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太原历史文献辑要 第3册 宋辽金元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太原历史文献辑要 第3册 宋辽金元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478484.jpg)
- 胡建林主编;杨永康分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308361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539页
- 主题词:地方文献-汇编-太原市-宋元时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太原历史文献辑要 第3册 宋辽金元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政治类3
《续资治通鉴长编》3
太祖开宝元年(九六八年)3
太祖开宝二年(九六九年)3
太祖开宝五年(九七二年)3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九七九年)4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零年)4
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九八一年)4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九八二年)5
太宗雍熙三年(九八六年)5
太宗雍熙四年(九八七年)5
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年)6
真宗咸平三年(一零零零年)6
真宗咸平五年(一零零二年)6
真宗景德二年(一零零五年)6
真宗景德二年(一零零五年)6
真宗景德四年(一零零七年)6
真宗景德四年(一零零七年)7
真宗景德四年(一零零七年)7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一零一零年)7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零一一年)7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零一二年)8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零一五年)8
真宗天禧元年(一零一七年)8
真宗天禧二年(一零一八年)8
真宗天禧二年(一零一八年)8
真宗天禧五年(一零二一年)8
仁宗天圣元年(一零二三年)9
仁宗天圣三年(一零二五年)9
仁宗天圣八年(一零三零年)9
仁宗明道二年(一零三三年)9
仁宗景祐元年(一零三四年)9
仁宗宝元元年(一零三八年)9
仁宗宝元二年(一零三九年)10
仁宗宝元二年(一零三九年)10
仁宗康定元年(一零四零年)10
仁宗康定元年(一零四零年)10
仁宗庆历元年(一零四一年)10
仁宗庆历二年(一零四二年)11
仁宗庆历三年(一零四三年)11
仁宗庆历五年(一零四五年)11
仁宗庆历五年(一零四五年)11
仁宗庆历五年(一零四五年)11
仁宗皇祐二年(一零五零年)11
仁宗皇祐五年(一零五三年)12
仁宗皇祐五年(一零五三年)12
仁宗至和元年(一零五四年)12
仁宗至和二年(一零五五年)12
仁宗至和二年(一零五五年)12
仁宗至和二年(一零五五年)13
仁宗嘉祐二年(一零五七年)14
仁宗嘉祐四年(一零五九年)14
仁宗嘉祐六年(一零六一年)14
英宗治平元年(一零六四年)15
神宗熙宁三年(一零七零年)15
神宗熙宁三年(一零七零年)15
神宗熙宁三年(一零七零年)16
神宗熙宁三年(一零七零年)16
神宗熙宁三年(一零七零年)16
神宗熙宁四年(一零七一年)16
神宗熙宁四年(一零七一年)17
神宗熙宁四年(一零七一年)17
神宗熙宁四年(一零七一年)17
神宗熙宁五年(一零七二年)17
神宗熙宁六年(一零七三年)18
神宗熙宁六年(一零七三年)18
神宗熙宁七年(一零七四年)18
神宗熙宁七年(一零七四年)18
神宗熙宁七年(一零七四年)18
神宗熙宁七年(一零七四年)19
神宗熙宁七年(一零七四年)19
神宗熙宁八年(一零七五年)19
神宗熙宁八年(一零七五年)19
神宗熙宁八年(一零七五年)20
神宗熙宁八年(一零七五年)20
神宗熙宁九年(一零七六年)20
神宗熙宁九年(一零七六年)20
神宗熙宁十年(一零七七年)20
神宗熙宁十年(一零七七年)21
神宗熙宁十年(一零七七年)21
神宗元丰元年(一零七八年)21
神宗元丰元年(一零七八年)21
神宗元丰二年(一零七九年)21
神宗元丰四年(一零八一年)22
神宗元丰四年(一零八一年)22
神宗元丰四年(一零八一年)22
神宗元丰五年(一零八二年)22
神宗元丰五年(一零八二年)22
神宗元丰五年(一零八二年)23
神宗元丰五年(一零八二年)23
神宗元丰六年(一零八三年)23
神宗元丰七年(一零八四年)23
神宗元丰八年(一零八五年)24
神宗元丰八年(一零八五年)24
哲宗元祐元年(一零八六年)24
哲宗元祐元年(一零八六年)24
哲宗元祐元年(一零八六年)25
哲宗元祐元年(一零八六年)25
哲宗元祐元年(一零八六年)25
哲宗元祐元年(一零八六年)25
哲宗元祐三年(一零八八年)26
哲宗元祐四年(一零八九年)26
哲宗元祐四年(一零八九年)26
哲宗元祐五年(一零九零年)26
哲宗元祐五年(一零九零年)26
哲宗元祐六年(一零九一年)27
哲宗元祐七年(一零九二年)27
哲宗绍圣四年(一零九七年)27
哲宗绍圣四年(一零九七年)27
哲宗元符元年(一零九八年)28
哲宗元符二年(一零九九年)28
哲宗元符二年(一零九九年)28
哲宗元符二年(一零九九年)28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29
哲宗绍圣四年(一零九七年)29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零零年)29
徽宗崇宁元年(一一零二年)29
徽宗崇宁元年(一一零二年)30
徽宗大观二年(一一零八年)30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年)30
徽宗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年)31
徽宗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年)31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31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32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33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33
《三朝北盟会编》34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五34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九34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35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六36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八36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九40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九40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二41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三43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四43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六43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八44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九45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五47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七49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八49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八49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一50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二50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三51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四51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四53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五53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五54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六54
《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四55
《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六55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56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六56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八58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八59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五十七60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六十九62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八十七62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五65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66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年)66
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年)67
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年)67
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年)67
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年)68
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零年)69
《宋会要辑稿》70
优礼大臣70
臣奏事70
宴享71
杂录71
宴享71
宴享71
宴享71
优礼大臣71
受降72
尊号一72
赐酺72
公用钱72
公用钱73
公用钱73
公用钱73
三公三少73
三公三少73
行在诸司74
宣徽院74
宣徽院74
枢密直学士74
收叙放逐官二74
群牧司75
群牧司75
行府75
节度使75
宣抚使76
判知州府军监76
通判诸州府军监76
判知州府军监76
判知州府军监76
通判诸州府军监77
通判诸州府军监77
幕职官77
牙职77
都钤辖 钤辖78
都钤辖 钤辖78
宫观使78
职田78
久任官78
久任官79
对换官79
省官79
对换官79
避亲嫌79
黜降官一79
黜降官一79
黜降官一80
黜降官二80
黜降官三80
黜降官三80
黜降官三80
黜降官四80
黜降官四80
黜降官四81
黜降官五81
黜降官五81
黜降官六81
黜降官六81
黜降官六82
致仕上82
起复82
罢免上82
禁约82
禁约83
勘狱83
禁约四83
朝仪班序83
门戟83
集议83
勋臣封赠84
勋臣封赠84
勋臣封赠84
宗室外戚 内外臣僚 伪国王外臣等叙封母妻84
求〔遗〕书藏书84
赐及第 赐出身 赐童子出身 赐及第85
悯恤旧族85
特恩除职〔上〕85
礼遣 本书敦遣85
礼遣 本书敦遣85
辽上85
辽上86
辽上86
辽下87
还俗87
节镇升降87
节镇升降87
州县升降废置87
州县升降废置88
州县升降废置88
诸城修改移并88
急递铺88
宁远寨88
筑寨杂录89
边州 府州89
边州 府州89
府州90
丰州90
捕贼90
捕贼二90
归正上90
《宋大诏令集》91
守太师致仕文彦博拜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制91
夏守赟建节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同前91
以榆次县为并州诏91
敕赐昭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知并州庞籍抚谕戒勖诏92
文彦博除河东节度使致仕示谕河东官吏军民敕书92
禁并州故城内居止耕种诏92
文彦博降太子少保致仕制92
保疆诏93
文彦博追复官制93
亲征河东诏93
《文献通考》94
户口考二94
国用考四94
职官考十三94
职官考十五95
职官考十七95
郡丞96
王礼考四96
兵考十二97
四裔考四97
《通制条格》99
《通制条格》卷二99
《通制条格》卷二十七99
《契丹国志》100
关南誓书100
胡峤陷北记100
《西夏书事》102
《西夏书事》卷三102
《西夏书事》卷十九102
《西夏书事》卷二十102
《西夏书事》卷二十八103
《宋史》104
后庙 景灵宫 神御殿 功臣配侑 群臣家庙104
朝仪 班序 百官转对 百官相见 仪制104
祃祭 阅武 受降 献俘 田猎 打球 救日伐鼓105
门戟旌节105
职官七105
职官十二 俸禄制下106
诸臣服下士庶人服106
《辽史》107
仪卫志四107
《金史》108
进士诸科 律科 经童科 制举 武举 试学士院官 司天医学试科108
百官一109
《元史》110
百官一110
百官二110
百官四111
百官五112
百官六113
百官八113
赈恤114
《新元史》115
世祖本纪一115
世祖本纪二115
世祖本纪五115
百官志一116
百官志七116
刑法志下116
《大金吊伐录》117
事目117
回书誓文及差康王少宰出质117
回奏宋主117
报进誓书及乞约束书118
宋少主新立誓书118
宋少主敕太原守臣诏119
回谢书119
宋主回书119
遣计议使副及回谢书120
宋主遣计议使副书120
元帅府与宋三省枢密院事牒121
与南宋书121
元帅府再与宋三省枢密院牒121
左副元帅回书122
书外闻达事件122
左副元帅回书123
宋复遣使告免割三镇书123
宋主书123
《涑水记闻》125
《涑水记闻》卷一125
《独醒杂志》126
《独醒杂志》卷九126
《容斋随笔》127
文臣换武使127
仁宗立嗣127
《老学庵笔记》128
《老学庵笔记》卷四128
《东轩笔录》129
《东轩笔录》卷一129
《文恭集》130
赐定国军节度使知太原府梁适口宣130
《苏学士集》131
并州新修永济桥记131
《华阳集》132
赐知潞州李东之乞西京留台不允诏132
赐判河南府文彦博乞罢使相第一表不允诏132
赐宣徽南院使判太原府欧阳修免恩命允诏132
抚问观文殿学士判太原府吕公弼口宣132
制词132
西京左藏库副使宋有言可庄宅副使制133
西京左蔵库副使苏安静可供备库使制133
陵州团练使武继隆可果州防御使制133
《古灵集》134
与太原韩丞相手书134
《传家集》135
赐新除宣徽南院使特进检校太保判太原府欧阳修辞免恩命不允诏135
《范太史集》136
赐安武军节度使知太原府韩缜进马诏136
抚问太原府代州等路臣寮口宣136
赐安武军节度使河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太原府韩缜再上表并札子奏陈乞致仕不允诏136
《文忠集》137
条列文武官材能札子137
《临川文集》138
职方郎中通判太原府马从先太常少卿制138
《东坡全集》139
顾临直龙图阁河东转运使唐义问河北转运副使139
赐龙图阁学士河东路经略使兼知太原府曾布乞除一闲慢州郡不允诏139
《梁溪集》140
辞免河北河东路宣抚使札子140
亲笔宣谕请行140
乞罢守御使司札子第二札子140
奏知看详秦元图并乞差察视亲事官札子140
论郭仲荀札子141
乞在外宫观札子141
再请宫观札子141
奏知督责张灏札子141
乞待罪札子141
乞差范世雄充判官札子142
辩余堵事札子142
别幅143
论女祸145
刘仲偃大资政哀辞145
《隆平集》146
行幸146
经济类149
《续资治通鉴长编》149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零零九年)149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零一二年)149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零一五年)149
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一零一六年)149
真宗天禧元年(一零一七年)149
仁宗景祐二年(一零三五年)149
仁宗康定元年(一零四零年)149
仁宗至和二年(一零五五年)150
神宗熙宁五年(一零七二年)150
神宗熙宁五年(一零七二年)150
神宗熙宁六年(一零七三年)150
神宗熙宁八年(一零七五年)151
神宗熙宁八年(一零七五年)151
神宗熙宁九年(一零七六年)151
神宗熙宁九年(一零七六年)151
神宗熙宁十年(一零七七年)152
神宗元丰元年(一零七八年)152
神宗元丰元年(一零七八年)152
神宗元丰元年(一零七八年)153
神宗元丰二年(一零七九年)153
神宗元丰七年(一零八四年)153
神宗元丰七年(一零八四年)154
哲宗元祐二年(一零八七年)154
《宋会要辑稿》156
营田杂录156
青苗下156
商税二156
商税四156
酒曲杂录157
盐法五157
盐法157
盐法157
榷易158
市易158
互市159
市籴粮草159
转运159
诸州仓库160
金户部度支/户部160
赈恤灾伤160
恩惠赈恤/居养院 济院 漏泽园等杂录161
赐田杂录161
杂录161
免役161
赈贷161
恤灾162
居养院 安济坊 漏泽园162
逃移162
水利162
《文献通考》164
征榷考三164
《西夏书事》165
《西夏书事》卷十165
《宋史》166
增给 公用钱 给券 职田166
布帛 和籴 漕运167
屯田 常平 义仓167
役法上168
役法下168
会计169
钱币169
盐下 茶上169
商税 市易 均输 互市舶法169
《金史》170
钱币170
盐170
《元史》172
岁课172
盐法172
岁赐173
屯田173
《大元一统志》174
太原路土产174
《新元史》175
太宗本纪175
食货志三175
食货志十二176
《文忠集》177
乞免浮客及下等人户差科札子177
军事类181
《续资治通鉴长编》181
太祖建隆元年(九六零年)181
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年)181
太祖乾德元年(九六三年)181
太祖乾德元年(九六三年)182
太祖乾德三年(九六五年)182
太祖开宝元年(九六八年)182
太祖开宝元年(九六八年)182
太祖开宝元年(九六八年)183
太祖开宝二年(九六九年)183
太祖开宝九年(九七六年)187
太祖开宝九年(九七六年)187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九七九年)187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零年)192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零年)192
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年)193
真宗咸平五年(一零零二年)194
真宗景德二年(一零零五年)194
真宗景德四年(一零零七年)194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零零九年)194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零一五年)194
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一零一六年)194
真宗天禧二年(一零一八年)195
仁宗庆历元年(一零四一年)195
仁宗庆历元年(一零四一年)195
仁宗庆历元年(一零四一年)195
仁宗庆历元年(一零四一年)196
仁宗庆历元年(一零四一年)196
仁宗庆历元年(一零四一年)196
仁宗庆历二年(一零四二年)196
仁宗庆历二年(一零四二年)197
仁宗庆历二年(一零四二年)197
仁宗庆历二年(一零四二年)197
仁宗皇祐五年(一零五三年)197
仁宗嘉祐元年(一零五六年)199
神宗熙宁三年(一零七零年)199
神宗熙宁三年(一零七零年)200
神宗熙宁四年(一零七一年)200
神宗熙宁四年(一零七一年)200
神宗熙宁四年(一零七一年)200
神宗熙宁七年(一零七五年)200
神宗熙宁八年(一零七五年)201
神宗熙宁九年(一零七六年)201
神宗元丰元年(一零七八年)201
神宗元丰元年(一零七八年)202
神宗元丰二年(一零七九年)202
神宗元丰四年(一零八一年)202
神宗元丰四年(一零八一年)203
神宗元丰四年(一零八一年)203
神宗元丰五年(一零八二年)203
神宗元丰五年(一零八二年)203
神宗元丰六年(一零八三年)204
神宗元丰七年(一零八四年)204
神宗元丰七年(一零八四年)204
神宗元丰七年(一零八四年)204
神宗元丰七年(一零八四年)204
神宗元丰七年(一零八四年)205
神宗元丰七年(一零八四年)205
哲宗元祐元年(一零八六年)205
哲宗元祐二年(一零八七年)206
哲宗元祐二年(一零八七年)207
哲宗元祐三年(一零八八年)207
哲宗元祐六年(一零九一年)207
哲宗元祐七年(一零九二年)208
哲宗元祐七年(一零九二年)209
哲宗元祐八年(一零九三年)209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210
英宗治平四年(一零六七年)210
徽宗大观二年(一一零八年)210
徽宗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年)210
徽宗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年)211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212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213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214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215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219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219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219
《三朝北盟会编》220
《三朝北盟会编》卷十九220
《三朝北盟会编》卷十九221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三222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四226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226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227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七228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229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四229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六229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六230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七231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八232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九232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233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一233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四234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六235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七235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八235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二236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七236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三十二236
《宋史》238
禁军238
骑军238
步军239
厢军240
熙宁以后之制骑军240
步军240
步军241
厢兵242
乡兵242
召募之制243
训练之制243
迁补、屯戍之制243
器甲之制244
兵十一244
马政244
《金史》246
兵四246
《元史》247
兵制247
镇戍248
站赤248
鹰房捕猎248
《新元史》249
太祖本纪下249
太宗本纪249
世祖本纪一249
兵志二250
兵志三250
括马250
兵志三251
兵志四252
术赤传253
木华黎传上253
郭宝玉传253
刘伯林传253
何实传253
田雄传254
《大金吊伐录》255
宋主与河北、河东敕255
《大金吊伐录》卷四255
《大金国志》256
太宗文烈皇帝一256
太宗文烈皇帝二260
熙宗孝成皇帝一264
熙宗孝成皇帝三265
宣宗皇帝上265
《东斋记事》266
《东斋记事》卷一266
《涑水记闻》267
《涑水记闻》卷一267
《独醒杂志》268
《独醒杂志》卷七268
《梁溪集》269
戒谕姚古诏书269
论御敌用兵札子269
备边御敌八事270
三乞罢知枢密院事札子271
谢赐《裴度传》札子271
第四札子272
论不可遣罢防秋人兵札子272
第三札子273
奏知种师中在太原府南石桥下寨札子273
奏知种师中已到真定应援太原札子274
奏知姚古节制不明乞差解潜抵替札子274
乞令张灏同折可求节制汾晋人马札子274
再乞令张灏折可求节制札子274
乞立收复忻代赏格札子274
缴进刘韐申状札子275
缴进太原敌寨图札子275
乞按河东地图札子275
乞保明拒守立功等事札子275
奏知令刘韐等度事势进兵札子276
奏知进兵次第札子276
奏知刘韐欲由寿阳进兵札子276
奏知王渊等顾望不进札子276
乞督刘韐进兵札子277
靖康传信录下277
《文忠集》279
论西北事宜札子279
人物类283
《续资治通鉴长编》283
太祖建隆元年(九六零年)283
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年)287
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年)287
太祖乾德四年(九六六年)287
太祖乾德五年(九六七年)287
太祖开宝元年(九六八年)288
太祖开宝三年(九七零年)289
太祖开宝八年(九七四年)289
太祖开宝九年(九七六年)289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年)289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年)290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九七九年)290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零年)290
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年)290
太宗至道二年(九九六年)290
真宗咸平三年(一零零零年)290
真宗咸平六年(一零零三年)291
真宗景德元年(一零零四年)291
真宗景德二年(一零零五年)291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零一二年)291
真宗天禧五年(一零二一年)291
仁宗天圣三年(一零二五年)292
仁宗宝元元年(一零三八年)292
仁宗宝元二年(一零三九年)292
仁宗康定元年(一零四零年)292
仁宗康定元年(一零四零年)292
仁宗庆历元年(一零四一年)292
仁宗庆历二年(一零四二年)293
仁宗庆历三年(一零四三年)294
仁宗庆历八年(一零四八年)294
仁宗皇祐三年(一零五一年)294
仁宗皇祐五年(一零五三年)294
仁宗至和元年(一零五四年)295
仁宗至和二年(一零五五年)296
仁宗嘉祐元年(一五零六年)296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零八年)296
仁宗嘉祐四年(一零五九年)297
仁宗嘉祐四年(一零五九年)297
仁宗嘉祐五年(一零六零年)298
仁宗嘉祐六年(一零六一年)298
神宗熙宁三年(一零七零年)298
神宗熙宁四年(一零七一年)299
神宗熙宁四年(一零七一年)300
神宗熙宁九年(一零七六年)300
神宗熙宁九年(一零七六年)300
神宗元丰四年(一零八一年)301
神宗元丰四年(一零八一年)301
神宗元丰四年(一零八一年)301
哲宗元祐元年(一零八六年)301
哲宗元祐元年(一零八六年)305
哲宗元祐元年(一零八六年)306
哲宗元祐八年(一零九三年)307
哲宗绍圣四年(一零九七年)307
哲宗绍圣四年(一零九七年)308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309
哲宗绍圣四年(一零九七年)309
徽宗大观二年(一一零八年)309
《三朝北盟会编》310
《三朝北盟会编》卷十五310
《三朝北盟会编》卷十九310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四310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七313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314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二315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四316
《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一319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一320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三320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六十八320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九十九321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十八321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十九323
《宋会要辑稿》326
皇子诸王326
皇子诸王326
《宋太宗实录》327
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正月(九八四年)327
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四月(九八四年)327
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五月(九八四年)327
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六月(九八四年)328
宋太祖雍熙五年正月(九八八年)328
《大元一统志》329
宦迹329
《元朝名臣事略》341
太师鲁国忠武王341
中书耶律文正王341
太史郭公341
宣慰张公342
《新元史》343
术赤传343
木华黎传上343
木华黎传上343
察罕传343
哈散纳传343
忒木台传344
肖乃台传344
阔阔不花传344
杨惟中传344
王德真传344
石抹孛迭儿传344
查剌传345
李邦瑞传345
周献臣传345
郝和尚拔都传345
赵瑨传346
袁湘传346
聂珪传347
郭宝玉传347
刘伯林传348
田雄传348
何实传348
忱传348
梁瑛传348
杜丰传349
王玉传349
赛典赤赡思丁传349
秉恕传350
赵良弼传350
郑鼎传350
制宜传351
石抹按只传351
孛罗帖木儿传352
塔海帖木儿传353
嘉传354
程介福传354
程思廉传354
马亨传354
何荣祖传355
张德辉传355
李德辉传356
谢仲温传356
姚天福传356
张天祐传357
王恽传357
王思廉传357
王倚传357
赵天麟传358
潘泽传358
敬俨传358
陈颢传359
王结传359
也速传359
扩廓帖木儿传359
关保传361
刘则礼传361
杨汉英传362
阿合马传362
刘济传363
刘辉传363
攸哈剌拔都传363
王伯颜传364
陈庾传364
薛元传364
同恕传365
白氏传365
王履谦妻齐氏传365
王时妻安氏传365
武管婴传365
《文忠集》366
送王陶序366
《东轩笔录》367
《东轩笔录》卷九367
《归潜志》368
《归潜志》卷二368
《归潜志》卷五368
《苏学士集》369
碑铭唐狄梁公碑369
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知陕州军府事王公墓志铭370
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372
百户赠太尉文肃郑公墓志铭373
右领军卫将军致仕王君墓志铭377
寿安县君王氏墓志铭378
《中州集》379
郝内翰俣379
张代州大节379
赵达夫379
张丞相孝纯379
《遗山集》380
阳曲令周君墓表380
张遵古墓碣铭380
西宁州同知张公之碑381
樊侯寿冢记382
十七史蒙求序382
跋紫微刘尊师山水383
《文潞公集》384
寄太原韩太尉384
举刘庠384
《忠肃集》385
劾吕惠卿385
《东坡全集》386
王大年哀词386
《范太史集》387
梁国郡君王氏墓志铭387
长寿县太君聂氏墓志铭387
《后山集》389
周盘龙389
《鸡肋集》390
续岁时杂咏序390
王勋字重民序390
李听391
《庄靖集》392
故王公辅之墓志铭392
《山右石刻丛编》394
长者龛记394
清和真人石刻394
元好问墓碣394
元裕之题名395
《杨文公谈苑》396
太宗以剑舞惧敌396
郭进396
武行德396
杨业396
崔翰397
刘?欲为降王之长397
党进398
地理类401
《续资治通鉴长编》401
真宗景德元年(一零零四年)401
仁宗嘉祐六年(一零六一年)401
神宗熙宁三年(一零七零年)401
神宗熙宁十年(一零七七年)402
哲宗元祐四年(一零八九年)402
《太平寰宇记》403
河东道一并州403
《元丰九域志》411
河东路411
《舆地广记》412
河东路上412
《河朔访古记》413
《河朔访古记》卷中413
《河朔访古记》卷下413
《宋史》415
京城 京畿路 京东路 京西路415
河北路 河东路415
漳河 滹沱河 御河 塘泺缘边诸水 河北诸水 岷江415
《金史》416
地理下416
河渠416
《元史》418
天文一418
地理一418
《新元史》420
地理志一420
河渠志一421
河渠志三421
《宋史地理志考异》423
总序423
河东路423
《大元一统志》424
太原路424
风俗形势430
古迹431
《新元史》443
历志一443
文化类447
《续资治通鉴长编》447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零零九年)447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零一一年)447
仁宗天圣八年(一零三零年)447
仁宗景祐三年(一零三六年)447
仁宗皇祐五年(一零五三年)447
哲宗元祐元年(一零八六年)447
《宋会要辑稿》448
教坊乐448
教坊乐448
还俗448
还俗448
开坛受戒448
资圣院449
神御殿449
神御殿449
诸祠庙449
诸祠庙450
旌表450
旌表450
《文献通考》451
学校考七451
经籍考五十451
经籍考六十一451
《通制条格》452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七452
《宋史》453
后庙 景灵宫 神御殿 功臣配侑 群臣家庙453
外国丧礼及入吊仪诸臣丧葬等仪453
《宋史》志第七十九乐一454
太庙常享禘袷加上徽号郊前朝享皇后别庙454
诗乐琴律燕乐教坊云韶部钧容直四夷乐454
《大金集礼》455
公主455
笺表455
《东轩笔录》456
《东轩笔录》卷十二456
《梦溪笔谈》457
《梦溪笔谈》卷二十四457
《容斋随笔》458
国初人至诚458
《宋朝事实》459
《宋朝事实》卷六459
《能改斋漫录》461
五世九世同居461
正叔不认侄者罪461
《归潜志》462
太原元好问裕之462
太原高鸣雄飞462
《唐诗鼓吹》463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二首)463
《范文正集》464
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464
《潞公文集》465
太原府统平殿朝拜465
《潞公文集》卷七465
《文忠集》466
送薛水部通判并州466
学书费纸466
《苏学士集》467
送杜密学赴并州467
《安阳集》468
过太原旧城468
并州新修庙学记468
太原诸庙祈雨文469
《古灵集》470
观太原丞相寄惠紫霞园庵新居诗和太素先生470
《传家集》471
送裴中舍(士杰)赴太原幕府471
《忠肃集》472
城北472
《东坡全集》473
凤味砚铭(并叙)473
《后山集》474
学试策问474
《庄靖集》475
重建修真观圣堂记475
《湛然居士集》476
过太原南阳镇题紫微观壁三首476
和太原元大举韵476
太原修夫子庙疏476
《中州集》477
送妹夫之太原477
刘治中涛477
题晋卿王诜图绘477
过太原赠高天益477
太原古城惠明寺塔秋望477
《遗山集》478
太原赠张彦远478
太原478
《遗山集》卷十三478
题学易先生刘斯立诗帖后478
题闲闲书赤壁赋后478
《山右石刻丛编》480
晋祠铭碑阴碑侧题名十六段480
惠明寺舍利塔碑481
李长者祠题刻四段482
晋祠题名483
郭时亮诗483
方山知寿阳县事郭瑗祈雨题名483
昭化禅院帖484
谒无尽居士祠堂诗484
祥异类487
《续资治通鉴长编》487
太宗雍熙三年(九八六年)487
仁宗景祐四年(一零三七年)487
仁宗宝元元年(一零三八年)487
仁宗至和二年(一零五五年)487
仁宗嘉祐四年(一零五九年)488
哲宗绍圣四年(一零九七年)488
哲宗元符二年(一零九九年)488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489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零零年)489
徽宗崇宁元年(一一零二年)489
《宋史》490
水上490
火上490
火下490
土490
《金史》491
五行491
《元史》492
五行一492
五行二494
《新元史》496
成宗本纪下496
五行志上496
五行志中497
五行志下497
食货志十三499
韩林儿传499
本卷辑要书目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