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冯卫生主编;杨炳友,李强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1295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中药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知识2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3
第三节 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4
一、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4
二、中药化学在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5
第四节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合成简介7
一、乙酸-丙二酸途径7
二、甲戊二羟酸途径9
三、莽草酸途径9
四、氨基酸途径11
五、复合途径11
复习思考题12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13
第一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3
一、中药有效成分经典提取方法13
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与新方法15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18
一、经典分离方法18
二、新技术与方法25
第三节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的研究方法28
一、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28
二、中药化学成分结构测定常用的波谱分析方法30
复习思考题39
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40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40
一、概述40
二、糖的结构与分类40
三、糖的理化性质48
第二节 苷类化合物49
一、概述49
二、苷的结构与分类49
三、苷的理化性质52
第三节 糖和苷类的提取与分离55
一、糖的提取55
二、糖的分离56
三、苷的提取分离59
第四节 糖和苷类的结构研究59
一、物理常数的测定59
二、分子量和分子式的测定59
三、单糖种类与数目的确定59
四、糖和糖之间连接顺序的确定61
五、苷元与糖、糖与糖连接位置的确定62
六、苷键构型的确定62
七、多糖的结构研究63
八、结构研究实例64
复习思考题64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65
第一节 概述65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65
一、苯醌类65
二、萘醌类67
三、菲醌类68
四、蒽醌类68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71
一、物理性质71
二、化学性质72
第四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74
一、游离醌类的提取方法74
二、游离羟基蒽醌的分离74
三、蒽醌苷与蒽醌苷元的分离75
四、蒽醌苷类的分离76
第五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76
一、醌类化合物的紫外波谱特征76
二、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特征78
三、醌类化合物的1HNMR谱特征78
四、醌类化合物的13CNMR谱特征79
五、醌类化合物的2DNMR谱特征80
六、醌类化合物的MS谱特征80
七、醌类化合物衍生物的制备81
八、结构研究实例83
复习思考题83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84
第一节 概述84
第二节 香豆素类85
一、香豆素类的结构与分类86
二、香豆素类的理化性质88
三、香豆素类的提取与分离90
四、香豆素类的结构研究91
第三节 木脂素94
一、木脂素的结构与分类94
二、木脂素的理化性质99
三、木脂素的提取与分离100
四、木脂素的结构研究101
复习思考题104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105
第一节 概述105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07
一、黄酮类108
二、黄酮醇类108
三、二氢黄酮类109
四、二氢黄酮醇类109
五、异黄酮类109
六、二氢异黄酮类110
七、查耳酮类110
八、二氢查耳酮类110
九、橙酮类110
十、花色素类111
十一、黄烷醇类111
十二、双黄酮类112
十三、其他黄酮类113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13
一、性状113
二、溶解性114
三、旋光性115
四、酸性与碱性115
五、显色反应115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118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118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119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色谱检识122
一、纸色谱122
二、薄层色谱123
第六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23
一、紫外及可见光谱123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磁共振谱125
三、质谱131
四、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33
五、结构研究实例134
复习思考题134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135
第一节 萜类135
一、概述135
二、结构与分类135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45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147
五、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48
六、萜类研究实例150
第二节 挥发油150
一、概述150
二、挥发油的理化性质151
三、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152
复习思考题154
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155
第一节 概述155
第二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55
一、链状三萜155
二、单环三萜156
三、双环三萜156
四、三环三萜156
五、四环三萜156
六、五环三萜160
第三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溶血作用163
一、物理性质163
二、化学性质164
三、溶血作用165
第四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65
一、紫外光谱165
二、核磁共振谱165
三、质谱167
四、结构研究实例168
复习思考题168
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169
第一节 概述169
一、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69
二、甾体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169
三、甾体化合物的颜色反应170
第二节 强心苷类171
一、强心苷的结构与分类171
二、强心苷的理化性质173
三、强心苷的结构研究177
第三节 甾体皂苷180
一、甾体皂苷的结构与分类180
二、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182
三、甾体皂苷的提取与分离182
四、甾体皂苷的结构研究183
复习思考题185
第十章 生物碱186
第一节 概述186
一、生物碱的定义186
二、生物碱的研究简史186
三、生物碱的分布186
四、生物碱的存在形式187
第二节 生物碱的结构与分类187
一、来源于鸟氨酸的生物碱187
二、来源于赖氨酸的生物碱188
三、来源于邻氨基苯甲酸的生物碱189
四、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碱189
五、来源于色氨酸的生物碱191
六、来源于组氨酸的生物碱192
七、来源于萜类的生物碱192
八、来源于甾体的生物碱193
第三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194
一、性状194
二、旋光性194
三、溶解性195
四、碱性195
五、沉淀反应199
六、生物碱的显色反应199
第四节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200
一、总生物碱的提取200
二、生物碱的分离201
三、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实例203
第五节 生物碱的结构研究205
一、紫外光谱205
二、红外光谱205
三、1HNMR谱206
四、13CNMR谱206
五、其他核磁共振谱206
六、质谱207
七、结构研究实例208
复习思考题208
第十一章 鞣质209
第一节 概述209
第二节 鞣质的结构与分类209
一、可水解鞣质209
二、缩合鞣质类216
三、复合鞣质类217
第三节 鞣质的理化性质217
一、物理性质217
二、化学性质217
第四节 鞣质的提取与分离217
一、鞣质的提取217
二、鞣质的分离218
三、除去鞣质的方法218
第五节 鞣质的检识218
一、色谱检识218
二、化学检识219
三、鞣质的波谱特征219
复习思考题220
第十二 其他成分221
第一节 脂肪酸类化合物221
一、概述221
二、脂肪酸的结构分类221
三、脂肪酸的理化性质221
四、脂肪酸的提取与分离222
第二节 有机含硫化合物222
一、芥子苷类222
二、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223
第三节 脑苷类化合物223
第四节 氨基酸、环肽、蛋白质和酶224
一、氨基酸224
二、环肽225
三、蛋白质和酶225
第五节 矿物质227
一、矿物药227
二、微量元素227
复习思考题228
第十三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229
第一节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229
一、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复方研究的关键问题229
二、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有利于阐释中医药理论229
三、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可搭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和桥梁230
四、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经途径230
五、促进中药制剂等相关学科的发展230
第二节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231
一、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指导思想231
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231
三、代谢物组学研究232
四、拆方研究法232
五、整方研究法232
六、分子对接技术232
七、中药复方研究实例233
复习思考题233
下篇 实验指导235
实验一 大黄中游离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235
实验二 溶剂法提取分离秦皮甲素、秦皮乙素237
实验三 连翘叶中连翘苷的提取分离239
实验四 槐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241
实验五 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分离、鉴定及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的制备244
实验六 丁香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检识246
实验七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铵盐、钾盐和甘草次酸的制备及鉴定248
实验八 地高辛的制备及检识250
实验九 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及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鉴定252
实验十 洋金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253
实验十一 汉防己中生物碱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255
参考文献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