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周翰光文集 第2卷 中国数学哲学思想探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瀚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1957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文集;自然科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周翰光文集 第2卷 中国数学哲学思想探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八编 先秦数学与诸子哲学3
绪论3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古代数学与哲学的关系3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数学与哲学间一般联系之大势11
第一章 先秦数学发展概况及其认识论意义18
第一节 关于我国数学起源的传说18
第二节 商代的数学22
第三节西周至春秋战国的数学发展24
第四节 数学发展的认识论意义29
第二章《管子》的重数思想32
第一节 齐国的学术繁荣和“九九”算家33
第二节《管子》的重数思想和法治思想35
第三节 重数思想在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应用37
第四节 重数思想对齐国数学发展的影响40
第三章《老子》的数理哲学44
第一节 宇宙演化的数理模式45
第二节 辩证的数学概念48
第四章《周易》“倚数——极数——逆数”的数理观54
第一节“倚数”——凭借数学方法去认识世界的思想55
第二节“极数”——穷极数的变化规律的思想59
第三节“逆数”——运用数术去预卜未来的思想63
第五章 惠施学派数学背理的哲学基础69
第一节 关于“大一”和“小一”70
第二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74
第三节 其他数学背理76
第六章 公孙龙的“二无一”论——关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思想80
第一节“二无一”辩析81
第二节“二无一”论在认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85
第七章 孙膑的对策论萌芽和军事辩证法90
第一节 赛马赌胜中的对策论萌芽91
第二节 对策论萌芽和军事辩证法95
第八章《墨经》的数学与逻辑100
第一节《墨经》的数学知识和形式逻辑101
第二节 从几个数学概念看《墨经》的辩证思想105
第九章 先秦儒家与古代数学115
第一节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数学观115
第二节 儒家思想方法对古代数学的影响121
第十章 先秦哲学之“一”考129
第一节“一”与先秦宇宙观的发展130
第二节“一”与先秦认识论的发展135
第三节“一”与先秦方法论的发展141
第四节“一”与先秦社会历史观的发展146
第五节“一”何以成为哲学范畴之原因150
诸子学说的魅力和价值——《先秦数学与诸子哲学》韩文版序言155
第九编 刘徽评传163
第一章“数学界的一大伟人”——刘徽163
第一节 刘徽所处的时代164
第二节 刘徽的籍贯和生平170
第三节 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及其主要数学成就176
第二章 刘徽的科学思想184
第一节 逻辑思想185
第二节 极限思想195
第三节 重验思想202
第四节 求理思想208
第五节 创新思想215
第六节 辩证思想220
第三章 刘徽思想源流考225
第一节 时代思潮的积极影响226
第二节 各家思想的通达运用232
第十编 李冶评传245
第一章 李冶的生平及其学术道路245
第一节 动荡的社会环境246
第二节 坎坷的学术道路248
第三节 不朽的数学名著258
第二章 李冶的科学思想268
第一节 数理可知的思想269
第二节 道技统一的思想272
第三节 博而后精的思想276
第四节 深求其故的思想279
第五节 敢于创新的思想282
第六节 晓然示人的思想286
第三章 李冶的其他思想290
第一节 政治思想290
第二节 哲学思想295
第三节 文学思想303
第四节 史学思想308
第十一编 杨辉评传315
第一章 杨辉的生平及其著作315
第一节 杨辉的时代和生平316
第二节 杨辉著作概述321
第二章 杨辉的数学成就324
第一节“贾宪三角”及其他代数学成就324
第二节 简便算法和数学诗括328
第三节 纵横图的组合数学研究333
第三章 杨辉的科学思想337
第一节 批判继承的思想337
第二节 探源求理的思想340
第三节 触类旁通的思想342
第四节 循序渐进的思想346
第十二编 传统文化与古代数学351
中国古代数学哲学思想351
中国古代的数学与哲学353
数学与哲学的神妙联系——从先秦数学与诸子哲学说起365
刘徽的思想与墨学的兴衰383
《九章算术》和刘徽注在科学方法论上的意义和价值390
运用逻辑方法奠定中国古典数学理论基础的数学家——刘徽399
运用极限思想创立割圆理论的数学家——刘徽404
刘徽科学精神的现代意义——从20年前的一首小诗《刘徽像赞》说起410
一位数学家的独立人格和宗教信仰——甄鸾《笑道论》小议(提要)415
秦九韶的数道思想418
秦九韶科学精神的现代品格(提要)430
科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的绝妙结合——秦九韶《数书九章·系词》今译和赏析433
徐光启数学思想之哲学基础443
由数达理、会通中西的科学家——徐光启454
关于明代中算衰落原因的一点补充——谈谈明代法律与天文数学的某些联系459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提要)465
阴阳思想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中的影响(研究提纲)468
关于“盈不足术”的若干思考(提要)470
中西数学思想差异探源——《周易》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理观之比较考察472
附录485
附录一《先秦数学与诸子哲学》序 郭书春485
张岱年关于《先秦数学与诸子哲学》一书的来信488
韩文版《先秦数学与诸子哲学》译者前言489
附录二 胡道静关于“刘徽的思想与墨学的兴衰”一文的评语492
潘富恩关于“刘徽的思想与墨学的兴衰”一文的评语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