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司法考试专用讲义 6 2017年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司法考试专用讲义 6 2017年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512892.jpg)
- 张能宝,杨艳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970367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司法考试专用讲义 6 2017年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
★关于《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修改的整体说明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内容提示5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方法提示6
★2012~2016年司法考试分值分布7
★案例分析及论述题集中精解7
上编 行政法8
第一章 行政法基础理论8
第一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8
一、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9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9
三、行政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10
第二节 行政组织11
一、行政组织11
二、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的区别与联系11
三、中央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所属工作部门13
四、地方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14
第三节 公务员制度15
一、公务员的概念和范围15
二、公务员的条件、基本权利与义务15
三、公务员的职务、级别15
四、公务员的录用、考核、辞职、辞退16
五、公务员的奖励、处分与权利的救济17
六、公务员的交流、回避18
第四节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19
一、抽象行政行为19
二、具体行政行为23
三、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比较25
第二章 行政许可法25
一、行政许可的内涵和基本原则26
二、行政许可的设定27
三、行政许可的实施29
四、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32
五、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33
第三章 行政处罚法33
一、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33
二、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与适用34
三、行政处罚的程序36
四、行政处罚的不成立或者无效38
五、治安管理处罚制度38
六、关于本章的特别说明41
第四章 行政强制法42
一、行政强制的概念和原则42
二、行政强制措施43
三、行政强制执行47
四、概念对比51
第五章 政府信息公开52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52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53
三、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54
第六章 行政复议法55
一、行政复议的管辖范围56
二、行政复议的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57
三、行政复议机关58
四、行政复议的申请和受理程序59
五、行政复议的审查60
六、行政复议决定及调解、和解61
七、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63
八、行政复议指导和监督63
九、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63
第七章 国家赔偿法65
一、国家赔偿责任概述66
二、行政赔偿68
三、司法赔偿70
下编 行政诉讼法75
第八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75
一、受案范围的确立标准75
二、应予受理的案件范围75
三、不予受理的案件范围78
第九章 行政诉讼的管辖81
一、级别管辖81
二、地域管辖82
三、裁定管辖83
四、管辖权异议83
第十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83
一、行政诉讼的原告84
二、行政诉讼的被告85
三、行政诉讼的第三人86
四、共同诉讼人86
五、诉讼代表人87
六、诉讼代理人87
第十一章 起诉和受理87
一、起诉的一般条件88
二、起诉期限88
三、法院的受理89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证据90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分类和提供证据的要求90
二、举证责任92
三、举证期限92
四、人民法院调取证据和证据保全93
五、质证93
六、证据的审核与认定94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的特殊制度96
一、对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行政行为的处理96
二、行政行为在行政诉讼中的停止执行96
三、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96
四、撤诉与缺席判决97
五、合并审理98
六、行政诉讼中止和行政诉讼终结98
七、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98
八、简易程序99
九、调解制度99
十、公开制度99
第十四章 行政诉讼的裁判和执行99
一、行政诉讼的结案方式100
二、行政诉讼的裁定与决定102
三、行政诉讼二审裁判的特殊情形102
四、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103
五、行政诉讼的执行103
六、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1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复习提示105
★2015~2016年司法考试分值分布106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原理106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106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106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06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107
第二章 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108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108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110
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111
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12
第三章 法治工作的重要保障113
一、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114
二、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114
法理学115
★法理学复习提示115
★2012~2016年司法考试分值分布116
第一章 法的本体116
一、法的概念争议: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117
二、法的特征与本质117
三、法的作用118
四、法的价值119
五、法的要素120
六、法的渊源124
七、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125
八、法的效力126
九、法律关系127
十、法律责任130
第二章 法的运行131
一、立法131
二、法的实施132
三、法适用的一般原理134
四、法律解释134
五、法律推理135
第三章 法的演进137
一、法的起源137
二、法的历史类型137
三、法的继承与移植138
四、法的传统139
五、法的现代化140
六、法治140
第四章 法与社会141
一、法与市场经济141
二、法与科学技术141
三、法与政治142
四、法与道德142
五、法与宗教143
六、法与习惯144
七、法与人权144
法制史146
★法制史复习提示146
★2012~2016年司法考试分值分布146
第一章 西周至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律制度147
一、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147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148
三、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149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典及其体例变化150
五、西周至南北朝的司法机关151
六、西周至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法典总结151
七、西周至南北朝时期的罪名、刑罚发展变化与刑罚原则152
第二章 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法律制度153
一、唐宋时期的法律制度153
二、元律156
三、明清的法律制度156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法律159
一、清末预备立宪和清末修律160
二、清末的司法制度161
三、民国时期的宪法161
第四章 罗马法163
一、罗马法的产生和《十二表法》的制定163
二、罗马法的发展163
三、罗马法的渊源和分类163
四、罗马私法的基本内容163
五、罗马法的复兴及其历史地位164
第五章 英美法系164
一、英美法系的历史沿革164
二、英美法系的形成及其特点164
三、英美法的渊源164
四、英美宪法165
五、英美司法制度165
第六章 大陆法系165
一、大陆法系的历史沿革166
二、大陆法系的形成和特点166
三、大陆法系的宪法制度166
四、法国、德国和日本的司法制度167
五、《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的比较167
六、两大法系的综合比较169
宪 法170
★宪法复习提示170
★2012~2016年司法考试分值分布170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171
一、宪法的特征171
二、宪法的分类172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173
四、宪法的渊源173
五、宪法的结构174
六、宪法的最基本要素:宪法规范174
七、宪法关系及其要素174
八、宪法的历史发展175
九、宪法与宪政的关系180
十、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宪法实施180
十一、宪法实施的前提:宪法解释与宪法修改181
十二、宪法实施保障181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182
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183
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185
三、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186
四、国家标志186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87
六、特别行政区制度188
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1
八、选举制度192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97
一、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与相关概念197
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特点与具体内容198
第四章 国家机构200
一、中央国家机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201
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各级政府206
三、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208
第五章 立法制度210
一、立法体制210
二、立法程序211
三、立法过程中的备案与批准212
四、不同法律形式相互冲突的裁决213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214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复习提示214
★2012~2016年司法考试分值分布214
第一章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概述215
一、司法制度215
二、法律职业道德的特征216
三、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216
第二章 审判制度与法官职业道德216
一、审判制度217
二、法官的任职条件218
三、法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218
四、法官职业限制220
五、法官职业责任220
第三章 检察制度与检察官职业道德221
一、检察制度221
二、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222
三、检察官职业限制222
四、检察官职业责任222
第四章 律师制度与律师职业道德223
一、律师的重要权利223
二、律师执业行为规范224
三、律师执业限制227
四、律师执业责任228
第五章 公证制度与公证员职业道德228
一、公证制度229
二、公证机构229
三、公证员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