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电力系统稳态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电力系统稳态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511571.jpg)
- 匡洪海,李圣清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72710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电力系统稳定-系统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电力系统稳态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模型的建立3
第1章 绪论3
1.1 现代电力系统的概述3
1.2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特点与功能4
1.3 现代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思路5
第2章 电力系统的网络分析和两大约束7
2.1 网络和网络拓扑分析7
2.1.1 网络的概念7
2.1.2 网络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7
2.1.3 网络拓扑分析7
2.2 网络的约束10
2.2.1 元件的特性约束10
2.2.2 电力网络支路的特性约束11
2.2.3 电力网络支路方程12
2.3 网络的拓扑约束13
2.3.1 图的基本概念13
2.3.2 关联矩阵14
2.4 关联矢量与支路的数学描述18
2.4.1 一般无源网络18
2.4.2 广义无源支路19
第3章 电力系统网络矩阵和潮流方程22
3.1 节点导纳矩阵22
3.1.1 节点不定导纳矩阵22
3.1.2 节点定导纳矩阵23
3.1.3 节点导纳矩阵Y的形成24
3.1.4 节点导纳矩阵表达式的推导28
3.1.5 导纳矩阵中元素的物理意义29
3.2 节点阻抗矩阵35
3.2.1 节点阻抗矩阵的物理意义35
3.2.2 节点阻抗矩阵的性质37
3.2.3 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37
3.2.4 节点阻抗矩阵的修正42
3.3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43
3.3.1 潮流计算的网络结构43
3.3.2 潮流方程44
3.3.3 节点的分类46
3.3.4 潮流方程的个数47
第4章 电力网络变换、化简和等值48
4.1 网络变换48
4.2 网络化简52
4.2.1 用导纳矩阵形式表示52
4.2.2 用阻抗矩阵形式表示53
4.3 网络等值54
4.4 诺顿等值和戴维南等值58
4.4.1 单端口网络58
4.4.2 多端口网络61
4.4.3 网络变更时诺顿等值和戴维南等值的修正64
第二篇 潮流的求解和应用69
第5章 电力系统潮流的求解方法69
5.1 概述69
5.2 高斯-赛德尔法72
5.3 牛顿-拉夫逊法76
5.3.1 牛顿-拉夫逊法的数学描述76
5.3.2 潮流的牛顿-拉夫逊法77
5.3.3 直角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77
5.3.4 极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79
5.3.5 牛顿-拉夫逊法求解电力系统潮流的程序框图81
5.4 直流潮流法83
5.5 快速分解法86
5.6 保留非线性潮流法92
5.6.1 二阶潮流法92
5.6.2 保留非线性潮流法95
5.6.3 直角坐标形式包含二阶项的快速潮流法96
第6章 最优潮流的计算101
6.1 概述101
6.2 最优潮流的数学模型102
6.2.1 最优潮流变量102
6.2.2 最优潮流的目标函数102
6.2.3 最优潮流的约束条件103
6.2.4 最优潮流的模型104
6.3 最优潮流算法104
6.4 简化梯度法最优潮流106
6.4.1 仅有等式约束条件时的算法107
6.4.2 不等式约束条件的处理109
6.4.3 简化梯度最优潮流算法110
6.4.4 简化梯度最优潮流算法的性能分析及原理图110
6.5 最优潮流的牛顿算法111
6.5.1 牛顿法的基本原理112
6.5.2 最优潮流牛顿算法112
6.6 有功、无功交叉逼近最优潮流116
6.6.1 有功、无功交叉逼近法最优潮流算法列式116
6.6.2 有功、无功交叉逼近最优潮流算法特点分析117
6.7 最优潮流的内点法118
6.7.1 内点法的基本原理118
6.7.2 最优潮流内点法的流程图121
6.8 基于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最优潮流计算122
6.8.1 实时电价计算及其辅助服务定价123
6.8.2 基于最优潮流的阻塞管理方法124
6.8.3 输电系统可用传输容量ATC的计算126
6.8.4 输电费用的确定127
第7章 病态潮流的计算129
7.1 最优乘子法130
7.2 连续潮流法133
7.2.1 连续潮流法的基本思路133
7.2.2 连续潮流法的计算134
第8章 实现潮流算法的稀疏技术140
8.1 概述140
8.2 稀疏技术141
8.2.1 稀疏矩阵和稀疏矢量的存储方法141
8.2.2 稀疏矩阵的因子分解146
8.3 稀疏矩阵技术的图论描述152
8.3.1 基本概念152
8.3.2 图上因子分解155
8.4 图上前代和回代158
8.5 稀疏矢量技术161
8.6 节点优化编号顺序的优先163
第9章 潮流计算中的自动调整控制167
9.1 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167
9.1.1 把负荷功率看做节点电压的线性函数167
9.1.2 把负荷功率看做节点电压的二次函数168
9.2 节点类型转换和多Vθ节点计算168
9.2.1 PV转为PQ:发电机节点无功越界169
9.2.2 PQ节点转换成PV节点:负荷节点电压越界170
9.2.3 多Vθ节点时的潮流计算172
9.2.4 带负荷调节变压器抽头的调整173
9.3 中枢点电压和联络线功率控制175
9.3.1 中枢点电压的控制175
9.3.2 联络线功率的控制176
9.4 潮流方程解的存在性178
第10章 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181
10.1 概述181
10.2 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182
10.3 直流电力系统模型183
10.3.1 直流系统标幺制183
10.3.2 直流电力系统方程式183
10.4 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算法186
10.4.1 联合求解法186
10.4.2 交替求解法188
参考文献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