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制图 第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俊,王玫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3219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191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机械制图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制图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
1.1制图基本规定3
1.1.1图纸幅面和格式3
1.1.2比例7
1.1.3字体7
1.1.4图线10
1.2绘图工具、仪器及其使用方法14
1.2.1常用的绘图工具14
1.2.2其他绘图工具20
1.2.3手工绘图机20
1.3几何作图21
1.3.1内接正多边形21
1.3.2斜度和锥度22
1.3.3椭圆的画法23
1.3.4渐开线画法24
1.3.5圆弧连接25
1.4平面图形的生成27
1.4.1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及绘图步骤27
1.4.2绘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9
第2章 计算机绘图基础34
2.1概述34
2.1.1 CAD的发展历程34
2.1.2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35
2.2进入AutoCAD35
2.2.1 AutoCAD的启动和退出35
2.2.2 AutoCAD主界面36
2.2.3对图形文件的操作38
2.3 AutoCAD绘图初步40
2.3.1基本绘图流程40
2.3.2 AutoCAD的命令和数据输入40
2.3.3 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41
2.3.4构造选择集44
2.3.5常用的编辑命令45
2.4显示控制49
2.4.1视图缩放49
2.4.2视图平移51
2.5精确绘图52
2.5.1捕捉和栅格52
2.5.2对象捕捉53
2.5.3功能键和控制键55
2.6文字标注56
2.6.1使用text命令创建单行文字56
2.6.2标注特殊字符57
2.6.3创建多行文字58
2.6.4创建和修改文字样式58
2.7示例59
第3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62
3.1投影的基本知识62
3.1.1概述62
3.1.2投影法分类62
3.1.3平行投影的普遍性质63
3.1.4工程上常用的4种投影图65
3.2点的投影66
3.2.1点的二面投影及其投影规律66
3.2.2点的三面投影及其投影规律68
3.2.3两点间的相对位置71
3.3直线的投影72
3.3.1直线的投影概述72
3.3.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73
3.3.3求一般位置直线段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76
3.3.4直线上的点78
3.3.5两直线的相对位置79
3.3.6直线的迹点83
3.3.7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84
3.4平面87
3.4.1平面的表示法87
3.4.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88
3.4.3点、直线与平面的从属关系91
3.4.4属于平面的最大斜度线95
3.5用AutoCAD进行点和图线的控制97
3.5.1点97
3.5.2图线98
第4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103
4.1平行103
4.1.1直线与平面平行103
4.1.2两平面相互平行104
4.2相交106
4.2.1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106
4.2.2特殊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107
4.2.3两特殊位置平面相交107
4.2.4特殊位置平面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109
4.2.5一般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110
4.2.6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111
4.3垂直113
4.3.1直线与平面垂直113
4.3.2平面与平面垂直115
4.3.3直线与直线垂直116
4.4综合举例117
4.4.1举例117
4.4.2小结120
4.5用AutoCAD进行图层和对象特性控制121
4.5.1图层121
4.5.2设置线型比例123
4.5.3对象特性124
4.5.4绘制二维平面图形124
第5章 投影变换128
5.1概述128
5.1.1问题的提出128
5.1.2投影变换方法128
5.2换面法129
5.2.1基本概念129
5.2.2点的换面130
5.2.3直线的换面134
5.2.4平面的换面135
5.2.5换面法作图举例137
5.3绕垂直轴旋转法140
5.3.1基本概念140
5.3.2点绕垂直轴旋转141
5.3.3直线绕垂直轴旋转142
5.3.4平面绕垂直轴旋转144
5.3.5绕不指明轴旋转146
第6章 基本立体的视图148
6.1平面立体148
6.1.1棱柱148
6.1.2棱锥151
6.2常见回转体154
6.2.1圆柱体155
6.2.2圆锥体157
6.2.3圆球体161
6.2.4圆环体163
6.2.5复合回转体165
6.3用AutoCAD绘制三维基本形体166
6.3.1 3D坐标系166
6.3.2观察三维模型167
6.3.3绘制基本三维实体168
第7章 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172
7.1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172
7.2平面与回转体相交176
7.2.1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176
7.2.2曲面立体切槽、穿孔182
7.3直线与曲面立体表面相交187
第8章 两立体表面相交190
8.1平面立体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190
8.1.1平面立体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的相贯线190
8.1.2求平面立体与平面立体的相贯线的方法191
8.2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表面相交191
8.2.1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表面相交的相贯线191
8.2.2求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方法191
8.3两曲面立体表面相交192
8.3.1两曲面立体表面相交的相贯线192
8.3.2求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方法192
8.3.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193
8.3.4影响相贯线形状的因素194
8.3.5利用曲面立体表面取点求作相贯线195
8.3.6利用三面共点原理求作相贯线199
8.3.7复合相贯线204
8.4用AutoCAD创建复合实体206
8.4.1并集206
8.4.2差集207
8.4.3交集208
第9章 组合体的三视图209
9.1组合体的构成209
9.1.1组合体的构成及表面连接形式209
9.1.2组合体的三视图211
9.1.3组合体画图和读图的方法212
9.2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212
9.2.1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212
9.2.2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212
9.2.3切割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215
9.3组合体三视图的读法217
9.3.1读图应注意的问题217
9.3.2组合体视图阅读的方法和步骤218
9.3.3由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221
9.3.4补画视图中的漏线223
9.4用AutoCAD完成组合体的绘制224
第10章 轴测图228
10.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228
10.1.1轴测投影的定义及术语228
10.1.2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229
10.1.3轴测图的分类229
10.2常用轴测图的轴间角及轴向伸缩系数229
10.2.1正等测229
10.2.2正二测230
10.2.3斜二测230
10.3点、线、面及平面立体轴测图的画法231
10.3.1点、线、面轴测图的画法231
10.3.2平面立体轴测图的画法232
10.4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轴测图的画法234
10.4.1椭圆长短轴的方向和大小234
10.4.2平行弦法236
10.4.3近似画法236
10.5组合体轴测图的画法239
10.5.1组合体轴测图的画法举例239
10.5.2组合体上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240
10.6轴测图剖视图的画法241
10.6.1轴测图中物体的剖切241
10.6.2轴测剖视图的剖面符号241
10.6.3轴测剖视图画法举例242
10.7用AutoCAD绘制正等轴测图242
10.7.1激活轴测投影模式243
10.7.2正等轴测图的绘制244
10.7.3绘制正等轴测图举例244
第11章 曲线与曲面247
11.1曲线247
11.1.1概述247
11.1.2圆的投影247
11.1.3螺旋线249
11.2曲面的形成和分类250
11.2.1曲面概述250
11.2.2常用曲面251
第12章 立体的表面展开258
12.1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258
12.2可展曲面立体的表面展开259
12.3不可展曲面立体表面的近似展开263
12.4异口形接头的表面展开266
第13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268
13.1视图268
13.1.1基本视图268
13.1.2向视图270
13.1.3局部视图270
13.1.4斜视图271
13.2剖视图272
13.2.1剖视图的概念及画法272
13.2.2剖切面的种类和剖切方法275
13.2.3剖视图的种类278
13.3断面图283
13.3.1断面图的概念283
13.3.2断面的种类和画法283
13.3.3断面的标注284
13.4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及其他规定画法285
13.4.1局部放大图285
13.4.2简化画法及规定画法286
13.4.3其他规定画法289
13.5综合举例290
13.6第三角投影法简介291
13.7用AutoCAD进行图案填充293
13.7.1图案填充293
13.7.2编辑填充图案296
第14章 尺寸标注基础297
14.1尺寸注法297
14.1.1基本规则297
14.1.2尺寸的组成297
14.1.3各类尺寸的标注298
14.2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302
14.2.1平面图形的尺寸302
14.2.2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方法303
14.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304
14.3.1组合体尺寸的分类304
14.3.2尺寸基准及定位尺寸304
14.3.3尺寸标注的完全性305
14.3.4尺寸标注的清晰性306
14.3.5组合体的尺寸标注举例308
14.4轴测图上标注尺寸310
14.5用AutoCAD进行尺寸标注311
14.5.1常用的尺寸标注311
14.5.2设置标注样式315
14.5.3编辑尺寸标注318
第15章 螺纹、键、销及其连接320
15.1螺纹的规定画法及标注320
15.1.1螺纹的形成、结构和要素320
15.1.2螺纹的种类322
15.1.3螺纹的规定画法323
15.1.4标准螺纹的规定标记及其标注325
15.2螺纹紧固件及连接329
15.2.1螺纹紧固件及画法329
15.2.2螺蚊紧固件连接的画法331
15.3键及其联结335
15.3.1键的分类及标记335
15.3.2普通平键、半圆键、钩头楔键的联结画法336
15.3.3花键及其联结画法337
15.4销及其连接338
15.4.1销的种类及标记338
15.4.2销连接的画法339
第16章 齿轮、弹簧、滚动轴承340
16.1齿轮340
16.1.1渐开线圆柱齿轮341
16.1.2圆锥齿轮344
16.1.3蜗杆蜗轮的画法346
16.2弹簧348
16.2.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术语、各部分名称及尺寸关系349
16.2.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349
16.3滚动轴承351
16.3.1滚动轴承的结构、分类和标记351
16.3.2滚动轴承的画法353
第17章 零件图356
17.1零件的表达356
17.1.1概述356
17.1.2零件的结构分析358
17.1.3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363
17.1.4各类典型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365
17.2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370
17.2.1概述370
17.2.2尺寸基准及其选择370
17.2.3零件图中尺寸标注的合理性372
17.2.4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举例377
17.3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380
17.3.1公差与配合380
17.3.2形状和位置公差387
17.3.3表面粗糙度394
17.3.4常用材料、热处理与表面处理399
17.4读零件图400
17.4.1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400
17.4.2读零件图举例400
17.5零件测绘404
17.5.1概述404
17.5.2零件测绘404
17.5.3常用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405
17.5.4螺纹测绘406
17.5.5零件测绘举例406
17.6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409
17.6.1创建图块和属性409
17.6.2标注形位公差414
17.6.3零件的实体造型到二维图纸415
第18章 装配图416
18.1概述416
18.1.1装配图的分类416
18.1.2装配图的内容416
18.2机器、部件的表达方法417
18.3装配图中的尺寸注法418
18.4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418
18.4.1零、部件序号419
18.4.2明细栏420
18.5装配图的画法420
18.5.1装配工艺结构420
18.5.2装配图表达方案的选择422
18.5.3画装配图的步骤424
18.6装配图的阅读430
18.6.1概述430
18.6.2读装配图的要求430
18.6.3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430
18.7由装配图画零件图——拆图431
18.7.1拆图的方法和步骤431
18.7.2标准零、部件和借用件的处理434
18.7.3拆图举例434
附录437
A.1常用螺纹及螺纹紧固件437
A.2常用键与销449
A.3常用滚动轴承455
A.4极限与配合463
A.5常用材料及热处理465
参考文献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