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融与互动 藏彝走廊的民族、历史与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交融与互动 藏彝走廊的民族、历史与文化
  • 石硕,李锦,邹立波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8763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68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686页
  • 主题词:藏族-民族历史-研究-中国;藏族-民族文化-研究-中国;彝族-民族历史-研究-中国;彝族-民族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交融与互动 藏彝走廊的民族、历史与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1

第一节 藏彝走廊:概念与区域1

第二节 藏彝走廊的地理特点与范围12

第三节 藏彝走廊的历史—民族及文化特点19

第四节 关于本书的藏彝走廊研究28

上编 藏彝走廊历史上的民族迁徙与互动43

第一章 藏彝走廊中藏缅语人群的来源43

第一节 藏彝走廊:藏缅语民族迁徙的走廊43

第二节 藏彝走廊的旧石器时代人群45

第三节 藏彝走廊的新石器时代人群48

第四节 藏彝走廊新石器时代人群特点及延续60

第二章 蜀人南迁及与西南夷部落的融合65

第一节 秦灭蜀与蜀人的南迁65

第二节 “巂”:蜀人的祖源符号70

第三节 南迁蜀人与西南夷融合的文化证据75

第三章 夷系人群的流动与南迁79

第一节 与石棺葬分布相对应的夷系人群79

第二节 夷人社会的动荡与石棺葬的衰落84

第三节 从彝语支民族的迁徙传说看夷系人群的南迁86

第四章 羌人的南迁93

第一节 青衣江流域的羌人93

第二节 “氂牛种越巂羌”96

第三节 岷江上游的“羌戈大战”传说98

第四节 隋唐以后岷江上游地区的羌人及其演变103

第五章 吐蕃东扩及唐蕃冲突下藏彝走廊民族格局的变化110

第一节 吐蕃东扩及唐蕃在藏彝走廊的拉锯争夺112

第二节 唐蕃冲突下藏彝走廊的民族互动:以西山诸羌和南诏为例115

第三节 藏彝走廊吐蕃统治区的“蕃化”120

第四节 藏彝走廊原吐蕃控制区“蕃化”的进程124

第五节 吐蕃对南诏的影响128

第六章 彝族北上及与藏彝走廊民族的互动134

第一节 彝族的北上及其发展136

第二节 彝族与藏彝走廊族群的互动142

第七章 蒙古人南下及与藏彝走廊民族的互动160

第一节 宋元时期蒙古人的南下160

第二节 明清时期蒙古人在藏彝走廊的活动165

第三节 蒙古人与藏彝走廊民族的融合174

第八章 明代纳西族的扩张及与藏彝走廊族群的互动188

第一节 纳西族的北向扩张过程188

第二节 纳西族与藏族的互动195

第三节 纳西族与彝族、傈僳族、白族等的互动202

第四节 纳西族与纳系族群207

第五节 藏传佛教向纳西族地区的传播213

第九章 清末民国时期汉人的移入及汉藏互动与交融219

第一节 汉人移入藏彝走廊的过程220

第二节 汉藏之间的利益竞争与互补224

第三节 通婚:汉藏交融的重要途径229

第四节 汉文化对藏族社会的影响235

第五节 藏文化对汉人的影响与汉藏文化交融242

中编 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研究255

第一章 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255

第一节 “北藏”、“南彝”的基本格局257

第二节 关于七大文化区的分区方案261

第二章 藏彝走廊的“历史记忆”292

第一节 藏彝走廊的族源记忆292

第二节 藏彝走廊的洪水神话307

第三章 藏彝走廊的宗教信仰311

第一节 藏彝走廊各文化区宗教信仰之比较311

第二节 藏彝走廊宗教信仰的融合348

第三节 藏彝走廊宗教的主要特点357

第四章 藏彝走廊的丧葬360

第一节 丧葬方式与丧葬程序的异同360

第二节 开路、送魂与超荐(送灵)365

第五章 藏彝走廊的社会组织375

第一节 藏彝走廊的传统社会375

第二节 藏彝走廊的婚姻家庭类型385

第三节 藏彝走廊社会组织的特点388

第六章 藏彝走廊的语言与文字393

第一节 藏彝走廊的语言与分布393

第二节 藏彝走廊语言的初步分析398

第三节 藏彝走廊语言的独特现象408

第四节 藏彝走廊的文字415

第七章 藏彝走廊的生产方式及饮食418

第一节 藏彝走廊的生产方式418

第二节 藏彝走廊的农作物及饮食结构422

第八章 藏彝走廊的物质文化生活430

第一节 藏彝走廊的传统手工艺430

第二节 藏彝走廊的房屋建筑432

第三节 藏彝走廊的服饰435

结语 对藏彝走廊民族与文化现象的几点认识438

下编 田野个案研究:藏彝走廊的族群互动与文化交融447

第一章 文化符号与藏彝走廊的多族群共生现象——对四川省九龙县的田野调查447

第一节 九龙县各民族及族群448

第二节 各调查点的基本文化特征452

第三节 文化符号与多民族共生现象473

第二章 岷江上游藏羌结合带藏羌互动与族群认同研究——四川省松潘县热务沟田野个案507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族群分布508

第二节 藏、羌民族的互动510

第三节 藏、羌族间的认同与区分519

第三章 房名与传统社会结构的开放性——以四川省宝兴县硗碛藏族乡为中心的田野调查533

第一节 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基本情况535

第二节 房名的特征556

第三节 房名与族群互动572

第四章 藏彝走廊的回、藏互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三坝乡安南村个案583

第一节 安南村的回族585

第二节 安南村的语言特征587

第三节 回、藏通婚589

第四节 经济交往591

第五节 习俗渗透592

第六节 文化交往593

第五章 制度变革、经济互惠与文化互补——对四川省九龙县、冕宁县安宁河谷、汶川县萝卜寨的田野调查595

第一节 制度变革与藏彝走廊人群迁移595

第二节 经济互惠与族际互动608

第三节 多元信仰与文化互补630

后记6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