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对话公元 中国感光工业巨星远去的背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对话公元 中国感光工业巨星远去的背影
  • 谢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ISBN:978751220641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摄影-感光材料-工业企业-史料-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对话公元 中国感光工业巨星远去的背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口述历史:不再让中国摄影感光史失忆1

公元——写在中国摄影史上的一页2

投射在历史幕墙上的“公元”4

公元与狭小的生存空间5

第一部 历史的主角10

第一章 中国感光工业之父——林希之10

一、开创新纪元的“公元”10

二、林希之的传奇人生14

1、颠簸求学路14

2、束装回潮汕18

3、新中国第一张照相纸诞生22

4、林传真眼中的父亲23

5、林希之过着简朴生活29

6、一家人与公元的不解之缘31

7、兄弟姐妹四人名字与感光有关联31

8、林传真用“舌头”学化学32

9、摄影发烧友35

10、林希之旧居36

11、我为父亲而自豪37

第二章 生命换来“半壁江山”38

一、“公元成就以林希之生命为代价”——林传骓39

二、陶铸“二顾茅庐”40

三、破釜沉舟卖大宅,公私合营分红利43

四、“五七干校”历艰辛,降级当个记账员45

五、公元——中国感光半壁江山47

1、鼎盛时期47

2、税利大户51

3、嫁人要嫁公元人51

4、林传骓撰写《回忆录》54

第三章 印刷制版胶片的开拓者——陈英伟61

一、有所创造,才有所发展61

二、没有“裤头方”,只有靠科学63

三、协作大会战,挑战伊士曼64

四、诉说当年,感慨万千66

五、与林希之同一屋檐下72

六、推行公私合营,利润“四马分肥”75

七、无法阻止盲目引进,留下最大遗憾77

八、国内行业翘楚,直着腰杆做人80

九、摄影兴趣不减,丰富自己生活81

第四章 技术质量把关人——李景熙84

一、从技术人才转型高层管理84

二、严格执行制度,确保生产可控性88

三、开设感光专科学校,培训员工技能91

四、当林希之的助理,同样从学徒做起93

五、重视加工过程控制95

六、自行设计加工生产线97

第五章 “末代皇帝”——谢郭汉101

一、一辈子都“卖”给公元了102

二、“柯达”收购“公元”,柳暗花明又一村103

三、四个问题扼制着公元的生命104

四、公元易主实为起死回生决策111

第六章 中科院研究员林应锐先生谈林希之118

一、我与林希之一起长大119

二、我们自制设备和生活用品121

三、希之说汕头是是非之地千万不能回来123

四、林希之不但动手能力强还很聪明125

五、他工作特认真但生活很糊涂128

六、公元衰落是因缺少敬业精神和后继无人130

七、林希之的大哥也是得力助手131

八、我们家兄弟姐妹故事多132

九、我哥和公元创办人的故事135

十、我曾用公元彩色负片照片136

十一、我行动不便也不妨碍我拍照137

第七章 从班长到厂长的钟钦成140

一、进厂20天后就当上了班长141

二、厂里的主要车间我都工作过142

三、从生产组长到厂长144

四、这是一个历史过程无法论成败145

五、走马上任华能电厂干部148

六、无论干部还是职工我都一视同仁149

七、我们的技术还支援一胶、保定、乐凯150

八、我在公元工作了34年152

九、公元比较重视发展企业文化152

十、钟厂长盘点公元的人事变动153

第二部 是是非非“踩”色线159

第一章 “公元”与“柯达”合作机缘159

一、费尽心机促进公元与柯达合作(1994-1998.6)159

二、柯达精益生产理念(1998.6 -2005.5 )161

第二章 走马上任于非常时期——周志华164

1、“谁不听话就调走谁”164

2、彩色线上马,势在必行165

3、新官上任要烧的“三把火”167

4、企业需要现代化管理理念167

5、问题在于国家宏观调控失误168

6、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169

7、美元贬值日元升值惹的祸170

8、谈判缺乏经验被忽悠171

9、生产线很先进但产品却出问题174

10、硬件软件受制于日本177

11、公元厂机构变化多端178

12、既有家族矛盾,又有班派矛盾179

13、我是“十八棚头做到透”180

14、晚睡晚起与网站有约181

第三章 经历黑白与彩色“两道”的乐凯副总经理——陈永秋183

1、彩色线:公元、富士和柯达的结晶184

2、“柯达时期”:公元一大亮点187

3、18个月设备保全,让富士人惊呆了190

4、稳住人才,创办第三产业190

5、数码问世对传统胶卷的冲击192

6、公元与柯达的“蜜月期”193

7、与柯达合作前的“黑匣子计划”195

8、公元—柯达—乐凯,公元人身份的不断转变196

9、柯达人为公元人带来新理念198

10、我从没想过跳槽202

11、柯达走了,留下了“精益生产管理模式”204

第四章 集公元、柯达、乐凯“三点一线”的副总工程师——周志坚207

1、被动接受社会大环境变化208

2、停产18个月,彩色线设备状况良好208

第五章 感光材料专业科班出身——吴建新211

1、专门工艺装备研究,学以致用212

2、柯达注重管理和文化培训214

3、公元、柯达、乐凯大迁徙216

4、坚持生产到全世界最后一张纸220

5、以人为本是柯达管理最根本的理念221

6、要适应从国家干部到聘用制的落差223

7、对公元黑白胶卷依然情有独钟224

8、与神秘涂布车间零距离225

第三部 社会的变迁229

第一章 用国产相纸印出第一张相片的人——韩志光229

1、一生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232

2、韩志光的摄影历程234

3、韩老一家有12个公元人239

4、最小的儿子继承父业242

第二章 三十八年见证公元辉煌时期——舒悦昌245

1、人在家中,心在公元246

2、身兼数职,肩负重任247

3、质量优势,产品齐全249

4、老年大学,一读十年250

5、对手如林,竞争激烈250

6、有质有量,产品畅销251

7、供不应求,注重售后252

8、璀璨公元,引为自豪253

9、附:舒悦昌副厂长在公元厂从事经济工作回顾255

一、增强市场观念,努力开拓市场255

二、加强成本管理,逐步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255

三、正确决策,合理经营,消化不利因素256

四、发展横向联合,促使企业向开放型、外向型迈进257

第三章 工作细致严谨的副书记——许镇明259

1、心系员工,工作细致259

2、公元产业,如数家珍263

3、饮茶聊天,平易近人268

4、知足常乐,享受生活270

5、陶铸当年,爱才惜才273

第四章 公元和艺坛的“怪才”——吴德水276

1、设计公元产品外包装无数277

2、一夜之间决定“跳海”经商280

3、照相馆橱窗美女照牵良缘281

第五章 黄坤伟看公元的“三错”283

一、从“技术学徒”到“政治学徒”283

二、公元没落在于“三错”286

三、我们的技术和管理有几十年的差距287

四、曾经销售规模十分庞大288

五、厂里领导层变换频繁290

六、每个人心中都牵挂着公元292

第六章 一家5口历经公元三“朝代”——邓忠庭295

1、老公元人对“公元”二字心存敬畏295

2、公元人体会“脚踏实地”297

3、爱上摄影“不归路”300

第七章 一个与国外客户打交道最多的人——姚贵城301

1、公元在“科隆博览会”占有一席之地302

2、汇率变化和原材料受制是转型主要原因306

3、以前是半个“番客”,现在是“败家老公”307

4、印尼摄影小摊贩用公元黑白材料310

5、当时中国市场一条彩色生产线就够了311

第八章 “老公元厂”旧址的守望者——陈业兴316

1、公元人引以为豪的创业“圣地”316

2、我一直住我爸这幢公元老房子318

第九章 与公元共成长的女工陈绍卿和张玉珠320

一、从初建厂到退休321

二、我在公元厂工作很开心325

三、厂里的老领导都很好326

四、厂里的姻缘与后一代成长328

五、公元曾经有不错的待遇331

六、我的岗位是土地换来的333

第十章 工作于斯家住于斯——红毛嫲338

1、在这老公元厂工作直到退休338

2、从“米行街”到“公元厂”再到宿舍340

3、我享受到过公元最辉煌的时代341

第十一章 老牌凉果PK老牌公元——何利东、徐旦妮夫妇343

1、一边做生意一边上班维持生计344

2、以前整天拍照,自己冲洗放大344

3、从22元到200多元345

第十二章 公元胶片和相纸与本土照相馆相依并存348

一、公元与汕头“老字号”照相馆——青春照相馆348

二、图说与时俱进的“老字号”照相馆349

第十三章 历史选择公元又抛弃公元351

一、公元的辉煌年代352

1、弘扬发展民族工业的精神把公元大踏步推进352

2、经济效益突出,成为汕头市的经济支柱352

3、带动周边小厂,解决大批闲散劳力,社会效益大353

二、公元没落时期353

1、技术人员的流失,技术力量削弱,缺乏领军人物353

2、安于现状,固步自封,质量被同行赶超,人员增加品种却在减少354

3、千呼万唤等来的彩色线,却成为一代巨人的灭顶之灾354

第十四章 对汕头“公元”兴衰原因的梳理与思考357

1、投资彩色胶片生产线时机错位,错估汇率变动和核心技术被日方控制357

2、进口感光产品对我国民族感光工业的冲击和行业转型与股份制的出现358

3、数码技术的问世,公元难以适应科技变革的要求而被历史所抛弃358

4、政府决策的失误和体制问题造成的“先天不足”359

5、技术骨干与工人比例悬殊和技术攻关环节的薄弱359

6、国企与民营的关系面临挑战,二代身份证加速公元黑白胶片的消亡359

7、柯达走了,留下了“精益生产管理模式”360

(一)用公元胶卷拍摄、用公元相纸放大的公元老照片回放361

(二)经典的公元产品黑白摄影作品363

后记367

(一)367

(二)368

(三)368

公元人名单索引370

文献引用371

鸣谢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