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绩学堂诗文钞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绩学堂诗文钞
  • (清)梅文鼑撰;张静河点校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54614285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绩学堂诗文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文抄卷一1

札子1

谢赐《律吕正义》札子1

赋3

拟《璿玑玉衡赋》3

辨8

先后天八卦位次辨一8

先后天八卦位次辨二13

书16

与史局友人书16

寄李安溪先生书17

答李安溪先生书19

寄李安卿孝廉书20

再寄李安卿孝廉书22

寄杜端甫孝廉书23

复锡山秦二南书24

复沈超远书25

复刘北固孝廉书26

与潘稼堂书27

与刘望之书29

与秦二南书31

复张彝叹书32

文抄卷二34

说34

学历说34

蠡阁说40

张星间字说41

学琴说42

蜾蠃说44

读《等子韵》说45

序47

《太初历考》序47

《历法通考》自序49

《中西算学通》自序52

《历学新说抄》序55

《经星同异考》序59

《测算刀圭》序63

《圜解》序65

文抄卷三67

序67

《谢宣城集》序67

《病余杂著》序68

《吴越纪游诗》序69

《渊源集》序71

孙大年《百子谜》序72

汤骏公《离骚经贯》序73

《章甫集诗》叙75

《贾鼎玉诗》序77

《纪行草》序78

《偶存稿》序80

《唐昭陵石迹考》序81

《宿迁西南圩徐氏宗谱》叙83

《伙征高氏族谱》序84

送仲弟文鼐入城读书序85

送从侄子长北游序87

送袁士旦归芜湖序88

贺陶及庵别驾宁邑新政序90

梁质人四十寿序92

于太公寿序代94

刘石闇八十寿序96

王先生八十寿序97

滋仲二侄六十寿序98

杨母葛太君九十寿序100

俞母七十寿序101

文抄卷四103

引103

《避迹录》小引103

《芹涧堂文课》小引105

《宁国县南阳胡氏谱》小引106

募复许村桥引107

募修痘神庙引108

募修柏枧寺引109

记110

封吏部尚书陈太公捐粟惠民记代110

重建梅氏宗祠碑记111

海印庵碑记113

南楼记114

扶摇阁记115

敬亭山记118

传120

世忠烈传120

袁唐伯传123

奉议大夫任篁渚传代125

沈公厚传127

昝仅斋传130

孙节母传133

文抄卷五136

书后136

书苏老泉《审势篇》后136

书《象纬》残本后138

书抄本《星度》后141

书徐敬可《圜解·序》后143

书卓鸿胪手录《唐诗汇抄》后144

书《逊国传疑辨》后145

书《未断圣教序》墨拓后147

《金陵杂诗》书后148

书《地理集解》后149

《虎口余生录》书后150

书封吏部尚书陈太公《捐粟惠民录》后代151

书陆稼书先生《诔言》后152

马文毅公《草书字江》跋153

《共食园记》跋155

跋《与石居记》156

梁崇此《印谱》跋157

锡山友人《历算》书跋158

《蛰道人小像》跋160

题辞160

《阳宅九宫书》题辞160

卓子任《山塘话别图》题辞161

文抄卷六163

行略163

梅节母行略163

祭文166

祭侍读施愚山文166

祭汪仲炽文167

祭从弟中伯文169

王太夫人祭文代170

祭刘母文代171

铭赞箴173

先王父砚铭173

静室铭174

日晷铭三首175

星晷铭五首176

杂铭四十四首177

吉阁砚铭178

周卷庵生圹铭188

葛仙翁赞189

观行堂箴189

诗抄卷一192

乙酉(康熙八年)192

雨坐宛津读友人《黄山赠行卷子》感而有作192

二月二日吴雨若招同沈方邺鲁玉蔡玉及吴不移家耦长侄集饮街南草堂限仄韵分得集字192

考坑道中193

雪中家从叔瞿山过饮山居193

山门歌赠楚山人193

南漪湖人家寄宿194

半山上人七十初度194

同倪观湖先生登柏枧山绝顶望仙人台194

白云山观陈孚吉作画195

寄玉础王六195

寄溪带轩主人三首196

众芳馆和先季豹先生石刻韵197

喜半公归自新都柬寄索画197

夏凉即事197

用元韵寄酬俞涧口先生先是倪观湖先生家瞿山耦长有丁山之约198

题画赠罗仲开二首198

宿家仲轩斋中198

戏题杖首双龙二首199

寄怀不次兄金斗二首199

偶成200

读裘简臣《盆荷诗》有作兼呈马逸老200

正月杪雨中喜姑溪唐祖延徐尔典过访201

春仲上渡道中迟观湖先生入山不归201

同道士登文脊201

与汪雨公饮酒旌阳二首202

次韵和瞿山醉月楼看雪兼以索画202

次韵和家瞿山素五天延阁看雪202

偶成203

题《西溪图》赠汪元佐203

西溪酌汪雨公适洪天度至203

同阮星次诸上人游白云寺追和萧太府石刻韵二首204

诸子雅集见示《白云楼唱和诗》仍用前韵奉酬204

题画205

题画三首205

西津渡别汪雨公206

庚戍至戊午(康熙九至十七年)206

春过家楚山池上206

柏枧山逢采药者为之作歌206

过访家素朗读书处207

舟泊皖城遇雨二首207

重过皖江呈陈墨公先生时方有事于皖志二首208

浮山大师哀辞二首209

复柬方位伯210

柏枧山二首210

癸丑冬喜不次兄旋里211

陪不次兄见谒祠墓二首211

拜九一公墓口号同天章尔止暨五弟212

题画二首212

重过梧轩感作短歌赠徐尔哲昆季213

网藤坑遇雨213

赠中伯弟三首213

盘峰僧舍四首214

饮家卓公舍为之作歌同圣占215

宿观湖草堂读《贺武受集》二首216

送姜学在归吴门217

汝舟弟城西书屋二首217

欲曙217

诗抄卷二219

己未(康熙十八年)219

家瞿山招同诸子集天延阁奉饯施愚山先生往游天台219

赠当湖陆亦樵219

送章颖叔归山阴四首220

赠魏在湄先辈221

耦长母刘太君七十二首222

赠龙潭董道生222

金长真观察见委西席晋谒二首223

观察偶询历法为作测算之图古诗四章以当图说223

署中夜坐有怀周龙客施虹玉225

寄怀吴子远滩上二首225

清明见柳条有感怀山中诸弟子侄226

二月二十九日寄书五弟226

雨后柬家白也菜市227

送金在五入都补选二首227

庚申(康熙十九年)228

二月冒雨游水西故人赵元生以肴核至228

烟雨亭雨中春望228

三月六日周雪客蔡玑先招同闽蓝公漪歙程穆倩施虹玉鸠兹汤与三漱水陈二游锡山顾天石句曲孙凯之钟山张瑶星集观行堂分五微228

春日步出青溪寻东园故处同虹玉黎庄玑先诸子229

济北王子侧中翰访?于观行堂与纪伯紫施虹玉饮酒赋诗夜分乃去余偶被寒谢客明发读诸公作病良已亦得一律229

又五律一首为子侧赠行230

追和王东亭雪中坐开元寺观家瞿山《宛陵图景》230

喜魏冰叔征君来北门即送之吴兴用王璞庵韵230

午日同诸公泛舟秦淮231

一砚斋诗为吴介兹作二首231

闲吟232

观行堂主人邀同余公沛灯下看菊232

寄怀桐城方素白四首233

寄方位白五首234

九日236

喜晤彭躬庵先生即送归冠石236

将归宣城留别秦淮友人236

留别蔡玑先四首237

赠别黄征君俞邰二首238

寄怀青州薛伙甫先生四首239

赋得闭户著书多步月241

辛酉(康熙二十年)241

元旦恭谒典膳公像241

雨不得就霞蒸弟饮漫成代简241

寄高汝霖金斗242

锡山陈集生书来索刻近著242

金陵杂诗七首(实际为六首)242

过涉园用主人扇头韵244

过白沙刘正也书屋止宿244

赠了公244

读新安《吴祇庵先生传》245

读《王文成集》245

壬戍(康熙二十一年)246

午日为季弟尊素制日晷并系以诗六首246

简旧稿二首246

题矩算248

读栗亭诗有怀东西洞庭249

癸亥(康熙二十二年)249

病间有作249

龙眠陈涤岑先生寓书以《江南通志·星野》属订249

雨不得往幼龙兄代柬二首250

刘予怀之弟让以从戎尹临桂卒任观察简公哀其以死勤事也为殡于龙安走书告其家刘子往返经年载柩以归皆观察为之经纪余悲刘子之事高简公之义作诗咏之250

旵山遇雪251

江上望九华山慨焉有感251

送海宁范文碧入都252

陈照江招集借园同诸子得能字252

雨花台同武修联句252

长干僧舍和武修韵253

寄怀山阴何亦美253

白雉为鹰阿戴务旃作253

十月三日同陈二游蔡九霞曹沦波郝仲知王璞庵蔡铉升放舟秦淮253

题傅济川小影254

潜庵汤公屡辱询及欲以《明史·历志》嘱为校定且曰徐公健庵盖尝称之余于两公曾无通问254

乙丑(康熙二十四年)255

董樵谷先辈自文登来宣展姜贞毅公祠墓会吴中亦建双忠祠祀公兄弟因复往吴赋此送之255

赠董樵谷三首255

姜兹山将归莱阳痤贞毅公遗齿遂迁母榇来敬亭为之作诗257

谢朓北楼257

赠吴舫翁258

诗抄卷三260

丙寅(康熙二十五年)260

汪栗亭招同诸子集栖真山分韵260

谷雨试茶应督学侍读李公教261

题《匡庐彭蠡图》为文江李醒斋学使261

次韵麻陂潭和袁中江262

仙源早发262

芙蓉庵即事262

黑龙潭上有石如枕在危峰立石之巅262

自斧山逾芙蓉岭263

松谷庵263

由太乙峰登石笋征即事263

登始信峰264

轩辕峰炼丹台264

莲花峰绝顶264

奉答潘稼堂检讨兼送归吴江二首265

丁卯(康熙二十六年)266

吴绮园招同栗亭方邺雨公家瞿山耦长施汜郎集寓宅陪郡司马曹实庵即席拈韵266

戊辰(康熙二十七年)267

上少司马金悚存五十韵267

南屏山寻张司马墓268

答别陆鉁俟三首269

吴烈妇戴氏哀辞(代)270

送张硕忱归武林271

九月下浣喜重晤鲁騃若先辈三首271

己巳(康熙二十八年)273

施汜郎小照273

三月三日送贾鼎玉273

寄赠雪松上人274

登燕子矶同蒲庵大师刘承斋分韵274

进鲜桥274

舟过维扬张山来惠新刻六种275

送遍如同宗归华阴275

为徐敬可先生题扇即送南归四首275

刘承哉将归宣城为作揆日之器并得一诗276

庚午(康熙二十九年)277

寄怀马彝庵济南277

茹衡州紫廷季福安调御招集张园时雨君皆将之任277

日晷277

梁质人将之衡州赋赠278

辛未(康熙三十年)278

寄赠杨安城襄平278

寄祝少司马李厚庵五十三首279

题《抱雪图》(并序)280

十月十四日问水亭看月怀昝元彦同北固作281

壬申(康熙三十一年)281

赠吴胥?二首281

送胥?归黄山兼寄怀谢象新282

次韵酬王卫侯见怀283

送冯武若还沁州同阮于岳袁中江李方资张远亭283

癸酉(康熙三十二年)284

三月五日赠别刘北固三首284

题《意园图》赠朱林修285

甲戍(康熙三十三年)286

赘老人歌286

赠刘望之先辈二首286

次吴街南韵送刘望之归百泉二首288

梅陇双峰歌290

赠陆生维馨即送其归吴门二首290

读兴化李氏《先迹纪略》得诗四章呈李莱驭291

乙亥(康熙三十四年)293

观湖先生八十四首293

挽倪乐翁高士三首295

莲华峰顶(补作)296

赠吴街南296

丙子(康熙三十五年)298

同诸公论诗有作298

次韵野桂和张鲁庵使君298

采石矶298

舟中怀昝元彦诸子298

右元彦299

右卓子任299

右昝仲绪《汪磴仙小影》299

长干寺喜晤王耕书出诗稿见示300

题朱字绿《濯足图》300

诗抄卷四301

戊寅(康熙三十七年)301

六月朔日叔弟调公六十初度二首301

和又起兄自寿诗302

隆吉侄六十二首303

贵溪道中永平张农山文学翻然有归农之兴宿松朱字绿大令时与同舟闻其言而称善为作赠行之章以示勿庵遂亦有作四首303

再叠前韵大心滩和答朱紫麓大令四首305

仍用前韵同扬州汪汉倬新昌吕德元山阴王?植何惠公家侄子建登铅山河口山和汉倬四首306

羊角滩307

己卯(康熙三十八年)308

武林郁沦波以《裨海纪游》见示得三十五韵308

滩行杂诗十首和查德尹张雨青补作309

李安卿孝廉刻余《方程论》于安溪古诗四章寄谢312

甬东陈克谐为余作小影甚肖因以询知彼中故人存亡出处之概于其归也赋此赠之314

题张嵩麓《采菊图》315

长至后归宛陵喜晤徐天石即送其复游都门二首315

庚辰(康熙三十九年)316

奉寄不次二兄金斗三首316

送施孝虔入闽因怀武夷317

又赠孝虔318

次韵雪广二兄旋里门展谒祠墓将遂携家南返仍欲至肥定计一时留别怆焉感怀聊申鄙私用坚其意三首318

得雪坪信寄示答佟参戎诗和韵怀之320

病起闻笙余已归仍用前韵寄讯320

尔素弟六十三首320

壬午(康熙四十一年)322

元旦即事322

岁除二首322

癸未(康熙四十二年)323

奉同安溪冢宰集荷花池用韩吏部《秋怀诗》韵323

七夕后两日试算法限二十四韵324

乙酉(康熙四十四年)325

赋得御制《素波万里尽澄泓》应制325

丙戍(康熙四十五年)325

雨坐山窗得程偕柳书寄到吴东岩诗扇依韵和之325

戊子(康熙四十七年)326

寿嘉禾高念祖先生八十326

念祖谓余知历出示所藏明水先生策对及虞部公日记中语商榷又得一首327

题朱深村册子327

上孝感相国四首328

顾有星小照329

同昆山徐道济编修维扬卓鹿墟萧征?纳凉于楝亭银台之真州寓楼330

真州奉陪荔轩银台竹村廷尉观江头打鱼同卓鹿墟胡来章杜吹万330

越三日立秋又奉陪江舟看雨330

题卓鹿墟《出师图》331

寄怀梁质人331

己丑(康熙四十八年)332

敦睦堂会课即事332

辛卯(康熙五十年)332

偶成332

寄安溪相国333

壬辰(康熙五十一年)334

寄高芸白真州兼怀同学334

淑仁三侄六十334

甲午(庚熙五十三年)335

青林堂为侄孙孔虔作兼怀听山335

读耦长《听山诗抄》有作336

乙未(康熙五十四年)337

次韵奉酬邑大夫马明甫将归扶风贻诗话别337

又寄怀黄宗夏一首337

怀张简庵新城337

初度日偶成337

送刘生允恭归江陵338

二月七日得商丘周昆来寄书338

山行即事338

题袁中江遣照339

丙申(康熙五十五年)339

二月七日诞辰偶作二首339

寄怀梦阳侄340

作家书后偶成340

丁酉(康熙五十六年)341

题程偕柳《拥书图》341

题《黄山观云海图》341

题《羡结图》342

自警二首343

腊月作家信成四绝句寄示孙玕成343

戊戌(康熙五十七年)345

喜子升五侄又举一孙345

己亥(康熙五十八年)345

永怀五章十六句345

庚子(康熙五十九年)346

赠泾川汪扶九兼示诸同学二首346

辛丑(康熙六十年)347

喜石龙陈兆先过访347

附录349

梅先生传&毛际可349

《梅先生传》识&梅庚352

御书绩学参微恭纪&李光地353

梅征君墓表&方苞354

清史稿·畴人一·梅文鼎356

《绩学堂文抄》序&张必刚365

《绩学堂文抄》序&张自超367

《绩学堂诗抄》序&沈起元368

《绩学堂诗抄》序&施闰章370

《绩学堂诗抄》序&曹溶371

《绩学堂诗抄》识&梅珏成37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则373

随园诗话一则&袁枚377

晚晴簃诗汇·梅文鼎&徐世昌辑378

清诗纪事初编·梅文鼎&邓之城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