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设计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沈澈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27027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艺术-设计-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设计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设计概述2
1.1 设计的内涵2
一、设计的产生2
二、设计的定义2
三、设计的目的5
1.2 设计的基本特征6
一、艺术特征6
二、科技特征7
三、经济性质8
1.3 设计的基本要求8
一、创新要求8
二、功能要求9
三、生态要求9
1.4 设计的类型10
一、视觉传达设计10
二、产品设计16
三、环境设计19
第二章 设计史24
2.1 设计的萌芽时期24
一、旧石器时代24
二、新石器时代25
2.2 手工业时代(上)26
一、两河流域的设计26
二、古希腊设计27
三、古罗马设计28
四、古埃及设计28
五、古代中国设计29
2.3 手工业时代(下)31
一、欧洲设计31
二、伊斯兰设计32
三、中国设计33
四、文艺复兴34
五、巴洛克34
六、罗可可35
2.4 早期工业化时期35
一、新古典主义35
二、浪漫主义36
三、现实主义36
四、工艺美术运动36
五、新艺术运动38
六、芝加哥学派38
2.5 工业社会成熟时期39
一、现代主义39
二、现代主义建筑40
三、包豪斯41
2.6 后工业社会时期42
一、后现代主义42
二、波普风格43
三、行为艺术43
四、高技术风格44
五、解构主义44
六、曼菲斯设计集团45
第三章 设计美学48
3.1 设计美概述48
一、设计美的由来48
二、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48
三、设计美的特征49
四、设计美的范畴52
3.2 中国设计美学观61
一、中国古代普遍的美学观61
二、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62
三、中国古代的审美方法63
3.3 西方设计美学观64
一、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64
二、科技至上的美学观65
三、功能至上的美学观65
第四章 设计文化68
4.1 文化与设计文化68
一、对文化的理解68
二、对设计文化的理解69
三、设计与文化70
4.2 设计与生活方式76
一、生活方式的含义76
二、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76
4.3 设计风格与流派77
一、设计风格的含义77
二、设计风格的形成77
三、设计风格的类型78
四、设计风格的时代性和民族性78
五、设计风格的多样性和一致性80
六、设计流派80
第五章 设计思维84
5.1 设计思维概述84
5.2 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84
一、形象思维84
二、逻辑思维86
三、发散思维86
四、收敛思维86
五、分合思维86
六、逆向思维86
七、联想思维87
八、直觉思维87
九、灵感思维87
十、创造性想象87
5.3 设计创意87
一、设计创意的基本内涵88
二、设计创意的特点88
三、设计创意的原则89
四、从世界设计历史发展看设计创意90
五、设计思维创新91
第六章 设计市场102
6.1 设计与市场102
一、市场制约设计102
二、设计创造市场102
三、把握设计与市场关系的意义103
6.2 设计与消费103
一、消费是对设计的消费103
二、设计以消费为导向104
三、设计激发,引领消费104
6.3 设计与附加价值105
一、高附加值商品的特征105
二、附加价值的来源106
三、设计是提高附加值的有效方式106
四、创造高附加值的产品是设计必备的特质106
6.4 设计与经济管理107
第七章 设计教育110
7.1 西方设计教育110
一、英国皇家艺术学院110
二、美国设计教育113
三、包豪斯设计教育114
四、乌尔姆高等造型学校121
7.2 中国设计教育的历程127
一、设计教育启蒙期127
二、设计教育普及期128
三、设计教育成长期129
7.3 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反思130
一、设计教育现状130
二、中国设计教育体系130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131
第八章 设计师134
8.1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134
8.2 设计师的专业素质137
一、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137
二、自然与社会学知识技能140
三、团队合作能力140
8.3 设计师的社会职责144
8.4 优秀设计师的特质144
一、强烈敏锐的设计感受能力144
二、追根究源的欲望和创作能力144
三、创新能力145
四、深厚广泛的审美鉴赏能力145
五、较强的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145
六、对设计市场的预测能力145
七、成为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145
八、具备全面的专业智能145
第九章 设计批评148
9.1 设计批评概述148
9.2 设计批评的特征148
一、设计批评的对象148
二、设计的批评主体149
三、设计批评主体与设计作品之间的关系149
9.3 设计批评的标准150
一、功能性标准——科技与经济评价151
二、艺术性标准——美学评价152
三、文化性标准——社会评价152
四、设计批评标准的历史性154
9.4 我国设计批评的现状156
一、我国设计批评的现状分析156
二、提高我国设计批评的对策建议157
第十章 设计心理学160
10.1 设计心理学概述160
一、设计心理学基本概念160
二、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者161
三、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163
10.2 消费者164
一、消费者类型164
二、消费者满意度165
三、消费者心理现象167
四、消费行为过程167
第十一章 设计营销与管理170
11.1 设计营销170
一、设计营销研究的对象170
二、设计营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70
三、设计营销研究的方法170
四、设计营销的管理理念170
五、设计营销研究的主要内容170
六、设计营销模式171
11.2 设计管理173
一、设计管理的定义174
二、设计管理的内涵174
三、设计管理的作用175
四、设计管理的主要内容175
五、设计管理的理论体系构架176
六、设计管理与企业经营177
七、设计项目管理178
八、设计团队管理178
九、设计沟通179
11.3 案例分析180
一、设计营销案例180
二、设计管理案例181
第十二章 设计方法184
12.1 设计方法184
一、模糊论方法184
二、控制论方法184
三、系统论方法184
四、突变论方法185
五、优化论方法185
六、对应论方法185
七、寿命论方法185
八、离散论方法186
九、智能论方法186
十、信息论方法186
12.2 设计程序186
一、提出问题186
二、目标定位187
三、资料收集187
四、现状分析187
五、设计创意188
六、设计评估188
七、设计展开190
八、方案审定192
九、设计监督192
十、全程管理192
第十三章 走向未来的设计194
13.1 计算机技术发展对设计的影响194
13.2 设计发展的趋势195
一、设计必将适应科技的变革195
二、设计必将立足于社会文化背景196
三、追求可持续发展是永恒的主题197
13.3 绿色设计197
一、绿色设计的基本概念198
二、绿色设计的特点198
三、绿色设计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199
四、绿色设计的内容与方法200
五、绿色设计的原则202
13.4 非物质设计203
一、什么是非物质设计203
二、非物质设计的产生背景204
三、非物质设计的提出204
四、非物质设计的特征205
五、设计中的非物质体现206
六、非物质设计在中国发展的意义206
参考文献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