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建构模式及其语用机制 汉、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建构模式及其语用机制 汉、英
  • 谢朝群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1356288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应用-心理交往-语言艺术-研究-汉、英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建构模式及其语用机制 汉、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5

1.3 本书结构6

第2章 从礼貌到不礼貌8

2.1 礼貌经典模式8

2.1.1 Robin Lakoff的礼貌规则9

2.1.2 Grice的合作原则9

2.1.3 Leech的礼貌原则10

2.1.4 Brown&Levinson的礼貌模式12

2.1.5 礼貌研究评析13

2.2 不礼貌研究15

2.2.1 不礼貌研究综述15

2.2.2 不礼貌定义17

2.2.3 不礼貌话语研究模式19

2.2.4 不礼貌研究领域26

2.2.5 国内不礼貌研究27

2.2.6 不礼貌和网络交际29

2.3 本章小结30

第3章 微博话语身份分析体系32

3.1 网络交际语言32

3.2 网络语言交际特点34

3.2.1 随意性34

3.2.2 平等性35

3.2.3 虚拟性35

3.3 网络互动交际35

3.4 微博话语身份36

3.4.1 微博36

3.4.2 微博身份37

3.4.3 微博话语身份分析体系39

3.5 本章小结49

第4章 微博互动中的不礼貌与身份建构50

4.1 不礼貌研究51

4.2 身份与身份建构53

4.3 微博互动中不礼貌起承转合及其语用理据55

4.3.1 不礼貌(发展)前期56

4.3.2 不礼貌(发展)中期61

4.3.3 不礼貌(发展)后期67

4.4 本章小结69

第5章 网络新闻评论中的规约化不礼貌程式:语料库分析70

5.1 语料库71

5.1.1 语料库的概念71

5.1.2 语料库的类型72

5.2 语料库语言学72

5.2.1 语料库语言学学科地位73

5.2.2 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范式75

5.2.3 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历史76

5.3 WNCC语料库的建立与总体特征分析78

5.3.1 WNCC语料库的建立78

5.3.2 WNCC语料库的总体特征81

5.4 规约化不礼貌程式分析82

5.4.1 高频词式不礼貌程式83

5.4.2 单音节词式不礼貌程式89

5.4.3 作为强势语的词式不礼貌程式92

5.5 本章小结95

第6章 网络新闻评论中的不礼貌与身份建构97

6.1 身份、面子与不礼貌98

6.1.1 身份视角下的不礼貌研究98

6.1.2 网络交际中的不礼貌研究100

6.2 理论基础102

6.3 研究方法104

6.3.1 研究问题104

6.3.2 语料收集104

6.4 结果与讨论106

6.4.1 不礼貌与负面个体身份的建构107

6.4.2 不礼貌与负面关系身份的建构114

6.4.3 不礼貌与负面集体身份的建构116

6.5 本章小结119

第7章 网络建议与不礼貌120

7.1 网络建议研究综述120

7.2 语料背景124

7.3 网络建议的特征128

7.3.1 匿名性129

7.3.2 共享性130

7.3.3 记录性131

7.3.4 扁平化132

7.4 网络建议的语用策略132

7.4.1 提高建议吸引力策略134

7.4.2 维护面子策略136

7.4.3 建立联系策略137

7.5 网络建议中的不礼貌与身份建构139

7.5.1 语言选择、面子与身份139

7.5.2 网络建议、身份与不礼貌141

7.5.3 身份与不礼貌关联模式143

7.6 本章小结148

第8章 网络群聊中的虚假不礼貌150

8.1 CMC不礼貌研究151

8.2 虚假不礼貌153

8.2.1 何谓虚假不礼貌153

8.2.2 虚假不礼貌到底是礼貌还是不礼貌?154

8.3 CMC虚假不礼貌的研究方法156

8.3.1 后现代路径之话语路径面临的挑战156

8.3.2 后现代路径之互动路径的提出158

8.4 Haugh&Bousfield的虚假不礼貌观159

8.5 玩笑式调侃与玩笑式侮辱的研究框架160

8.5.1 语料和研究背景160

8.5.2 玩笑式调侃160

8.5.3 玩笑式侮辱161

8.5.4 CMC玩笑式调侃与玩笑式侮辱的回应框架162

8.6 语料分析163

8.6.1 玩笑式调侃典型回应模式164

8.6.2 玩笑式侮辱典型回应模式169

8.7 发现与讨论174

8.7.1 发现174

8.7.2 讨论176

8.8 本章小结178

第9章 网络互动交际中的自我180

9.1 理论基础181

9.1.1 关联理论181

9.1.2 拟剧理论和面子理论182

9.2 自我概念的解读184

9.2.1 西方的自我概念184

9.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186

9.3 虚拟自我身份建构的技术前提和心理动因187

9.3.1 技术前提187

9.3.2 虚拟自我身份建构的心理动因189

9.4 现实身份与虚拟身份的构成及其特征192

9.5 虚拟自我身份塑造过程及其本质特征194

9.5.1 虚拟自我身份塑造过程194

9.5.2 虚拟自我的内在本质特征200

9.6 “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相互关系203

9.6.1 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身份的独立与分离203

9.6.2 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交错与结合205

9.7 本章小结206

第10章 结语208

参考文献2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