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议程设置的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议程设置的实证研究
  • 蒋忠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620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议程设置的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在对传播经典理论的检验中推动传播学的发展1

第一节 当代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的问题1

一 系统了解的任务并未完成2

二 对西方传播理论的简单移植和套用的情况较为突出4

三 实证研究方法的缺失7

第二节 选择议程设置作为研究对象的缘由12

一 议程设置理论在西方传播学研究领域中的显赫地位12

二 国内议程设置研究的局限14

三 议程设置理论对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7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19

第四节 两个关键概念的界定和使用的研究方法20

一 两个关键概念的界定20

二 研究方法22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创新22

一 研究意义22

二 研究创新24

第二章 议程设置理论的起源及发展25

第一节 议程设置理论的起源及形成25

一 议程设置的思想缘起25

二 对20世纪20—6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模式的反思31

三 认知心理学的异军突起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冲击34

四 议程设置理论的正式形成36

第二节 传统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39

一 从直接效果论到中介效果论39

二 从“媒介为谁设置议程”到“谁为媒介设置了议程”的发展46

三 从议题议程设置到属性议程设置的发展52

四 议程设置与框架理论之间的纷争59

第三章 网络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所面临的挑战及议程设置研究的进展69

第一节 网络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所面临的挑战69

一 从辐射式传播到网状式传播70

二 从信息接收渠道的有限性到无限性71

三 网络为受众主动表达信息提供了更丰富的平台72

四 网络人际传播倾向的强化72

第二节 国外关于网络议程设置研究的进展综述73

一 媒体议程与网民议程之间的关系研究74

二 网络环境下的媒体间议程设置研究78

三 博客的议程设置研究82

四 结论及问题85

第三节 国内关于网络议程设置研究的进展综述86

一 思辨类的研究文献86

二 实证类的研究文献91

第四章 网络议题议程设置研究95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假设95

一 研究方法95

二 研究假设106

第二节 数据分析及讨论108

一 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的议程设置分析108

二 传统媒体与网民之间的议程设置分析111

三 媒体间的议程设置分析114

四 结论及思考121

第五章 网络属性议程设置研究124

第一节 网络媒体与博客间的属性议程设置研究——以舟曲泥石流事件为例125

一 研究方法126

二 预备分析(议题议程设置效果分析)132

三 网络媒体与博客间的属性议程设置分析139

四 小结及讨论155

第二节 网络媒体与论坛之间的属性议程设置研究——以钱云会事件为例156

一 研究方法158

二 研究假设167

三 预备分析(议题议程设置的效果分析)168

四 网络媒体与论坛之间的属性议程设置分析172

五 结论及思考180

第六章 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185

第一节 研究方法185

一 议程设置敏感度界定185

二 事件的选取187

三 属性议程设置敏感度的测量188

四 影响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敏感度的变量假设193

第二节 人口学变量与利益关联度变量对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193

一 人口学变量对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研究193

二 利益关联度变量对议程设置敏感度的影响研究201

第三节 媒介公信力变量与媒介接触变量对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204

一 媒介公信力变量对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204

二 媒介接触变量对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209

第四节 各变量对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影响的路径模型211

一 模型假设212

二 研究方法213

三 数据分析及讨论215

第七章 网络属性议程设置的属性铺垫效应研究228

第一节 铺垫效应及议程设置铺垫效应的相关研究228

一 铺垫效应228

二 作为议程设置后续效果的铺垫效应230

第二节 网络属性议程设置铺垫效应的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234

一 研究假设的提出234

二 研究方法236

第三节 数据分析及讨论240

一 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与灾后重建认同度的相关性分析240

二 不同媒介报道接触组的受众属性铺垫效应分析244

三 对媒介报道可信度评价不同的组的属性铺垫效应分析251

第八章 结语263

第一节 本书的基本结论263

第二节 提升媒体网络议程设置效果的策略266

第三节 对网络舆论研究的启示268

第四节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269

主要参考文献270

后记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