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地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族地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428715.jpg)
- 潘玉君,伊继东,孙俊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361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49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民族地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华民族的人种结构和民族发展3
第一章 中华民族的人种特征3
第一节 双源的人种结构3
第二节 民族的人种类型5
参考文献8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自在发展10
第一节 中华民族起源的时空格局10
第二节 族群互动与中华民族空间格局的演进17
参考文献24
第三章 中华民族的自觉发展26
第一节 正统观演变与民族认同26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自觉发展28
第三节 新中国对民族发展的认识32
参考文献33
第二篇 民族地理基础与民族空间格局37
第四章 民族的历史地理基础37
第一节 地理环境及其变迁与民族的发展、分布和民族关系37
第二节 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奠定41
第三节 地理环境变迁与中华民族空间格局的演变43
参考文献50
第五章 民族的现代地理基础53
第一节 民族的现代自然地理基础53
第二节 民族的现代人文地理基础57
参考文献63
第六章 民族构成与分布格局65
第一节 民族构成及其变化65
第二节 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68
参考文献77
第七章 民族分布聚居格局78
第一节 民族走廊及其分布格局78
第二节 民族聚居区及其分布格局83
参考文献88
第三篇 人口较多且分布较广民族地理93
第八章 汉族民族地理93
第一节 历史渊源93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94
第三节 语言文字、服饰、民居、饮食、信仰、习俗94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97
第五节 汉族的地域类型100
第六节 汉语方言及汉字101
第七节 地理观念与哲学思想105
参考文献109
第九章 回族民族地理111
第一节 历史渊源111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11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饮食、信仰112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14
参考文献117
第十章 藏族民族地理118
第一节 历史渊源118
第二节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18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饮食、信仰118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20
第五节 支系、语言、服饰和医学123
参考文献127
第十一章 彝族民族地理128
第一节 历史渊源128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28
第三节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饮食、信仰及习俗128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30
第五节 彝族的支系及其语言使用133
参考文献135
第十二章 苗族民族地理136
第一节 历史渊源136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36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136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38
第五节 支系、苗语方言及苗族医学141
参考文献142
第十三章 满族民族地理144
第一节 历史渊源144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44
第三节 语言文字、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145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46
参考文献149
第十四章 壮族民族地理151
第一节 历史渊源151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51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152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53
第五节 支系、语言使用及壮学156
参考文献157
第十五章 蒙古族民族地理159
第一节 历史渊源159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59
第三节 语言文字、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159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61
第五节 支系、语言使用及医学164
参考文献165
第十六章 畲族民族地理166
第一节 历史渊源166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66
第三节 语言、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166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68
参考文献171
第十七章 维吾尔族民族地理172
第一节 历史渊源172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72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172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74
第五节 绿洲与坎儿井177
参考文献178
第十八章 瑶族民族地理180
第一节 历史渊源180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80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180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82
第五节 支系及语言使用185
参考文献186
第十九章 土家族民族地理187
第一节 历史渊源187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87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187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89
参考文献192
第二十章 朝鲜族民族地理193
第一节 历史渊源193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93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193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195
参考文献198
第二十一章 布依族民族地理199
第一节 历史渊源199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199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199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01
参考文献204
第四篇 人口较多而分布较狭民族地理207
第二十二章 哈萨克族民族地理207
第一节 历史渊源207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07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07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09
参考文献212
第二十三章 侗族民族地理213
第一节 历史渊源213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13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13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15
第五节 支系及侗语方言218
参考文献219
第二十四章 傣族民族地理220
第一节 历史渊源220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20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20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22
第五节 支系、傣语方言及服饰区域类型225
参考文献226
第二十五章 白族民族地理228
第一节 历史渊源228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28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29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30
参考文献233
第二十六章 傈僳族民族地理234
第一节 历史渊源234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34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34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36
参考文献239
第二十七章 黎族民族地理240
第一节 历史渊源240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40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40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42
第五节 支系及黎语方言244
参考文献245
第二十八章 哈尼族民族地理246
第一节 历史渊源246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46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46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48
第五节 支系及语言使用251
第六节 哈尼梯田:人地协调共生的历史典范251
参考文献252
第二十九章 仡佬族民族地理254
第一节 历史渊源254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54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54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56
第五节 支系及语言使用259
参考文献260
第三十章 佤族民族地理261
第一节 历史渊源261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61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61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63
第五节 支系及佤语方言266
参考文献266
第三十一章 拉祜族民族地理268
第一节 历史渊源268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68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69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70
参考文献273
第三十二章 东乡族民族地理274
第一节 历史渊源274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74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74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76
参考文献278
第三十三章 水族民族地理280
第一节 历史渊源280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80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80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82
参考文献285
第三十四章 纳西族民族地理286
第一节 历史渊源286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86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87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88
参考文献291
第五篇 人口较少而分布较广民族地理295
第三十五章 高山族民族地理295
第一节 历史渊源295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295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296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297
第五节 民族构成与语言使用300
参考文献301
第三十六章 锡伯族民族地理302
第一节 历史渊源302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02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02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04
参考文献307
第三十七章 塔塔尔族民族地理308
第一节 历史渊源308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08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09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10
参考文献313
第三十八章 俄罗斯族民族地理314
第一节 历史渊源314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14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14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16
参考文献319
第三十九章 达斡尔族民族地理320
第一节 历史渊源320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20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20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22
参考文献325
第四十章 赫哲族民族地理326
第一节 历史渊源326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26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26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28
参考文献331
第四十一章 鄂伦春族民族地理332
第一节 历史渊源332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32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32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34
参考文献337
第四十二章 乌孜别克族民族地理338
第一节 历史渊源338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38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38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39
参考文献342
第四十三章 土族民族地理344
第一节 历史渊源344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44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45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46
参考文献349
第四十四章 鄂温克族民族地理350
第一节 历史渊源350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50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50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52
参考文献355
第四十五章 布朗族民族地理356
第一节 历史渊源356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56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57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58
第五节 支系及布朗语方言360
参考文献361
第四十六章 柯尔克孜族民族地理363
第一节 历史渊源363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63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63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65
参考文献368
第四十七章 羌族民族地理369
第一节 历史渊源369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70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70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71
第五节 羌族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及羌语方言374
参考文献375
第四十八章 景颇族民族地理376
第一节 历史渊源376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76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76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78
第五节 支系及语言使用381
参考文献381
第六篇 人口较少且分布较狭民族地理385
第四十九章 阿昌族民族地理385
第一节 历史渊源385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85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85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87
参考文献390
第五十章 普米族民族地理391
第一节 历史渊源391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91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91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93
参考文献395
第五十一章 德昂族民族地理397
第一节 历史渊源397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397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397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399
参考文献402
第五十二章 松佬族民族地理403
第一节 历史渊源403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03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03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05
参考文献408
第五十三章 毛南族民族地理409
第一节 历史渊源409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09
第三节 语言文字、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09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11
参考文献414
第五十四章 珞巴族民族地理415
第一节 历史渊源415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15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15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17
参考文献420
第五十五章 撒拉族民族地理421
第一节 历史渊源421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21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21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24
参考文献426
第五十六章 怒族民族地理428
第一节 历史渊源428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28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28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30
第五节 支系及怒语方言433
参考文献433
第五十七章 京族民族地理435
第一节 历史渊源435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35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35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37
参考文献440
第五十八章 塔吉克族民族地理441
第一节 历史渊源441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41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41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43
参考文献446
第五十九章 独龙族民族地理447
第一节 历史渊源447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47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47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49
参考文献452
第六十章 裕固族民族地理453
第一节 历史渊源453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53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53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55
参考文献457
第六十一章 门巴族民族地理459
第一节 历史渊源459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59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59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61
参考文献463
第六十二章 保安族民族地理465
第一节 历史渊源465
第二节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65
第三节 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65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66
参考文献469
第六十三章 基诺族民族地理471
第一节 历史渊源471
第二节 人种类型与体质特征471
第三节语言、经济类型、服饰、民居、信仰及习俗471
第四节 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73
参考文献476
第七篇 华侨华人和跨界民族地理479
第六十四章 华侨华人地理479
第一节 华侨华人的涵义、分布演变与源地479
第二节 当代华侨华人空间分布及其特征481
第三节 世界唐人街空间分布格局483
参考文献493
第六十五章 跨界民族地理494
第一节 跨界民族及其类型494
第二节 东北跨界民族497
第三节 北部跨界民族497
第四节 西北跨界民族498
第五节 西南跨界民族501
参考文献505
第八篇 民族地理分区与民族地区发展509
第六十六章 民族地理分区509
第一节 民族地理分区的意义、方法和方案509
第二节 东北民族区511
第三节 北部民族区513
第四节 西北民族区515
第五节 西南民族区517
第六节 中部民族区520
第七节 东南民族区522
参考文献524
第六十七章 民族地区科学发展525
第一节 民族地区概况525
第二节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差距534
第三节 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及其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差距536
第四节 民族地区的发展成本及其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差距537
第五节 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及其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差距540
第六节 民族地区与全国和东部地区发展差距调控的路径542
参考文献543
附录544
附录Ⅰ 中国的语言系属表544
附录Ⅱ中国民族主要术语译名545
附录Ⅲ濒危语言546
附录Ⅳ中国的跨界民族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