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中国网络安全法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中国网络安全法解读
  • 王春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33242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管理法规-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中国网络安全法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中国智慧1

一、我们的网络空间安全吗2

(一)认识网络空间与网络空间安全2

(二)信息与数据泄露将无处不在4

(三)恶意网络攻击:目的和手段的多样化9

(四)国家安全为最高形态的网络安全对抗10

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中国声音13

(一)中国网络空间安全的价值观13

(二)中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规划18

(三)中国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19

三、网络安全立法的中国实践20

(一)网络安全刑事立法的实践20

(二)网络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立法的实践27

(三)网络安全侵权责任立法的实践29

(四)网络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实践31

(五)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立法的实践32

(六)应时而生的中国网络安全法34

第二章 网络空间不应成为“法外之地”45

一、网络安全是全球性问题46

(一)“棱镜计划”的持续风险47

(二)IP协议的枯竭危机49

(三)ICANN的特殊地位50

二、网络空间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新领域52

(一)国家主权的理论与挑战53

(二)网络空间主权存在的意义与正当性55

(三)《塔林手册》透视出的网络空间主权57

(四)网络空间主权原则与“领网权”58

(五)国家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60

(六)国家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62

第三章 网络服务的“安全红线”68

一、网络安全标准及等级保护制度69

(一)密钥的泄露与保护69

(二)公共Wi-Fi是否安全71

(三)中国网络安全标准与等级保护制度的建立73

二、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及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76

(一)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76

(二)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78

(三)身边的故事:苹果定位门与百度旗下网站暗藏恶意代码事件87

第四章 “震网”病毒的“防火墙”92

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中涉及的关键问题93

(一)关键工业基础设施与网络拓扑结构93

(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界定95

(三)业务连续能力、自主可控与数据安全99

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责任制107

(一)国家层面的职能与权责要求108

(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营运者的职责110

第五章 “全球科技巨头”关注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114

一、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115

(一)我国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概述115

(二)华为、中兴赴美投资为何受限125

(三)我国网络安全审查与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的异同128

(四)网络安全审查是否会限制外国产品服务进入中国市场132

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跨境传输规则134

(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风险134

(二)欧美“隐私盾协议”背后的故事136

(三)我国的重要数据跨境传输规范139

(四)安全评估是否会限制数据自由流动145

第六章 个人信息使用的“高压线”148

一、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风险149

(一)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屡禁不绝149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界定模糊不清150

(三)个人信息采集、加工及后续利用的风险难以控制151

(四)个人信息的权益归属有待厘清152

二、《网络安全法》设置的“高压线”154

(一)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155

(二)个人信息收集利用的具体规范157

(三)个人信息对外提供的规范159

(四)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161

(五)个人信息保护机制162

第七章 对“精准诈骗”的“精准治理”166

一、中国电信网络诈骗的基本情况167

(一)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和手段167

(二)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173

二、“精准治理”如何实现181

(一)《网络安全法》中的惩治规定181

(二)跨界联动监管机制185

(三)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平台200

(四)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202

第八章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的“藩篱”205

一、当今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问题207

(一)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207

(二)网络舆情监测与言论自由的关系208

(三)自媒体时代网民与一般组织对信息传播的责任211

(四)“技术中立”原则及其适用限制215

(五)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219

(六)网络直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221

(七)互联网应用程序“灰色地带”的有效规制225

(八)互联网广告活动的特殊规范227

二、阻断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的法律屏障229

(一)网络服务和产品提供者及网络运营者的内容管理义务229

(二)国家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230

第九章 不容忽视的“违法成本”234

一、谷歌公司2250万美元的处罚235

(一)电信网络诈骗与个人信息侵害缘何屡禁不止235

(二)网络安全责任亟须明确237

二、《网络安全法》:有牙齿的老虎238

(一)对侵犯个人信息权利的重罚238

(二)对网络运营者法律责任的明确240

(三)对危害网络运行安全活动的专门处罚240

(四)对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权力约束241

第十章 为网络安全“定分止争”243

一、维护网络安全的司法实践244

(一)不断减少的司法管辖冲突250

(二)不断强化的电子取证规则251

(三)不断完善的审判机制252

(四)不断明确的惩罚标准254

二、《网络安全法》“定分”的技术特征255

(一)内容的整体性255

(二)功能的协调性256

(三)安全与发展的统一性256

(四)实用性与可操作性257

三、中国网络安全司法保护的展望259

(一)国际战略奠定合作基础259

(二)普及教育推广法治观念261

(三)专家鉴识解决技术难题261

附录A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