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技术时代私人复制的困境与出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技术时代私人复制的困境与出路
  • 孙英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2920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著作权-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技术时代私人复制的困境与出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0.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1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2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7

0.4 文献的查阅范围10

0.5 难点与创新点10

第1章 私人复制问题概述13

1.1 复制权在著作权中的地位13

1.1.1 复制的定义13

1.1.2 复制权在著作权中的地位16

1.2 对私人复制的界定18

1.2.1 私人复制与相关概念的区分18

1.2.2 私人复制的定义20

1.2.3 对私人复制外延的界定21

1.3 规范数字时代私人复制的意义24

1.3.1 数字时代的到来对著作权领域的影响24

1.3.2 私人复制泛滥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27

第2章 对私人复制的历史分析30

2.1 口头传播时期的复制32

2.2 手工抄写时代的私人复制34

2.2.1 技术限制:复制的天然屏障36

2.2.2 手工复制:抄写与创作的合一37

2.2.3 人数有限:缺乏经济意义38

2.3 印刷技术时代的私人复制39

2.3.1 盗版:印刷时代的新问题40

2.3.2 著作权:出版商的守护神41

2.3.3 私人复制:放任也无妨44

第3章 私人复制对著作权制度的冲击——以美国为例46

3.1 静电复印技术:私人复制问题初露端倪47

3.1.1 施乐复印机案47

3.1.2 该案的影响及评价48

3.2 录音录像技术:私人复制争议的开始50

3.2.1 索尼案51

3.2.2 该案的影响及评价52

3.3 有形载体上的数字内容:数字时代私人复制问题的征兆55

3.3.1 数字录音机的出现55

3.3.2 1992年《家庭录音法》55

3.3.3 对1992年《家庭录音法》的评价57

3.4 P2P技术:私人复制的合法性危机58

3.4.1 Napster案:帮助侵权责任的建立59

3.4.2 Grokster案:引诱侵权责任的建立61

3.4.3 对P2P软件的全球行动:刑事责任的开启63

3.4.4 上述案件的影响及评价67

第4章 数字技术下私人复制的利益结构分析——以中国台湾地区流行音乐产业为例70

4.1 中国台湾地区流行音乐产业的产销模式71

4.2 数字技术对流行音乐产业的影响73

4.2.1 产销成本与利益的重新分配74

4.2.2 原有商业模式的改变75

4.2.3 消费者和音乐创作者自主性的增强77

4.3 流行音乐产业衰退的原因79

4.3.1 网络的去中心化和阶层的特性79

4.3.2 流行音乐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80

4.3.3 传统的共享观念81

4.4 流行音乐产业的未来发展82

4.4.1 新的营利方式的开拓82

4.4.2 著作权法的相应调整83

4.4.3 著作权补偿金的引进84

第5章 私人复制争议产生的原因和实质86

5.1 突飞猛进的经济与技术86

5.1.1 不断升级的私人复制技术86

5.1.2 不断上升的对作品的社会需求88

5.1.3 机械复制:由作品到商品88

5.2 捉襟见肘的著作权法90

5.2.1 传统著作权法对私人复制合法性的承认90

5.2.2 法律对复制的失控90

5.3 技术与法律的关系92

5.4 道德对私人复制的漠视94

5.5 私人复制纷争的实质96

5.5.1 知识产品生产上的个体性与消费上的公共性97

5.5.2 私人复制中人数和复杂性的影响98

5.5.3 好莱坞与硅谷:两个产业之间的角力100

第6章 有关私人复制的理论和立法实践103

6.1 对私人复制进行规范的理论基础103

6.1.1 市场失灵理论103

6.1.2 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105

6.1.3 隐私权理论107

6.1.4 创造性使用和消费性使用108

6.1.5 合理使用原则109

6.2 私人复制的观点争锋115

6.2.1 私人复制侵权论115

6.2.2 合理使用说117

6.2.3 适用补偿金说119

6.3 对私人复制的立法规制119

6.3.1 国际条约120

6.3.2 国内立法128

6.3.3 我国关于私人复制的规定136

第7章 数字技术下私人复制问题的解决139

7.1 解决私人复制问题的几种设想139

7.1.1 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进行改革139

7.1.2 重建知识产权制度141

7.1.3 第三条道路:共享运动142

7.1.4 公共部门供给144

7.2 构建数字技术时代著作权保护制度的构想145

7.2.1 重申利益平衡原则146

7.2.2 私人复制困境的出口一:以技术制约技术147

7.2.3 私人复制困境的出口二:建立著作权补偿金制度164

7.3 创新商业模式:抑制盗版的第一道防线179

知识产权的反思183

参考文献186

后记1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