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隋唐五代歌谣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隋唐五代歌谣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4494390.jpg)
- 陈书录丛书主编;党银平,段承校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11873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23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民间歌谣-作品集-中国-隋唐时代;民间歌谣-作品集-中国-五代十国时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隋唐五代歌谣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隋代歌谣1
柳归舜闻君山鹦鹉所唱歌诗1
文中子东征歌2
文中子梦颜子援琴歌2
直隶清河贝州百姓歌2
东邻师婆歌2
长白山歌3慧化尼歌3
隋炀帝梦二竖子歌4
隋炀帝挽舟者歌4
迷楼宫人歌5
桃李子歌(其一)5
桃李子歌(其二)6
桃李子歌(其三)6
无名氏送别诗6
开皇初太原童谣6
章仇大翼引开皇初童谣7
守住青石城谣7
炀帝开汴河时百姓谣言7
隋炀帝大业中童谣8
隋炀帝时童谣8
隋时并州谣言8
隋大业长白山谣9
赵州民为和干子谣9
窦建德军中谣9
第二编 唐代歌谣10
廉州人歌10
沧州百姓歌10
薛仁贵军中歌11
郢州人歌11
桑条歌11
柳毅与二龙君赠答歌12
夷陵空馆女郎歌13
黄獐歌13
武后宫人《离别难》14
鲁城民歌14
雒县舆人颂15
蜀州民为郑知贤歌15
景龙中人为宰相歌15
选人歌15
王法曹歌16
袁仁敬歌16
土人何婆唱17
阿来婆琵琶卜唱17
工匠莫学巧17
叙事歌18
男女有亦好18
唐中宗时优人词19
洛川仙女答张郁歌19
杨国忠闻屏风女歌19
崔成甫使妇人唱得宝歌20
得宝歌20
开元宫人袍中诗21
玄宗时得体歌21
洛下女郎歌22
西鄙人为哥舒翰歌22
龙护老人铸镜歌23
长安民为鲜于氏兄弟歌23
宾朋为裴长史歌23
邺下百姓为张嘉祐歌24
选人为崔沔王邱歌24
朱子真对赵颖歌24
邻生为颜令宾挽歌24
清源郡人为薛昱歌25
澧州人为刺史歌25
黄州左公歌(其一)26
黄州左公歌(其二)26
舒州人歌27
黄台瓜辞27
叶法善掘地得古曲几上十八字歌27
梦黄衣童子歌27
三生石歌28
凤凰台怪和歌29
晁采《子夜歌》十八首30
建州民为陆长源歌32
河南民为河南尹某公歌33
长道县人为王田二公歌33
吉州民为刺史张儇歌34
果州百姓为史谦恕歌34
杭州民诵刺史房孺复34
郎大家宋氏《宛转歌》二首35
刘采春《啰唝曲》六首35
杜秋娘《金缕曲》36
盛小丛《突厥三台》36
柳氏《杨柳枝》37
王丽真女郎《字字双》37
柳藏经绝句歌37
扬州民为杜公(亚)诵38
象胥氏译四夷之歌38
童女步虚歌38
汴州人歌39
道州民为薛刺史歌39
独孤遐叔梦其妻歌40
独孤穆与隋县主及来氏歌人赠答歌40
黄子野叩舷歌42
吴人歌42
柳州民颂柳宗元歌42
金缶魅歌43
士人梦屏风妇人歌43
高平民为文斤歌44
邢凤子梦妇人歌44
希道授炙毂子歌44
嵩岳诸仙歌45
薛昭与凤台兰翘云容诸女歌46
河中鬼踏歌47
刘明德墓志铭末附歌47
僧伽卒后显形长庆元年夜半于泗州牧苏公寝室前歌47
后十三年有人于益州见赵旭形容短小如八九岁小儿模样行歌于市48
吴彩鸾歌48鲍生家妓歌49
建昌民为何易于歌49
宾友酒令歌49
宜春头陀歌50
钟陵郡民为雁门公歌50
巴州薛刺史歌50
高苑令歌51
曲江游人歌51
蜥蜴求雨歌51
挽歌51
马自然歌51
蓝采和踏歌52
洛城五凤楼中歌52
殷七七醉歌53
阳春曲53
咸通中小儿歌53
华亭君歌54
闽人为郑家八虎歌54
唐末黄巢颂歌54
黄巢《咏菊》二首54
张生妻梦中歌55
伊用昌望江南词咏鼓55
伊用昌题酒楼壁56
蜀中酒阁道人歌56
戚逍遥歌56
成都醉道士示胡二郎歌57
霅溪水神夜宴歌57
湘中蛟女答郑生歌59
裴姓闻冢中群婢踏歌60
赵旭听神女叩柱歌60
小妾歌60
红裳女子歌61
妙香歌61
击盘歌送欧阳训酒62
席上歌62
张孜纪梦歌62
曲中唱语62
改唱63
街中又唱63
卖药道人《无事歌》63
郎大家宋氏《长相思》64
长孙绍祖闻少女歌64
句曲父老为三茅君歌65
张曙游巴州东楼歌65
李翱拜禹歌65
婺州山人歌66
同谷子五子之歌66
无名氏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67
纥真山神泉歌67
张打油诗68
长沙窑出土民歌68
塞姑76
一片子76
回纥76
醉公子二首77
长命女77
镇西二首77
水鼓子78
石州78
相府怜78
杨柳枝二首79
柘枝引79
撷芳词79
竹枝80
促拍满路花80
蓝采和水仙子80
琴精81
王十八娘《菩萨蛮》81
唐初军中谣81
武德二年江东童谣81
唐贞观中高昌国童谣82
咸亨后谣82
上元元年淮西童谣83
调露初京城民谣83
调露中嵩山谣83
李敬玄谣84
唐永淳初童谣84
杨柳谣84
女武王谣85
随日童谣85
武后时谣85
长安中谣言85
裴炎谣86
武后长寿元年民间谣86
武后时谣87
武后时童谣88
神龙后乌鹊窠谣88
黄犊子谣88
天枢谣89
唐中宗时童谣89
唐景龙中谣89
吏部谣90
金桥童谣90
羊头山谣90
幽州谣91
神鸡童谣91
天宝中京兆谣92
天宝间谣92
唐天宝中童谣92
唐天宝中幽州谣93
天宝中两京童谣93
时人为杨氏谣93
杨氏谣94
马仆射谣94
峡路谣95
唐天宝中玄都观诗妖95
国学生徒为齐皞韦公肃歌96
钱起闻鬼谣96
唐德宗时诗谣97
唐德宗时童谣97
连山郡乳穴谣97
唐元和初童谣98
淮夷为霍丘县造谣98
唐宪宗时童谣98
吴元济将败之兆99
成都人为段公谣99
荆门县人送裴均入朝谣100
钟陵民为李公谣100
陇亭童谣101
抚州民为千金陂谣101
咸通初洛中谣101
咸通七年童谣102
咸通十四年成都童谣102
唐僖宗时童谣102
乾符六年童谣103
黄巢谶谣103
黄巢军中谣103
中和初童谣103
胡楚宾谣104
卖丝粜谷谣104
光启中福建童谣104
福建骑马谣104
天祐中江南童谣105
真人谣105
诸军为唐末帝谣106
长沙童谣106
锡山古谣106
嘲虾蟆107
高黎贡山谣107
薛瑶《返俗谣》107
第三编 五代歌谣108
卢绛梦白衣妇人歌词108
白衫举子歌108
没了期歌108
甘露寺僧闻异人夜饮歌109
病狂人歌109
吴王称号时广陵黄冠道人歌110
虞皋歌111
吴越王还乡歌111
吴越王唱山歌112
广州三樵歌112
九龙帐歌112
伪蜀鸳鸯树歌113
吴涵虚上升歌113
无名氏度世古玄歌113
清泰三年歌113
高酒秃醉歌114
浔阳渔父歌114
吴高祖时华姥山童子歌114
泰州民刺褚仁规诗114
开宝中江南叟醉歌115
周季年东汉国民唱115
杭州还乡和尚唱115
南唐客人歌116
金陵渔者唱116
南唐伶人献先主词116
秦中芭蕉谣116
后梁秦陇间谣117
蜀人谣117
时人为画工张图跋异李罗汉谣118
山阴老人伪谣118
李后主时江南童谣119
杨渥时谣言119
淮南市井小儿唱119
武义中童谣120
吴越文穆王治世子府时谣言120
长兴中人为张生铁谣120
湖南童谣120
又湖南童谣121
卢光稠未举南康时谣121
蜀童谣121
蜀中扫地和尚谣122
闽人谣122
桂管童谣122
长沙童谣123
湘中童谣123
周行逢据湖南时谣123
五代民间十七字诗124
辽述律后谣124
刘?末年广南童谣124
水调词(断句)124
水调词(断句)125
第四编 隋唐五代俗谚俚语126
刘炫引谚126
事狐神谚126
薛克构引谚126
左史谚126
路励行引谚127
员庄谚127
娄师德引谚127
颜师古引谚127
引谚论封建128
崔仁师引谚128
唐太宗引谚128
唐太宗引谚论词臣129
贞观时谚129
李勣引谚别张文瓘129
郝南容引谚129
魏徵引谚130
贾言忠引谚130
王勃引谚130
陈子昂引谚130
刘知几引今谚131
魏元忠引谚131
陆象先引俗谚131
张说引谚131
李邕引谚132
李邕妻温氏引谚132
赵蕤引谚132
洛人为袁家楼谚132
哀家梨谚133
河内王懿宗引谚133
长安二年俗谚133
中宗引谚134
画松谚语134
树稼谚134
陇西谚135
瘴气谚135
喜兆谚136
玄宗引俗谚136
天宝时谚136
李白诗谚136
杜甫引谚136
韦杜二曲谚137
张果引谚137
哥舒翰引谚137
时人为李义府张怀庆谚137
张鷟引俗谚七则138
《玉泉子》引俗谚二则139
张怀瓘引谚139
李諲引谚139
李观引谚140
代宗引谚140
白居易引谚141
元稹引谚二则谕淮西141
柳宗元引俗谚论谈鬼141
段成式引俗谚141
范摅引谚论著书142
王濬引谚142
苏鹗引谚142
孙光宪引俗谚143
省躬谚143
台中谚143
借书俗谚144
中唐俗谚144
仕宦俗谚144
李哲家怪引谚145
宋守敬引谚145
段成式引谚145
僖宗时俗谚146
襄阳古谚146
邔县古谚146
丹徒谚146
稷下谚147
木奴谚147
洛谷谚147
门匠谚147
鬼门关谚148
琼振二州人谚148
安定郡里谚148
俗谚149
宁茵事谚149
鸬鹚谚149
盐铁谚149
冯翊谚149
昭潭谚150
江右四郡谚150
徐闻谚150
荆棺峡谚150
南中谚151
益阳谚151
李振引谚151
徐知谔引谚151
五代时湖州谚152
后梁河北谚152
王彦章引谚152
后唐洛阳为张全义谚152
时为高道兴谚153
黄筌徐熙画笔谚153
王仁裕引谚153
王仁裕引俗谚154
杨亿引谚154
赞宁引谚154
陶穀引谚155
李冗引谚论骄奢155
孙光宪引谚论何凝155
孙光宪引谚论谑戏155
孙光宪引谚论乘船走马156
南郑县旱山谚156
鄜州云岩县库利川土谚156
悯忠寺高阁谚156
唐史官引语论冀州民俗157
段成式引农谚157
妆容谚157
俗谚157
刘师颜引谚论占候157
占雨谚158
西北人谚158
慧棱禅师引谚159
华壤英主为神迥谚159
三高僧谚159
省禅师引谚159
匡真禅师引谚160
本寂禅师引谚160
禾山和尚引谚160
道明禅师引谚160
丹霞和尚引谚161
药山和尚引谚161
长庆引谚161
云岩引谚161
洞山引谚161
华严和尚引谚162
雪峰引谚162
齐云和尚引谚162
荷玉和尚引谚162
招庆和尚引谚163
福先招庆和尚引谚163
男僧引谚163
本寂禅师引俗谚163
长庆引谚163
《碧岩集》引谚164
麻谷引谚164
玄讷禅师引谚164
陈尊宿引谚164
禅师引谚164
光祚禅师引谚165
禅师引谚165
名僧引谚165
辩才引谚165
唐人俗谚165
崔致远引谚166
崔致远引野谚166
拓跋恒引谚166
南唐俗谚167
变文引俗谚167
长安为崔弘度屈突盖语167
幽州为卢昌衡卢思道语168
樗蒲人语168
时人为屈突氏兄弟语168
时人为三耳秀才语168
谭公府中为裴镜民语169
沧洲语169
鹦鹉谷水世语170
武德时诸曹嘲语170
并州人为释道杰语170
时人为来虞二氏子语170
村人学解嘲人语171
马周引俚语171
魏薛草书语171
时人为神照语171
生日俗语172
时人为玄奘法师兄弟语172
赞皇人语172
四俊语172
时人语173
葛立方引俗言173
时人为贺氏兄弟语173
高宗时王府官语173
高宗时语174
时人为李义甫语174
四郡人为杨德干语174
时人为权怀恩语175
河北语175
江淮间语175
京洛语176
相书语176
葬书语176
阴阳书语177
薛稷书语177
台中语177
吴人语178
峡程旧语178
时人嘲陆馀庆语178
韦氏语178
天授中语179
学者为苏李沈宋语179
题张昌仪门语179
益州人吏为杜景俭语179
时人为萧佺邹防语180
中宗时人为李元恭语180
中宗时(京师)人为郑情语180
武三思干政时天下语181
时人为窦怀贞语181
时人为崔无诐语181
时人为苏颋李某语182
司府吏人为尹思贞语182
时人为贾敦颐张仁愿语182
景云初语182景云中海内语183
李处郁语183
时人号王丘崔沔语183
时人为阎麟之裴光庭语184
唐时人为进士登科语184
选人语184
长安人为宋清语185
俗语185
先天时京中语185
时人为杨惠之语186
里闾诅语186
唐时人为秘书省太常寺官语186
开元落第者语187
世人为吴道子王陁子言187
时人为韩朝宗语187
时人号李知远语187
时人为李义语188
时人为杨贵妃语188
天宝中时人语188
称二王语188
罗吉口号189
陕州士民为卢奂语189
真源邑中为华南金语189
徐浩引俗语189
唐时为八诗人语190
时人为魏博牙军语190
陈藏器引俗语190
时人为阳城郑刚李周南语191
冯梦龙引唐俗语191
洛阳歌妇嘲语191
江湖行船语191
代宗朝京师语192
号钱郎语192
时人为刘毕语192
戏谏司语192
裴度语193
贞元少年语193
宝历中宫人语193
时人为兔褐语193
镇海军壮儿语193
两京闾巷语194
宝历宫中语194
举场语194
京师人号牛杨语195
京师为牛僧孺李宗闵语195
荆南民为段文昌语195
历城士人为光政寺磬语195
齐人为妒妇津语196
举场中为乡贡进士语196
京师语196
右威卫嘲语196
会昌中长安人语197
会昌中长安人笑语197
濠梁里人为薛媛语197
时人为刘师贞语197
郭崇韬故人子弟引俚语198
人为分香莲语198
蜀人谓长须僧语198
宣州人为弘农王语198
崔淙引俚语199
丹州俗语199
户牖俗语199
金榆山土人言199
段成式引俗语200
段成式引俗言200
蜀人为南诏语200
元和时人为进士榜语200
杜牧闻梦中人语201
大中后进士语201
大中时语201
选举人语202
科目举人语202
戏杜审权语202
讥裴休202
咸通初人语203
天下为潘纬何涓语203
韩偓用俗语203
郑仁表自语203
嘲四相204
湖苏二郡语204
吏部旧语204
省中语204
时人为省中谚205
谏院台省语205
御史台语205
京兆府语205
翰林谏议语206
举子语206
时人为进士语206
杂帖语207
闽人语207
咸通中语207
崔沆放榜时人语207
乾符中人称蒋凝语208
僖宗时里巷语208
广明初都人语208
丹阳语208
绍兴邦人旧语209
建安语209
绵州里语209
江陵语209
汾晋村野间语210
唐昭宗引俚语210
太白山神语210
韩鄂引俗语211
人为太白山横云语211
清丰故老传语211
后辈称吴道子曹仲达语212
蓟州耆旧语212
南溪县故老传语212
宋城民为祝天贶和甄语212
《灌畦暇语》引常言213
《酉阳杂俎》引语213
秦中儿童戏歌213
举场旧话214
岭南俗语214
谕长安市民语214
故都头钱俗语215
唐末五代人语215
时人为黄筌语215
场中为沈颜语215
梁时人为吴道子刘彦齐语216
教坊伶人献语216
曾崇范妻闻梦中人语216
扬州人为彭玕语216
五代人语217
唐末五代士人语217
《新五代史》引语217
冯贽引俗语217
厨官为魏王卢相两家饮馔语218
五代俗语218
闽伶官戏主延政语218
孟蜀丐者语218
蒲萄髻语219
曹务光语219
杜重威引俚语219
广陵人语219
五代南汉广南石谶语220
赞宁引语220
从谂等语220
佛书引语221
灵佑禅师引俗语221
五代竟钦禅师语221
慧颙禅师语222
僧道熙语222
第五编 敦煌歌谣223
咏廿四气诗223
汝南薛彦俊励志诗227
无名氏诗四首227
沙州歌谣八首228
无名氏诗二首229
无名氏诗三首230
自从塞北起烟尘230
无名氏诗五首231
尚书后题诗232
秦地断长川232
辩才家教卷上并序232
客龄然过潼关236
海边黛色在似有236
无事辞却家237
无名氏诗四十二首237
明堂诗242
无名氏咏物诗十六首242
陷蕃诗七首244
青海卧疾之作二首245
秋夜246
青海望敦煌之作246
首秋闻雁并怀敦煌知己246
秋中雨雪246
临水闻雁247
秋中霖雨247
梦到沙州奉怀殿下247
秋夜望月二首248
夏日非所书情248
忆故人二首248
夜度赤岭怀诸知己249
晚次白水古戍见枯骨之作249
晚秋至临蕃被禁之作249
晚秋登城之作二首249
陷蕃诗250
忽有故人相问以诗代书达知己二首251
得信酬回251
闻城哭声有作252
除夜252
春宵有怀252
久憾缧绁之作252
非所寄王都护姨夫252
哭押牙四寂253
白日走风沙253
感丛草初生253
春日羁情253
恨到荒城一闭关254
愤闷屡纵横254
晚秋254
佚题诗六首254
逢故人之作255
题故人所居255
非所夜闻笛256
感兴临蕃驯雁256
闺情二首256
娥眉怨257
别望怨257
思佳人率然成咏七首258
奉答二首259
无名氏诗二首259
无名氏《过田家二首》260
无名氏《松篁翠色能藏马》260
从军行二首261
闺情五首262
陷蕃诗十二首262
无名氏诗二首265
?新妇文附诗二首266
写书不饮酒266
孝子传附诗九首266
无名氏诗十一首267
崔氏夫人训女文269
燕子赋之二附诗一首269
飞落家家昭270
无名氏诗三首270
等闲当时苦270
读诵须勤苦271
净土不离自家田271
少年老伴自皆殊并序271
夫字为首尾272
故人闻道雁传书272
无名氏诗四首272
书后有残纸273
咏月诗六首273
无名氏诗四首274
奉赠贺郎275
赵□不买卜275
沙弥天生道理多275
无名氏诗二首276
无名氏诗二首276
十恨277
闻阿耶名字何何?277
雁行悲失序277
闻道测书难278
三十余年在战场278
无名氏诗二首278
无名氏诗十一首279
敦煌境望好280
无名氏诗二首280
无名氏诗三首281
今见花时满树红281
无名氏婚嫁诗282
催妆二首282
咏开撒帐合诗283
去行座幛诗二首283
去扇诗三首283
咏同牢盘诗283
去帽惑诗284
去花诗二首284
脱衣诗二首284
合发诗三首284
梳头诗285
系指头诗285
咏系去离心人去情诗285
咏下帘诗285
去襆头诗285
请下车诗286
咏门诗286
问答诗二首286
掣被诗286
女嫂答286
儿答287
催妆诗287
无名氏诗三首287
天愁日月无光288
计写两卷文书288
无名氏诗四首288
朱明应肇蚌289
落花篇289
须人读自书290
歌谣290
忽起气肠嘘291
无名氏诗五首291
知君清楼对金江292
即日一千僧292
店铺招徕叫卖口号二首292
一到龙沙十五年292
题戍楼山293
无名氏诗三首293
无名氏诗六首293
九想观诗九首294
无名氏诗二首296
无名氏诗十六首296
无名氏《大有百姓不喜欢》298
咏九九诗九首299
枯树再生苗300
无名氏诗七首300
残奴弹唱301
悲咽老来怨恨多301
嘲法师诗二首302
自咏一绝302
敦煌西裔是临边302
无名氏诗四首303
秋胡小说附诗303
无名氏诗二首304
好客须留住304
路玉令何在304
立春305
无名氏诗四首305
无名氏诗二首306
今日写书了306
春至人先觉306
王梵志诗集序附诗307
无名氏诗三首307
嘲沙弥诗307
送却丁未旧岁308
日日长相望308
小来不学文字名308
无名氏诗二首308
庐山远公话附诗二首309
今日好风光310
郎君须立身310
离合诗图诗四首310
往日修行时311
无名氏诗三首311
买去城南今草园311
康大娘遗书诗312
诸杂斋文附诗三首312
无名氏诗二首313
此定□公到兄歌313
无名氏诗二首313
嘴赤脚亦赤315
芭蕉若结子315
春日春风动315
不见小人行316
小儿骑竹马316
今夜叹孤愁316
?人易老316
无名氏诗四首317
青青河畔草317
五言诗一首赠上317
无名氏诗二首318
学郎身姓□318
无名氏诗四首318
意逐青云去319
禅定消长夜319
可怜学生郎319
无名氏诗二首320
劝善偈二首320
伦敦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卷末题诗320
题画和尚321
猫儿题321
长安辞(来生得见五台山四首)321
无名氏残句十五则322
风归云四首324
天仙子二首327
竹枝子二首327
洞仙歌二首328
破阵子四首329
浣沙溪二首330
柳青娘二首331
倾杯乐二首331
内家娇二首333
拜新月二首334
抛球乐二首335
渔歌子二首335
喜秋天二首336
捣衣声(三载长征)336
定乾坤(征战几时休)337
宫怨春(到边庭)337
鹊踏枝(征夫早归)338
失调名(上战场)338
望江南(临池柳)338
别仙子(调名本意)339
菩萨蛮(千般愿)339
思越人(美东邻)339
思越人(拌不得)339
怨春闺(调名本意)340
送征衣(如鱼水)340
再相逢(情恨切)341
失调名(花发增思)341
失调名(六问枕不平)341
望江南(负心人)342
渔歌子(恨狂夫)342
渔歌子(玉郎至)342
临江仙(少年夫婿)343
南歌子(奖美人)343
南歌子(奖美人)343
山花子(难期会)344
南歌子(心自偏)344
泛龙舟(游江乐)344
秋夜长(在他乡)345
秋夜长(远行人)345
浣溪沙(远客思归)345
菩萨蛮(送行人)346
谒金门(上龙门)346
生查子(立功勋)346
生查子(金殿选)347
水调辞(天阙声名)347
郑郎子(对明主)347
菩萨蛮(问龙门)348
浣溪沙(为君王)348
临江仙(时世参差)348
浣溪沙(厌良贤)349
浣溪沙(志不迷)349
浣溪沙(幽境)349
山僧歌(独隐山)349
取性游(岩前笑)四首350
取性游(悟真如)四首350
最上乘(顺水流)四首351
菩萨蛮(却回归)352
望江南(娘子面)352
失调名(织锦纹)352
浣溪沙(开园穿池)353
南歌子(赏春)353
南歌子(消暑)353
定乾坤(修文寰海)354
酒泉子(犯皇宫)354
赞普子(蕃家将)354
菩萨蛮(回鸾辂)355
望江南(敦煌郡)355
浣溪沙(合郡人心)356
菩萨蛮(敦煌将)356
定西蕃(调名本意)356
望江南(龙沙塞)357
望江南(边塞苦)357
献衷心(却西迁)358
谒金门(开于阗)358
菩萨蛮(在三峰)358
菩萨蛮(却回归)359
菩萨蛮(忧邦国)359
望江南(曹公德)359
浣溪沙(献大贤)360
失调名般涉调(贺当家)360
望远行(佐圣朝)360
歌乐还乡(调名本意)361
鹊踏枝(他邦客)361
浣溪沙(不忘恩)361
酒泉子(裴氏晖威)362
南歌子(对尊颜)362
乐世辞(孤雁)362
浣溪沙(海燕)362
望江南(五凉咏月)363
酒泉子(咏马)363
酒泉子(咏剑)363
浣溪沙(是船行)364
失调名(莨菪不归)364
红娘子(秋水似天仙)364
失调名(醉思乡)365
水调辞(无谷还逢谷)365
失调名(断诸恶)365
失调名(见真时)365
失调名(一室空)366
失调名(劝诸人一偈)366
杨柳枝366
谒金门367
谒金门367
临江仙367
失调名(伤蛇曲子)368
失调名(多征使)368
失调名(阵云收)368
失调名(葡萄酒)368
喜秋天(送征衣)369
失调名(曲子吐萌)369
浣溪沙(使风行)369
木兰花(春风斩断我)369
失调名(花落又重开)370
失调名(双泪流)370
失调名(归明王)370
失调名(苏合香)371
失调名(苏合香)371
失调名(母恩长)371
失调名(佛·母同恩)371
失调名(须报恩)372
失调名(阿罗汉)372
失调名(祥花坠)372
失调名(道泰)曲子372
捣练子(孟姜女四首)373
捣练子(孟姜女六首)373
长相思(三不归三首)375
三台“十二月辞”二首375
浣溪沙(问江湖二首)376
西江月(女伴秋江三首)376
虞美人(海棠开二首)377
定风波(伤寒三首)378
失调名(听唱张骞一新歌九首)379
菩萨蛮(归不归二首)380
南歌子(风情问答二首)380
南歌子(长相忆)二首381
苏幕遮(聪明儿二首)381
定风波(儒士定风波二首)382
菩萨蛮(求宦二首)382
献忠心(调名本意二首)383
感皇恩(四海清平四首)384
失调名(当身无敌二首)385
皇帝感(新集《孝经》十八章十八首)385
皇帝感(新合《千文》《皇帝感》辞九首)387
十恩德(报慈母十恩德十首)388
十种缘(父母恩重赞十三首)390
孝顺乐(调名本意十二首)392
求因果(孝义十首)393
求因果(悌让四首)395
求因果(修善十一首)395
求因果(苦学二首)397
求因果(真悟八首)397
求因果(息争十首)398
求因果(二首)399
失调名(送师赞四首)400
行路难(七夕相望八首)400
拨弹关(调名本意二首)402
无如匹(调名本意二首)402
失调名(迷生死四首)403
失调名(禅唱二首)403
失调名(三嘱歌三首)404
还京乐(斫妖魅四首)404
三冬雪(斫妖魅十五首)405
千门化(化三衣七首)407
失调名(出家赞文十首)408
十无常(调名本意十首)409
五更转(七夕相望五首)411
五更转(缘名利七首)412
十二月歌(辽阳寒雁十二首)413
十二月(边使戎衣十二首)415
十二时(咏史十二首)416
五更转(识字五首)417
十二时(发愤勤学十二首)418
十二时(天下传孝十二首)419
百岁篇(丈夫十首)420
百岁篇(女人十首)422
百岁篇(垅上苗十首)423
百岁篇(池上荷十首)424
十二时(劝凡夫十二首)425
十二时(佛性成就十二首)427
十二时(禅门十二首)428
十二时(法体十二首)429
十二时(学道十二首)431
太子十二时432
五更转(假托禅师各转十首)433
五更转(南宗赞五首)435
五更转(无相五首)436
五更转(太子入山修道赞十五首)436
五更转(太子成佛五首)438
十二时(劝学八首)438
十二时(求宦四首)440
五更转(警世二首)440
南宗定邪正五更转441
阿曹婆辞(镇陇西三首)441
斗百草辞(喜去觅草四首)442
何满子辞(长城侠客四首)443
剑器辞(上秦王三首)444
剑器词444
苏幕遮(大唐五台曲子六首寄在《苏莫遮》)444
失调名(发箭到长安)445
失调名(一家归)446
失调名(男儿出外)446
浣溪沙(黄莺)446
失调名(问安)447
失调名(草头霜冷)447
临江仙(大王处分)447
望江南(大丈夫汉)448
失调名(远征行)448
浣溪沙(山头水道)448
失调名(抛我一生)449
浣溪沙(万里迢停)449
失调名(耶娘老)449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450
婆罗门(咏月曲子四首)452
失调名(女人束装)453
春光好(感恩光)453
失调名(忆家乡)453
失调名(绿朵清特花正红)454
失调名(君蓬生来不得了)454
无名氏失调名词二首454
失调名(闻说长安万里)455
失调名(织成锦字)455
别仙子三首455
失调名十七首456
无名氏归去来八首457
无名氏入山学五首458
无名氏山中乐五首459
无名氏出深山五首460
安心难三首460
缁门百岁篇十首461
五更转(维摩五更转五首)462
行路难十首463
悉昙颂八首466
辞娘赞467
散花乐七首468
归去来(出家乐赞)469
归去来(归西方赞)469
水古子三十八首470
儿郎伟(今者时当岁暮)474
儿郎伟(若说开天辟地)475
儿郎伟(驱傩之法)475
儿郎伟(驱傩圣法)475
儿郎伟(驱傩之法)476
儿郎伟(适从远来至宫门)476
儿郎伟(圣人福禄重)477
儿郎伟(咒愿太夫人)477
儿郎伟(适从远来至宫宅)477
儿郎伟二首478
儿郎伟(青阳上元)478
儿郎伟(驱傩岁暮)479
儿郎伟(今夜旧岁未尽)479
儿郎伟(驱傩之法)479
儿郎伟(驱傩是故之常法)480
儿郎伟(盖闻二仪交运)480
儿郎伟(圣人福禄重)481
儿郎伟(万乘之国)481
儿郎伟(王畿之内)482
儿郎伟(夫论四时递运)482
儿郎伟(十道销戈铸戟)482
儿郎伟(天生万物)483
儿郎伟(驱傩之法)483
儿郎伟(玄英斯夜将末)484
儿郎伟(旧年初送玄律)484
儿郎伟(驱傩之法)485
儿郎伟(正月阳春佳节)485
儿郎伟(驱傩古人糟粕)486
儿郎伟(若夫敦煌胜境)486
儿郎伟(凤楼更多巧妙)487
儿郎伟(和尚众人之杰)487
儿郎伟(今因良时吉日)487
儿郎伟(架镂上侵日月)488
儿郎伟三首488
儿郎伟(障车词五首)490
儿郎伟六首491
儿郎伟残文492
第六编 附录493
巴峡鬼夜吟493
原陵老翁吟493
许碏醉吟493
许宣平负薪吟494
许宣平吟494
段穀市中狂吟494
酒肆布衣醉吟495
沙碛女子五原夜吟495
瀵水神月夜吟496
古丈夫与毛女吟496
广陵街道士戏吟497
太白山玄士画地吟497
邻道场人货丹吟497
马拯闻衡山祝融峰僧寺食堂内土偶吟诗497
长安中鬼秋夜吟498
洋州馆亭白衣丈夫吟498
南省北街人吟498
冢中人续郑郊吟499
嵩山小儿吟499
白蘋洲碧衣女子吟499
新林驿女吟示欧阳训499
密陀僧湖城厅吟500
张立本女吟500
虎神吟500
云房先生吟501
君山老父吟501
马植闻堤上白衣吟501
衡州舟子吟502
湘中女子驿楼诵诗502
织锦人吟502
李梦符渔父吟502
伊用昌湖南闯斋吟503
章江书生吟503
富春沙际鬼吟503
九华山白衣丈夫吟504
有神降于郑绎家吟诗504
壶隐仙人吟诗504
龙朔中时人饮酒令505
打令口号505
伶人口号505
招手令505
谷城石人腹谶文506
符凤引谶506
安禄山古谶506
安庆绪将败时谶506
牛僧孺谶507
黄巢将兴之谶507
天复初刘道昌得篆书507
唐末旧谶507
天目山谶508
莆阳古谶508
宋齐丘引南唐开国谶508
广顺末京师谶508
壶公山古谶509
周广顺初江南伏龟山圯石函铁铭509
涟水古冢瓶文509
唐商客王昌瑾得古镜铭510
黄涅槃谶510
陈智广谶511
僧缄示王处厚511
钱处士李氏谶511
上蓝和尚晋汉两代谶511
又报王审知十字谶511
又遗钟传偈512
蜀王氏谶文512
封抱一歇后语512
李涛答弟妇歇后语512
莱儿与小子弟辈相谑语513
王苏苏和李标513
选人嘲高士廉木履513
嘲刘师老514
嘲郑薰514
嘲蒋蟠金丹514
袁州人谑彭伉514
时人为彭会毛炳语515
嘲伛偻人515
蜀选人嘲韩昭515
引用书目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