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化工通史 行业卷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化工通史 行业卷 上
  • 中国化工博物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19525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化工通史 行业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绪论1

第一节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化学工业(1861—1949年)1

一、洋务运动开创中国近代化学工业1

二、民国时期各种化工生产作坊和小型工厂2

三、民族资本创建大型化学工厂4

四、东北的伪满化学工业5

五、根据地和解放区化工6

第二节 开启新中国化学工业(1949—1956年)8

一、组建国营化工企业,全面恢复生产8

二、苏联援建156个项目中的化工重点工程10

三、工业化道路上第一个五年计划12

第三节 化学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1956—1978年)13

一、化学工业部成立与沿革13

二、“大跃进”中的化学工业及教训16

三、大力生产化肥成为化学工业的首要任务18

四、石油化学工业的弯路21

五、“文革”中化工生产遭到严重破坏23

六、搭建现代化石化工业的框架24

第四节 伟大的历史转折——化学工业开创新局面(1978年—新世纪)26

一、拨乱反正中的调整26

二、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化学工业高速发展27

三、20世纪末中国成为世界化工生产大国35

第五节 科学发展铸造化工强国38

一、中央国有企业变革管理体制打造“国家队”38

二、打破部门分割,生产与流通融合、能源与化工结合39

三、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经营40

四、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做大做强41

五、开发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新的化工基地45

六、化学工业与社会和谐发展48

参考文献49

第一编 主要化工产品行业51

第一章 合成氨工业52

第一节 发展历程52

一、早期5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时期54

三、自力更生发展中型氮肥厂55

四、我国独创的小氮肥企业59

五、大型氮肥厂引进和发展68

六、大型氮肥装置的国产化72

第二节 产业现状75

附1 大事记78

附2 国际背景79

参考文献84

第二章 化肥工业86

第一节 概述86

一、化肥重要作用86

二、化肥简介87

第二节 氮肥88

一、民国时期88

二、品种变化89

三、碳酸氢铵的开发及其作用94

四、氮肥主力军——尿素98

第三节 磷肥103

一、早期情况103

二、技术发展103

三、磷肥工业技术突破和重大发明112

四、“十一五”期间磷酸技术发展116

五、“十一五”期间磷复肥技术发展118

六、磷肥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事件120

七、我国近年来磷肥产量和前10名企业121

第四节 钾肥125

一、中国钾肥工业发展的历史回顾125

二、钾肥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事件129

三、科学技术创新成果131

四、我国钾肥的产量和进口量132

第五节 复混肥料和其他肥料134

一、复混肥料的发展情况134

二、农化服务的发展134

三、其他肥料135

附1 大事记136

附2 国际背景138

参考文献140

第三章 硫酸工业141

第一节 早期的硫酸生产厂141

一、中国最早的铅室法硫酸厂——江南制造局141

二、天津机器局第三厂141

三、江苏药水厂142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硫酸工业142

一、民用硫酸生产兴起142

二、抗日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硫酸工业14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年的硫酸工业147

一、硫酸工业新起点147

二、硫铁矿制酸148

三、其他制酸和余热回收151

四、20世纪80年代我国硫酸工业的状况152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硫酸工业的蓬勃发展152

一、硫铁矿制酸技术和装备水平继续提升153

二、冶炼烟气制酸脱颖而出156

三、硫黄制酸重整旗鼓复出159

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161

五、硫酸生产格局发生显著变化164

附1 大事记165

附2 国际背景170

参考文献176

第四章 纯碱工业177

第一节 天然碱工业177

一、1949年之前17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78

第二节 合成纯碱工业179

一、1949年之前17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82

第三节 世界纯碱生产大国190

第四节 我国纯碱工业技术进步191

一、纯碱工业技术入选中国20世纪重大工程技术成就191

二、当代纯碱工业技术水平193

附1 大事记195

附2 国际背景203

参考文献206

第五章 氯碱工业207

第一节 国内发展历程207

一、概述207

二、产业从无到有208

三、金属阳极的兴起迎来产业壮大新契机211

四、离子膜法电解带动产业迅速崛起214

第二节 氯产品219

一、氯乙烯/聚氯乙烯219

二、盐酸222

三、其他氯产品222

附1 大事记227

附2 国际背景229

参考文献233

第六章 无机盐工业234

第一节 概述234

一、无机盐的范畴234

二、无机盐的早期生产235

第二节 中国无机盐工业发展历程237

一、初创时期(1949年以前)237

二、初步发展(1950—1960年)238

三、体系建立(1961—1980年)239

四、走向世界(1981—2010年)242

第三节 中国无机盐工业的成果245

一、产业布局更趋合理245

二、科技进步推动无机盐行业发展245

三、装备水平与单元设备强度提高247

四、生产规模大型化、现代化248

五、产品结构向专业化、精细化、功能化发展249

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污染情况有很大好转249

七、行业节能减排取得进展250

参考文献251

第七章 农药工业252

第一节 1949年前零星作坊,生产少量农药252

第二节 有机氯农药揭开了化学农药工业的序幕253

第三节 高效农药的开发,农药向多品种发展254

第四节 发展农药加工,提高农药药效256

第五节 结构调整,步入新阶段(1981—2000年)258

第六节 长足发展,实现腾飞259

第七节 我国农药工业取得的成就260

一、持续稳定增长260

二、农药进口大国变为出口大国260

三、产品质量显著提高261

四、新农药创制取得显著成果261

五、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62

六、企业结构改造取得重大进展262

七、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管理263

附1 大事记263

附2 国际背景269

参考文献272

第八章 涂料工业273

第一节 发展历程273

一、中国大漆与桐油谱写了悠久灿烂的古代涂料文明273

二、黎明曙光乍现即隐,萌芽的近代涂料工业惨淡经营275

三、醇酸树脂涂料研制成功,开创国内现代涂料工业新纪元277

四、开发中高档涂料用合成树脂279

第二节 主要涂料品种技术进步283

一、为房地产发展积极配套的建筑涂料283

二、紧追世界水平的工业涂料284

三、国防现代化和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的特种涂料289

四、节能环保,发展低污染型品种293

附1 大事记295

附2 国际背景301

参考文献304

第九章 染料工业306

第一节 我国染料工业的初创306

第二节 1949年后染料工业的恢复309

第三节 染料生产建设蓬勃发展310

第四节 科研机构的建立与人才培养312

第五节 染料工业取得的初步技术成果313

第六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染料工业316

附1 大事记324

附2 国际背景330

参考文献342

第十章 颜料工业343

一、白色颜料343

二、氧化铁系颜料349

三、防锈颜料352

四、高装饰性珠光颜料和金属颜料356

五、色彩鲜艳、着色强的有机颜料357

六、其他颜料360

附1 大事记361

附2 国际背景364

参考文献366

第十一章 有机硅工业368

第一节 发展历程368

一、起步期(20世纪50—70年代)368

二、成长期(20世纪80—90年代)373

三、快速发展期(2000年以来)377

四、2010年状况381

第二节 主要产品382

一、有机硅单体382

二、硅油及二次加工品383

三、硅橡胶384

四、硅树脂386

五、硅烷偶联剂和交联剂387

六、气相法白炭黑388

附1 大事记389

附2 国际背景395

参考文献397

第十二章 有机氟工业398

第一节 有机氟工业发展历程398

一、初创阶段(1950—1979年)398

二、自主开发和成长阶段(1980—1989年)402

三、全面发展阶段(1990—2000年)405

四、迈向世界氟化工大国(2001—2009年)408

五、2010年状况412

第二节 主要产品413

一、无机氟化盐413

二、CFCs、哈龙及其替代品415

三、含氟高分子材料416

四、含氟表面活性剂418

五、氟碳树脂涂料419

六、含氟制品420

七、含氟特种气体及电子化学品423

附1 大事记424

附2 国际背景430

参考文献433

下册435

第十三章 石油化学工业435

第一节 生产技术探索阶段435

一、中国第一个烃裂解制乙烯装置435

二、高桥自行设计建设乙烯装置436

三、兰州引进砂子炉裂解重油制烯烃技术和成套设备437

四、小石油化工兴起与衰落438

五、国内技术建设的中型石油化工装置与石化联合企业439

第二节 建设现代化石化工业阶段441

一、北京年产30万吨乙烯大型工程443

二、四个石油化纤工程445

三、13套大型合成氨装置的建设和投产445

四、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石化引进工程445

第三节 转型做大做强阶段447

一、地方“中型乙烯热”的发烧与退烧447

二、20世纪90年代两大乙烯工程暴露出的问题447

三、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大规模乙烯改造448

四、重组石化企业452

五、跨国石油化工公司进入中国452

六、石油化学工业继续突飞猛进456

附1 大事记459

附2 国际背景465

参考文献469

第十四章 合成树脂工业470

第一节 早期发展的合成树脂——热固性树脂470

一、酚醛树脂470

二、氨基树脂472

三、环氧树脂474

四、20世纪50年代我国合成树脂研发全面铺开475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重点发展的聚氯乙烯树脂475

一、PVC工业发展历史过程475

二、原料路线和技术的“三级跳”477

三、电石PVC项目建设气势如虹的原因479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一跃而起的聚烯烃树脂481

一、聚乙烯树脂的发展481

二、聚丙烯合成树脂488

三、聚苯乙烯合成树脂491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红的ABS树脂和工程树脂493

一、ABS树脂494

二、聚甲醛496

三、聚碳酸酯498

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99

五、聚酰胺和聚酯499

六、聚苯醚501

第五节 特种工程合成树脂研究开发502

一、聚酰亚胺503

二、聚苯硫醚504

三、聚醚醚酮506

四、聚醚砜507

五、聚砜508

第六节 步入新世纪聚氨酯树脂异军突起509

一、发展概况509

二、原料生产情况510

三、制品的生产与消费512

附 国际背景514

参考文献519

第十五章 合成纤维工业521

第一节 我国发展化学纤维生产的客观要求521

第二节 发展人造纤维522

第三节 国内探索合成纤维生产技术524

一、己内酰胺的开发和生产524

二、仿棉纤维维尼纶早期开发525

三、丙烯腈的早期开发工作526

四、聚酯纤维单体的早期开发工作526

五、小型合成纤维纺纶行业527

第四节 走煤化工技术路线发展维纶纤维528

第五节 发展转向石油合成纤维529

第六节 合成纤维单体原料生产与乙烯工程结合531

第七节 聚酯纤维工业崛起532

一、打破上游约束下游,纺纶崛起532

二、聚酯纤维聚合与纺丝装置设备国产化533

三、聚酯纤维技术和装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534

第八节 合成纤维原料工业发展滞后535

第九节 PX事件536

第十节 21世纪合纤工业继续阔步前进538

一、化纤纺织品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538

二、合成纤维进口量迅速下降,出口量逐步增长538

三、国产化生产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应用能力显著提升538

四、合成纤维产品功能、差别化水平提高,产品结构明显改善539

五、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化取得突破540

六、创新能力提高,创新体系逐步形成540

附 国际背景540

参考文献548

第十六章 合成橡胶工业550

第一节 自主开发和全面科技攻关阶段550

一、氯丁橡胶551

二、丁苯橡胶552

三、顺丁橡胶552

四、乙丙橡胶553

五、丁基橡胶554

六、异戊橡胶555

七、丁腈橡胶555

第二节 引进技术与国内开发相结合,合成橡胶工业生产快速增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2000年)555

第三节 台资、外资及民营企业进入产业,合成橡胶高速发展阶段557

第四节 产业现状558

附 国际背景559

参考文献562

第十七章 煤化学工业563

第一节 概述563

第二节 发展历程564

一、传统煤化工行业564

二、新煤气化技术的发展577

三、煤制液体燃料584

四、煤基甲醇产业链——煤制化学品590

附1 大事记594

附2 国际背景595

第十八章 生物化学工业604

第一节 概述604

一、发展阶段604

二、发展概况606

第二节 工业乙醇607

一、工业乙醇的应用607

二、生产原料609

三、我国工业乙醇发展历程610

四、我国工业乙醇发展水平613

第三节 酶制剂615

一、产品概况615

二、我国酶制剂工业发展历程616

三、我国酶制剂技术发展状况617

四、我国酶制剂工业水平619

第四节 柠檬酸621

一、产品概况621

二、我国柠檬酸工业发展历程622

三、我国柠檬酸技术状况623

四、我国柠檬酸工业水平623

第五节 发酵法总溶剂625

一、概况625

二、我国总溶剂发展历程626

三、我国总溶剂工业水平628

第六节 微生物法丙烯酰胺629

一、产品概况629

二、国内发展历史630

三、我国生物化工的成功典范632

第七节 丁二酸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633

一、产品概况633

二、国内发展历程634

第八节 聚乳酸635

一、产品概况635

二、国内发展历程635

第九节 发酵长链二元酸与尼龙工程塑料636

一、产品概况636

二、国内发展历程637

第十节 生物塑料材料637

一、产品概况637

二、我国生物塑料材料发展历程638

第十一节 沼气能源640

一、沼气行业概况640

二、沼气的生产方法640

三、厌氧发酵技术产沼气的发展过程641

四、中国沼气利用发展现状643

第十二节 生物柴油645

一、生物柴油简介645

二、国内生物柴油的发展状况645

附1 大事记647

附2 国际背景649

参考文献662

第二编 化工相关行业667

第十九章 化工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668

一、硫矿与硫资源668

二、磷矿669

三、硼矿670

四、钾盐矿671

五、金红石矿675

六、盐矿676

七、砷矿676

八、明矾石矿与明矾678

九、芒硝矿679

十、天然碱矿680

十一、天青石矿681

十二、重晶石矿683

十三、萤石矿685

十四、化工灰岩矿686

十五、蛇纹岩矿687

十六、硅藻土矿689

十七、膨润土矿691

十八、伊利石黏土矿693

参考文献695

第二十章 煤炭开发简史697

第一节 古代煤炭开发698

第二节 近代煤炭开发699

一、1949年前煤田地质调研简况699

二、1949年后煤炭开发701

第三节 我国煤炭在聚煤时代和地理上的分布707

参考文献708

第二十一章 石油、天然气开发简史709

第一节 古代709

一、发现石油的最早记载及“石油”命名709

二、发现油气苗710

三、石油利用710

四、最早油井711

五、开发最早气田712

六、最早钻探技术713

第二节 近代714

一、我国最早开发的油田及石油工业714

二、大陆最早开发的油田——延长油田716

三、《中美合办油矿条约》签订前后717

四、不迷信洋权威,陕北打出了自喷井718

五、中苏合办独山子油矿718

六、玉门油矿最早的3口井喷油简况719

七、翁文波是我国石油物探事业的奠基人720

八、玉门油矿早期的石油地质调查721

九、黄汲清、杨钟健等调查新疆石油地质721

十、玉门油田的开拓者孙健初722

十一、在四川盆地找油找气的先行者723

十二、坚信陆相地层也能生油的地质学家——潘钟祥724

十三、孙越崎对甘肃油矿局的贡献725

十四、谢家荣坚信中国必有石油725

十五、中国石油公司的创建人——翁文灏726

十六、开发东北的人造石油727

十七、旧中国最大的石油勘查机构728

十八、金开英与中国早期炼油工业729

第三节 当代730

一、中国石油工业的黎明730

二、中央领导与李四光关于我国石油资源的对话731

三、解放军是石油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732

四、石油工业部成立732

五、地质部普委的石油普查733

六、大庆油田的发现734

七、海底石油勘查与开发735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与成就736

附 大事记738

第二十二章 石油炼制工业741

第一节 早期炼油工业741

第二节 天然石油与人造油并举时期742

第三节 大发展时期744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炼油工业新发展748

第五节 现状与发展趋势750

一、炼油能力继续快速增长,向大型化、炼化一体化推进,炼油布局有所调整、优化750

二、大型化、基地化、炼化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集约化程度提高753

三、炼油装置结构不断调整,深加工、精加工、适应能力不断提高753

四、在前一时期触底反弹的基础上中国炼油业全年呈现出高开高走的趋势754

五、油品质量升级换代755

六、替代燃料的发展正在稳步推进756

七、全国炼油投资大幅增长,大型炼油装置建设继续推进756

附1 大事记757

附2 国际背景761

参考文献767

第二十三章 橡胶加工工业769

第一节 1949年之前769

第二节 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成长771

第三节 生产的扩大与发展774

第四节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776

第五节 新世纪橡胶工业780

第六节 到2010年现况783

附1 大事记789

附2 国际背景792

参考文献797

第二十四章 塑料加工工业798

第一节 塑料制品工业的发展799

第二节 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801

一、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成就801

二、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803

三、烟台合成革厂的建设804

四、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804

五、品种的开发与应用范围的扩大809

第二十五章 军事化工工业813

第一节 近代军事化工(1861—1949年)814

一、晚清时期814

二、民国时期81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化工(1949—2010年)823

一、全面恢复化工生产,为国防化工奠定基础823

二、自力更生,艰苦创建国防化工824

三、军民结合,继续前进828

第三节 重水829

一、核反应中重要一员829

二、研发过程830

第四节 推进剂833

一、国际背景834

二、发展历程836

第五节 放射化学和核化学839

第六节 专用化工新材料841

附 国际背景844

参考文献846

第二十六章 特种合成纤维847

第一节 特种合成纤维的总体发展历程848

第二节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849

第三节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851

第四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853

参考文献855

第二十七章 其他化工相关行业856

第一节 硅酸盐行业856

一、先进陶瓷的发展857

二、玻璃859

第二节 冶金行业860

一、钢铁产业860

二、有色金属工业864

第三节 造纸业865

第四节 日用化工868

一、香料868

二、化妆品869

三、洗涤用品871

第五节 食用化工872

一、机械化制盐872

二、制糖业的新面貌874

三、内涵深邃的发酵产业876

后记8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