1.3.2 建模方法10
主要参考资料11
第2章 雷达和雷达对抗装备的作战环境12
2.1 信号环境12
2.1.1 引言12
2.1.2 脉冲密度13
2.1.3 脉冲到达时间的概率分布15
2.1.4 雷达信号结构和参数变化情况17
2.2 电波传播媒介19
2.2.1 引言19
2.2.2 大气对电波的衰减系数20
2.2.3 气象现象对电波的衰减23
2.2.4 考虑电波传播衰减后雷达等装备的作用距离估算方法24
2.3 环境杂波和雷达杂波25
2.3.1 引言25
2.3.2 杂波特性26
2.3.3 反射系数29
2.4 雷达目标33
2.4.1 雷达目标的特性及目标分类33
2.4.2 目标特性对雷达和雷达对抗装备性能的影响38
主要参考资料40
第3章 雷达对抗作战对象1——雷达41
3.1 雷达对抗作战对象的类型41
3.2 搜索雷达43
3.2.1 搜索雷达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4
3.2.2 搜索雷达的性能49
3.3 单目标跟踪雷达57
3.3.1 跟踪雷达的组成57
3.3.2 自动目标跟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8
3.3.3 跟踪器的种类和特点60
3.3.4 误差鉴别器及其工作原理62
3.3.5 跟踪雷达的性能66
3.4 多目标跟踪雷达75
3.4.1 多目标跟踪原理75
3.4.2 航迹处理的概念和过程76
3.5 多部雷达构成的系统78
3.5.1 基本构成模型78
3.5.2 雷达网的数据融合方法及性能80
3.5.3 雷达网的四抗能力83
3.6 雷达的抗干扰措施85
3.6.1 引言85
3.6.2 相参旁瓣对消(SLC)的抗干扰得益86
3.6.3 旁瓣匿隐(SLB)的抗干扰得益89
3.6.4 宽—限—窄抗干扰电路(WLN)91
3.6.5 脉冲前沿跟踪技术94
3.6.6 抗箔条干扰的技术98
3.7 天线及其对雷达侦察干扰的影响101
3.7.1 描述雷达和雷达对抗装备天线的性能参数101
3.7.2 干扰方向失配损失106
3.7.3 电波的极化和极化系数108
主要参考资料111
第4章 雷达对抗作战对象2——雷达对抗装备112
4.1 雷达对抗装备的任务和组成112
4.1.1 雷达支援侦察113
4.1.2 雷达干扰116
4.1.3 功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121
4.1.4 雷达对抗装备的电磁兼容措施124
4.2 雷达支援侦察装备的作战能力及其评估方法126
4.2.1 引言126
4.2.2 信号分选原理和方法127
4.2.3 脉冲截获概率和虚警概率129
4.2.4 雷达支援侦察的辐射源检测方法和检测概率136
4.2.5 识别概率150
4.2.6 引导概率153
4.2.7 参数测量精度或参数测量误差155
4.3 雷达对抗装备的干扰能力160
4.3.1 瞄准误差和瞄准概率160
4.3.2 干扰信号的功率利用率163
4.4 雷达对抗装备的综合作战能力165
4.5 雷达对抗装备的可干扰环节和干扰样式166
4.5.1 可干扰环节和干扰难度166
4.5.2 可用的干扰样式或干扰技术168
主要参考资料169
第5章 雷达对抗作战对象3——武器和武器系统170
5.1 武器及其目标170
5.1.1 武器对目标的分类和作战效果的表述形式170
5.1.2 武器的种类和命中概率的定义173
5.1.3 命中概率的计算方法174
5.1.4 目标的易损性和摧毁概率184
5.2 雷达和雷达对抗装备控制的武器190
5.2.1 武器的种类、组成和发射或投放方式190
5.2.2 武器的工作原理和对抗措施193
5.3 武器的作战能力197
5.3.1 威力范围197
5.3.2 命中或摧毁能力198
5.3.3 修正发射偏差的能力201
5.4 武器控制系统或武器系统205
5.4.1 武器控制系统的种类和基本构成205
5.4.2 火控系统207
5.4.3 战术指控系统212
主要参考资料218
第6章 雷达对抗效果和干扰有效性评估准则219
6.1 信息和接收信息量准则219
6.1.1 信息和接收信息量的基本概念219
6.1.2 干扰效果与接收信息量的关系222
6.2 评价干扰装备优劣的信号准则234
6.2.1 评价遮盖性干扰装备优劣的信号准则234
6.2.2 评价欺骗性干扰装备优劣的信号准则244
6.3 评价干扰技术组织、使用优劣的准则248
6.3.1 评价干扰技术使用优劣的通用准则249
6.3.2 干扰技术的组织、实施方法252
6.4 压制系数和功率准则257
6.4.1 压制系数的定义和建模方法257
6.4.2 影响Fi的因素及其数学模型264
6.4.3 R1和Kj0的数学模型278
6.4.4 遮盖性样式干扰目标检测器的压制系数279
6.4.5 其他压制系数的数学模型287
6.4.6 用功率准则评估干扰效果和干扰有效性的条件290
6.5 战术运用准则291
6.5.1 作战效果与干扰效果292
6.5.2 评价雷达对抗装备组织使用策略优劣的准则和方法293
6.5.3 表示干扰效果的参数及其评价指标298
6.6 同风险准则300
主要参考资料302
第7章 遮盖性对抗效果及干扰有效性评估方法304
7.1 引言304
7.2 有源遮盖性干扰样式的种类、干扰作用原理和特点305
7.2.1 有源遮盖性干扰样式的种类305
7.2.2 遮盖性样式的干扰作用原理和干扰现象310
7.2.3 遮盖性干扰样式的特点315
7.3 干扰目标检测的效果和干扰有效性315
7.3.1 引言315
7.3.2 信干比或干信比317
7.3.3 检测概率及干扰有效性328
7.3.4 最小干扰距离及干扰有效性330
7.3.5 压制扇面及干扰有效性333
7.3.6 压制区、压制区边界方程和有效掩护区342
7.3.7 分布式干扰系统的压制区和干扰有效性352
7.3.8 用干扰等效辐射功率评估干扰有效性358
7.4 对参数测量的干扰效果及干扰有效性360
7.4.1 引言360
7.4.2 引导概率的定义361
7.4.3 参数测量误差及其概率密度函数362
7.4.4 干扰参数测量的效果和干扰有效性364
7.5 跟踪器对运动目标和遮盖性干扰的响应374
7.5.1 跟踪器对运动目标的响应374
7.5.2 跟踪器对遮盖性干扰的响应377
7.6 跟踪误差与前置角误差379
7.6.1 引言379
7.6.2 跟踪误差与前置角误差379
7.6.3 前置角误差的概率分布384
7.7 遮盖性样式对跟踪雷达的干扰效果及干扰有效性386
7.7.1 引言386
7.7.2 “滑动”跟踪条件387
7.7.3 滑动跟踪状态的干扰效果及干扰有效性389
7.7.4 非滑动跟踪状态下的干扰效果和干扰有效性394
7.7.5 作战效果和干扰有效性396
7.8 箔条干扰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03
7.8.1 箔条干扰特点403
7.8.2 箔条干扰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04
7.9 遮盖性样式对雷达对抗装备的干扰效果及干扰有效性411
7.9.1 引言411
7.9.2 辐射源截获概率和干扰有效性412
7.9.3 辐射源识别和告警概率及干扰有效性414
7.9.4 引导干扰的概率和受干扰概率及干扰有效性416
7.9.5 引导反辐射武器的概率和目标受攻击的概率及干扰有效性419
7.10 对抗反辐射武器的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20
主要参考资料423
第8章 欺骗性对抗效果和干扰有效性评估方法424
8.1 欺骗性干扰样式的种类和特点424
8.2 欺骗性干扰样式干扰跟踪器的原理425
8.2.1 质心跟踪器及欺骗干扰原理426
8.2.2 面积中心跟踪器和欺骗干扰原理428
8.3 拖引式欺骗对抗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31
8.3.1 拖引式欺骗干扰的实施步骤431
8.3.2 拖引式欺骗干扰成功的基本条件434
8.3.3 跟踪误差与干信比和拖引量的近似关系441
8.3.4 拖引式欺骗对抗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43
8.4 单点源非拖引式角度欺骗对抗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57
8.4.1 倒相和扫频方波的干扰原理458
8.4.2 干扰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61
8.5 雷达诱饵对抗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65
8.5.1 配置关系和干扰原理465
8.5.2 诱饵有效干扰跟踪雷达的条件、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67
8.5.3 诱饵干扰雷达武器控制阶段的条件、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76
8.6 两点源和多点源欺骗对抗效果及干扰有效性485
8.6.1 相参两点源干扰效果和有效干扰条件485
8.6.2 非相参闪烁两点源干扰效果和干扰有效性489
8.6.3 多点源角度欺骗干扰技术、干扰效果和干扰有效性500
8.7 多假目标的雷达对抗效果和干扰有效性503
8.7.1 多假目标的干扰原理和干扰作用504
8.7.2 获得多假目标干扰效果的条件505
8.7.3 多假目标干扰雷达的构成和使用条件510
8.7.4 多假目标干扰跟踪雷达的效果和干扰有效性514
8.7.5 多假目标干扰搜索雷达的效果和干扰有效性515
8.8 欺骗性样式干扰雷达支援侦察设备的效果和干扰有效性526
8.8.1 欺骗性干扰的作用原理和表示干扰效果的参数527
8.8.2 辐射源截获概率和干扰有效性528
8.8.3 辐射源识别概率和干扰有效性531
8.8.4 告警概率和干扰有效性533
8.8.5 引导干扰和反辐射攻击的概率及干扰有效性534
8.9 多假目标干扰反辐射导引头的对抗效果和干扰有效性536
8.10 反辐射武器的特殊对抗措施、对抗效果和对抗有效性538
8.10.1 对抗效果及对抗有效性的一般数学模型539
8.10.2 反辐射导弹的特殊对抗措施及作用原理540
8.10.3 雷达关机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效果和对抗有效性542
8.10.4 雷达诱骗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效果和对抗有效性544
8.10.5 有源诱饵阵的对抗效果和对抗有效性547
主要参考资料556
第9章 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57
9.1 引言557
9.2 确定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的方法558
9.2.1 依据战术运用准则确定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59
9.2.2 用同风险准则确定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60
9.2.3 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63
9.3 作战效果的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65
9.3.1 摧毁概率或生存概率评价指标566
9.3.2 杀伤距离或脱靶距离评价指标567
9.3.3 命中概率或脱靶率评价指标569
9.3.4 摧毁所有目标的概率和摧毁目标数评价指标570
9.3.5 摧毁目标百分数或生存目标百分数评价指标571
9.4 遮盖性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71
9.4.1 干扰有效性的检测概率评价指标572
9.4.2 最小干扰距离评价指标575
9.4.3 干扰有效性的压制扇面评价指标581
9.4.4 干扰有效性的等效辐射功率评价指标583
9.4.5 遮盖性干扰有效性的参数测量误差评价指标584
9.5 箔条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87
9.6 欺骗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88
9.6.1 引言588
9.6.2 拖引式欺骗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89
9.6.3 点源非拖引式角度欺骗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92
9.6.4 其他角度欺骗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94
9.6.5 诱饵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95
9.6.6 多假目标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596
9.7 雷达支援侦察的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600
9.7.1 告警概率的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600
9.7.2 引导概率的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602
9.8 反辐射武器的干扰有效性评价指标603
主要参考资料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