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景志著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5665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蒙古族-民族舞蹈-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本书的成因1
第二节 舞蹈的基本概念2
第三节 研究的缘起10
第四节 框架与结构14
第五节 研究的对象与范畴16
第六节 研究的基础材料21
第七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24
第八节 研究的目的30
第九节 各编、章、节概说31
第一编 中国北方原始社会舞蹈37
第一章 综述37
第二章 舞蹈与神话的文化阐释42
第一节 概述42
第二节 蚩尤戏(舞)探究45
第三节 夸父逐日的磅礴律动47
第四节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长在48
第三章 舞蹈与陶器的文化阐释51
第一节 概述51
第二节 舞蹈文物51
第四章 舞蹈与草原石雕人像的文化阐释55
第一节 概述55
第二节 母系社会女性神灵崇拜舞蹈57
第三节 游牧民族尚武精神的艺术体现58
第四节 静态美与动态美的相得益彰59
第五章 连臂舞与环形舞的文化阐释61
第一节 概述61
第二节 有关连臂舞与环形舞起源的学说63
第三节 有关连臂舞与环形舞的文献资料71
第四节 有关连臂舞与环形舞的民族学资料73
第六章 舞蹈岩画的文化阐释75
第一节 概述75
第二节 舞蹈与狩猎79
第三节 舞蹈的全民性与愉悦性83
第四节 舞蹈与动物崇拜和幻想巫术88
第五节 舞蹈与实战演习操练94
第六节 舞蹈与人类生命繁衍100
第七节 舞蹈与生殖崇拜和生殖巫术110
第八节 生殖崇拜舞蹈的直白性与隐喻性表现118
第九节 原始舞蹈的美学探索124
第二编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145
第一章 综述145
第二章 匈奴乐舞的文化阐释154
第一节 概述154
第二节 乐舞相和157
第三节 摩诃兜勒163
第四节 鼓乐雄风167
第五节 胡舞索骥168
第六节 舞蹈文物173
第七节 昭君出塞175
第八节 胡笳十八拍179
第九节 舞蹈与狼图腾崇拜和长生天信仰181
第十节 舞蹈与习俗民风188
第三章 鲜卑、乌桓乐舞的文化阐释191
第一节 概述191
第二节 舞蹈文物193
第三节 舞蹈与金步摇冠197
第四节 舞蹈与习俗民风202
第四章 北魏乐舞的文化阐释204
第一节 概述204
第二节 重俗轻雅之风205
第三节 虏歌与汉歌207
第四节 真人代歌208
第五节 北魏佛教乐舞209
第五章 敕勒乐舞的文化阐释213
第一节 概述213
第二节 舞蹈与习俗民风214
第三节 千古绝唱敕勒歌215
第六章 契丹乐舞的文化阐释217
第一节 概述217
第二节 乐舞文物218
第三节 舞蹈与习俗民风227
第四节 辽代佛教乐舞228
第五节 辽代宫廷乐舞229
第三编 中国蒙古族舞蹈233
第一章 综述233
第二章 蒙元时期的舞蹈文化阐释238
第一节 概述238
第二节 草原风情的民间舞蹈241
第三节 踏跺而舞的表现与特征245
第四节 拍手而舞的表现与特征248
第五节 绕树而舞的表现与特征249
第三章 萨满舞蹈的文化阐释251
第一节 概述251
第二节 萨满舞蹈的社会功能与审美属性256
第三节 萨满舞蹈的表现与特征259
第四节 法帽、法衣、法器的功能作用264
第五节 法鼓的渊薮与功能265
第六节 行博舞蹈的表演程式269
第七节 耍鼓舞的表现与特征269
第八节 拟兽舞的表现与特征270
第九节 莱青舞的表现与特征271
第十节 查干额勒舞的表现与特征272
第十一节 萨满舞的近现代境况273
第四章 元代宫廷乐舞的文化阐释276
第一节 概述276
第二节 宫廷礼仪中的队舞与字舞277
第三节 游皇城中的佛事乐舞活动278
第四节 质孙宴中的乐舞活动278
第五节 开国大曲白翎雀280
第六节 白沙细乐的生成与流变283
第七节 佛教舞蹈十六天魔285
第八节 道教舞蹈昂鸾缩鹤288
第九节 逸韵清姿八展舞289
第十节 元杂剧中的倒喇舞289
第五章 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舞蹈文化阐释292
第一节 概述292
第二节 舞蹈与习俗民风296
第三节 浩德格沁的表现与特征299
第四节 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现与特征302
第五节 刚托拉嘎的表现与特征303
第六节 尚石毛都的表现与特征305
第七节 孛儿吉纳的表现与特征306
第八节 达力根巴雅尔的表现与特征308
第九节 游戏类舞蹈的表现与特征309
第十节 祭敖包中的歌舞活动311
第十一节 那达慕中的歌舞活动312
第六章 安代歌舞的文化阐释318
第一节 概述318
第二节 安代的称谓319
第三节 安代的传说320
第四节 传统安代的表演程式323
第五节 安代的现代境况327
第七章 民间宴乐舞蹈的文化阐释329
第一节 概述329
第二节 盅碗舞的表现与特征330
第三节 珠岚舞的表现与特征332
第四节 筷子舞的表现与特征334
第八章 藏传佛教舞蹈的文化阐释337
第一节 概述337
第二节 查玛源流考338
第三节 查玛的神话传说341
第四节 查玛的传入与嬗变343
第五节 查玛的人物演绎344
第六节 查玛的内容与情节346
第七节 查玛的表演形式与手法347
第八节 查玛面具、服饰、道具的功能作用349
第九节 查玛音乐352
第十节 查玛的表现与特征353
第十一节 米拉查玛的表现与特征354
第十二节 娜若·卡吉德玛的表现与特征356
第十三节 查玛的近现代境况358
第九章 蒙古族部落舞蹈的文化阐释361
第一节 概述361
第二节 新疆蒙古族部落舞蹈365
第三节 甘肃蒙古族部落舞蹈378
第四节 青海蒙古族部落舞蹈380
第五节 云南蒙古族舞蹈382
第六节 内蒙古蒙古族部落舞蹈389
第十章 蒙古族艺术舞蹈六十年回顾400
第一节 概述400
第二节 创业期(1946至1949)403
第三节 成长期(1950至1965)411
第四节 衰落期(1966至1976)417
第五节 发展期(1977至2007)419
第六节 舞蹈创作与表演423
第七节 舞蹈教育与人才培养432
第八节 舞蹈理论建设与研究成果434
第九节 蒙古族舞蹈的文学性划分436
第十节 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438
第十一节 蒙古族舞蹈的浪漫性与象征性439
第十二节 蒙古族舞蹈的三个审美要素441
第十三节 精品可品446
第十四节 创作与创新453
第十五节 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455
第十六节 关于促进当代蒙古族舞蹈发展的几点思考459
结语464
主要参考书目469
后记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