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饮食文化史 长江中游地区卷 Volume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史 长江中游地区卷 Volume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 赵荣光主编;谢定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199424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饮食-文化史-长江流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饮食文化史 长江中游地区卷 Volume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长江中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与特征3

一、各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4

二、土壤植被的历史变迁7

三、水系的变迁10

四、自然地理的特征13

第二节 行政建制沿革与人口变迁16

一、行政建制沿革16

二、人口的变迁18

第三节 饮食文化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20

一、饮食文化的萌芽期20

二、饮食文化的开拓期21

三、饮食文化的积累期23

四、饮食文化的成长期25

五、饮食文化的成熟期26

六、饮食文化的繁荣期27

七、饮食文化的变革期28

第二章 史前时期饮食文明之滥觞31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饮食生活32

一、旧石器早期人类的饮食生活32

二、旧石器中晚期人类的饮食生活34

三、原始烹饪技术的产生36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饮食生活37

一、从野生采集到人工栽培作物38

二、从狩猎到人工饲养牲畜41

三、陶器的发明与使用45

第三章 夏商周时期楚地饮食初现风韵51

第一节 食物构成与农业发展52

一、农业生产工具与农耕技术的进步52

二、《楚辞》《诗经》等典籍中的楚地饮食56

第二节 饮食器具的突破性进展67

一、楚风浓郁的精美青铜饮食器具68

二、艳丽华美的楚国漆制饮食器具79

第三节 食物加工、制作技术的进步与楚地贵族饮食82

一、楚人常用的调味料与“五味调和”的理念82

二、食物加工技术的进步和油烹法的诞生85

三、古代“冰箱”及早期的食品保藏法88

四、《楚辞》“二招”中的楚国贵族饮食89

第四节 楚国的饮食风俗92

一、楚人的饮食礼仪92

二、楚人的饮食嗜好93

三、楚人的祭祀饮食习俗94

第四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荆楚饮食特色的形成101

第一节 北人南迁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及经济发展102

第二节 从汉墓出土看食品原料之丰富104

一、马王堆汉墓中的长沙地区食品105

二、云梦睡虎地、凤凰山汉墓中的江汉地区食品108

三、诗文、典籍中的荆楚名肴美馔110

第三节 餐饮器具的新变化111

一、盛极一时的荆楚漆制饮食器具111

二、荆楚陶瓷饮食器具116

第四节 食物加工器具与烹饪技艺的进步120

一、旋转磨的使用与炊、灶具的改进120

二、烹饪技艺的新发展122

第五节 荆楚饮食风尚与食疗养生理论的初步形成124

一、荆楚日常饮食风俗124

二、荆楚岁时节令食俗127

三、食疗养生理论的初步形成132

第五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茶文化及士大夫文化137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与农副产品的加工138

一、土地垦殖与农具的改进138

二、粮食品种的优化与产量的空前增加141

三、果蔬、水产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144

第二节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151

一、名茶辈出产量巨大151

二、茶在饮食生活中的地位152

三、“茶圣”陆羽与《茶经》155

第三节 士大夫与江南“义门”大户的饮食生活160

一、文人辈出与士大夫饮食文化的兴起160

二、士大夫饮食文化的特点162

三、江南“义门”大家族的饮食生活165

第六章 明至清中叶“天下粮仓”的形成与传统食俗的确立169

第一节 长江中游地区农副业生产的辉煌时期170

一、“湖广熟,天下足”170

二、品类繁多的农副产品175

第二节 外来作物的引进对居民饮食的影响178

一、甘薯、玉米引进后成为主粮178

二、长江中游各地区食物结构的变化179

三、辣椒传入对饮食生活的影响181

四、李时珍《本草纲目》的食疗养生思想182

第三节 长江中游地区的饮食风俗及文化特征185

一、岁时节令食俗及文化特征185

二、居家日常饮食与宴客风俗200

三、人生礼仪食俗204

四、祭祀食俗211

第七章 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名店美食繁花似锦215

第一节 多城开埠后食品进出口活跃216

一、湖北汉口开埠后的食品进出口交流217

二、湖南长沙、岳阳开埠后的食品进出口交流218

三、江西九江开埠后的食品进出口交流220

第二节 餐饮业的迅速发展与特色221

一、饭店茶馆的发展与兴衰221

二、各类餐馆的经营特色226

三、烹饪技术特色及服务特色229

四、一批餐饮名店脱颖而出232

第三节 名食名饮争妍斗艳234

一、长江中游各地区饮食文化的鲜明地域特色234

二、鲜美丰富的水产名肴235

三、乡土风味浓郁的畜禽名馔238

四、面点小吃异彩纷呈241

五、一批酒茶成为名品244

六、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宴席奢靡之风兴起247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饮食文化迅速发展249

第一节 居民饮食生活与食物结构250

一、居民饮食生活由简到丰250

二、居民的食物结构与营养254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特色257

一、少数民族的历史及饮食257

二、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特色265

第三节 鄂湘赣菜各领风骚270

一、鲜味为本、兼收并蓄的鄂菜270

二、酸辣为魂,阳刚霸气的湘菜276

三、香辣为魄,刚柔相济的赣菜283

第四节 食品工业与餐饮业的发展284

一、长江中游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284

二、长江中游地区餐饮业的发展286

参考文献293

索引304

后记307

编辑手记3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