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星球经济学 能源、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领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星球经济学 能源、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领域](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4502560.jpg)
- (英)迈克尔·格拉布(Michael Grubb),(英)让-夏尔·乌尔卡德(Jean-Charles Hourcade),(英)卡斯滕·努豪夫(Karsten Neuhoff)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42726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22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762页
- 主题词:能源经济-研究;气候变化-研究;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星球经济学 能源、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领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陷入困境?1
1.1 引言1
1.2 客观存在的挑战——能源、资源和气候3
1.3 证据和理论:能源与经济18
1.4 证据和理论:核算气候成本26
1.5 陷入困境?37
注释43
参考文献55
第2章 三大领域64
2.1 三种概念的风险和机遇66
2.2 三种理论74
2.3 三大经济过程81
2.4 三个领域的机会85
2.5 三大支柱的回应91
2.6 领域排列93
2.7 结论96
注释99
参考文献105
支柱一 更明智的选择107
第3章 能源与排放:技术与系统109
3.1 能源系统110
3.2 智慧建筑:效能与供热113
3.3 更清洁的生产:制造业与材料122
3.4 更清洁的能源:无碳电力132
3.5 应对交通问题:改变车辆和燃料142
3.6 自然资源150
3.7 更加智能的系统与情景154
3.8 结论158
注释159
参考文献173
第4章 为何如此浪费178
4.1 简介178
4.2 证据:趋势和潜能180
4.3 还要增加多少?184
4.4 解释:改变的障碍和动力188
4.5 行为现实:个体196
4.6 行为现实:组织203
4.7 更好的建筑:长期潜能的动态视图207
4.8 结论210
注释211
参考文献220
第5章 久经考验——能效政策的四十年224
5.1 引言224
5.2 从规劝到制度226
5.3 终端工具箱230
5.4 建筑行业的政策整合和应用248
5.5 可测量(但尚未充分测量)的成功252
5.6 控制反弹257
5.7 更好的建筑:前景和取舍260
5.8 忽视的部分263
5.9 结论:解开能效难题265
注释268
参考文献276
支柱二 清洁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市场和价格281
第6章 污染定价机制:事实与税收手段285
6.1 引言285
6.2 为何价格如此重要286
6.3 要务优先:对能源补贴机制进行改革292
6.4 能源安全定价机制:燃油税295
6.5 污染定价机制:基本原则297
6.6 碳成本,“协同收益”和“双重红利”301
6.7 第二领域中各种技术选择的反应307
6.8 碳税还是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哪种方式更加有效?311
6.9 在实践中执行污染定价机制316
6.1 0定价机制的政治学322
6.1 1小结325
注释326
参考文献333
第7章 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以及抵消机制:从概念到实践337
7.1 引言:慢车到站337
7.2 排放交易机制的适用范围和覆盖范围339
7.3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控制排放总量和价格342
7.4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十大经验354
7.5 投资、可预测性和信心367
7.6 京都机制379
7.7 新的全球形势389
7.8 结论394
注释397
参考文献408
第8章 碳价政策伤害了谁?413
碳价机制的传导性影响与应对之道413
8.1 引言:由谁买单?413
8.2 排放交易带来的收益和损失414
8.3 产业影响——赢家、输家和搬家户421
8.4 解决“碳泄漏”问题——生产、消费和贸易端的渐进行动方案426
8.5 消费端价格影响432
8.6 损害了谁的利益(以及该如何解决)?435
8.7 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获取和碳价问题440
8.8 被神化的全球碳价机制442
8.9 小结445
注释448
参考文献454
支柱三 对创新和基础设施的战略性投资459
第9章 强推猛拉:为技术的死亡之谷搭建桥梁463
9.1 引言463
9.2 闪耀的奖章464
9.3 能源研发——公与私468
9.4 学习472
9.5 创新链475
9.6 创新链断裂时478
9.7 技术的死亡之谷484
9.8 强推488
9.9 猛拉493
9.1 0波特的观点497
9.1 1重塑工业化战略——风险、奖励和原则499
9.1 2结论与综述——多元路径502
注释505
参考文献515
第10章 转型系统520
10.1 桥梁之上520
10.2 任重道远522
10.3 系统:演变、锁定和开放525
10.4 美国的酷车531
10.5 转型中的欧洲电力540
10.6 城市化和亚洲547
10.7 内生化的交通体系553
10.8 结论:碳的分野554
注释558
参考文献566
第11章 经济增长的暗物质573
11.1 引言:转型及经济政策573
11.2 在经济增长中搜寻点金石575
11.3 纵观历史:能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586
11.4 构架未来——一体化评估模型的启示与盲点592
11.5 对话推动转型600
11.6 回到未来:工业复兴603
11.7 缓解萧条:金融与投资611
11.8 结论616
注释617
参考文献634
整合和启示642
第12章 结论:改变方向645
12.1 引言645
12.2 三大领域:简要介绍646
12.3 能源系统的优化、安全和演变651
12.4 复杂中的秩序:改变方向的经济学654
12.5 不仅仅是钉子662
12.6 联接:三大支柱的整合政策668
12.7 扩大视野673
12.8 共同利益681
12.9 一种运用:助推欧洲复苏686
12.10 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691
12.11 结论694
注释697
参考文献706
附录:惯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性709
注释719
参考文献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