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 1921-2011 增订本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 1921-2011 增订本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459102.jpg)
- 顾龙生主编;杨会春执笔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80767862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939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研究-1921~2011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 1921-2011 增订本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7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1966年6月—1976年10月)513
第一节 总体指导思想514
一、关于“阶级斗争为纲”的观点514
二、关于突出“准备打仗”的观点515
三、关于追求“双高”发展的观点516
第二节 经济发展思想519
一、关于产业结构的思想519
二、关于产业组织的思想524
三、关于产业布局的思想526
四、关于综合平衡的思想531
五、关于经济开放的思想533
第三节 经济体制思想536
一、关于经济分配的思想536
二、关于经济整顿的思想537
三、关于经济改革的思想544
8 在徘徊中前进时期的经济思想(1976年10月—1978年12月)549
第一节 恢复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摆脱瘫痪半瘫痪状态550
一、以学大寨、学大庆促进农业、工业和经济建设的思想550
二、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跃进的思想557
三、恢复按劳分配原则的思想560
四、一些“左”的做法、认识和口号保留了下来562
第二节 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思想566
一、恢复经济秩序的思想566
二、关于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569
三、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想571
9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时期的经济思想(1978年12月一1982年9月)574
第一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575
一、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575
二、认真改革经济体制的思想580
三、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的思想585
第二节 调整国民经济590
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确定590
二、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思想596
三、生产的发展必须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结合的思想607
第三节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612
一、建立和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思想612
二、农村流通体制的初步改革617
三、“政社合一”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瓦解620
第四节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的制定623
一、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明确提出623
二、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确定630
三、全部经济工作应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634
四、“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提出640
10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时期的经济思想(1982年9月—1992年春)643
第一节 农村改革的深化644
一、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思想644
二、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思想649
三、坚持不懈地办好乡镇企业的思想655
第二节 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661
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661
二、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的思想666
三、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的思想672
四、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的思想675
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思想677
六、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682
第三节 改革的加快和深化68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的思想686
二、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思想690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思想694
11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经济思想(1992年春—1993年11月)701
第一节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702
一、我国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的思想702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思想708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71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71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提出717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核心问题的思想723
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29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思想733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733
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736
三、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家宏观调控体制738
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新认识741
12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时期的经济思想(1993年11月—2002年10月)746
第一节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的思想747
一、20世纪末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目标已胜利实现747
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使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更加明晰749
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75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754
一、准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75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纲领756
三、世纪之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部署757
第三节 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思想759
一、实现现代化战略部署,关键是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思想759
二、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的思想761
三、两个根本性转变强调从体制创新入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想762
第四节 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的思想764
一、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的思想764
二、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而且也更有条件搞好宏观调控的思想766
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活力的思想768
第五节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思想770
一、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要求的思想770
二、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的思想772
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思想774
第六节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776
一、内地和沿海要顾全和服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776
二、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体现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的思想778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的思想780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时期的经济思想(2002年11月—2003年10月)782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783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783
二、紧紧抓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思想785
三、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787
第二节 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思想793
一、深刻理解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思想793
二、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的思想794
三、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796
第三节 按照“五统筹”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的思想798
一、加快推进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的思想798
二、统筹兼顾的提出,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指导800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想新举措803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及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807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807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想812
三、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思想814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改革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阶段的经济思想(2003年11月—2006年10月)817
第一节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想818
一、加快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思想818
二、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的思想820
三、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思想822
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823
第二节 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824
一、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民心工程和努力形成城镇发展新格局的思想824
二、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的思想825
三、整体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思想826
四、加快农村土地征占用制度改革步伐的思想827
五、统筹推进农村其他各项改革的思想827
第三节 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828
一、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828
二、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的思想830
三、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想830
四、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思想831
五、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833
第四节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思想837
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思想837
二、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思想839
三、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的思想840
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想841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的经济思想(2006年11月—2011年4月)843
第一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844
一、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844
二、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846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851
第二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853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的思想853
二、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思想855
三、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思想857
四、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的思想858
五、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860
六、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思想861
七、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的思想863
第三节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思想865
一、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思想865
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新思想新举措866
三、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的思想868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思想870
第四节 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873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重大战略任务的思想873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主要特点875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878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879
第五节 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思想883
一、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重大战略任务的思想883
二、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的思想885
三、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思想886
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思想888
五、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思想890
第六节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思想892
一、全面认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892
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总体部署894
三、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896
四、建设人才强国的思想898
第七节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思想900
一、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任务的思想901
二、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新思想新举措902
三、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的思想907
第八节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思想910
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910
二、我国文化产业有很大发展空间913
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部署913
第九节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思想916
一、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思想917
二、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919
三、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的思想924
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思想927
第十节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思想930
一、包容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31
二、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思想932
三、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思想933
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的思想935
增订本后记&顾龙生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