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浙江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浙江卷
  • 袁行霈,陈进玉主编;吴光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8999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07页
  • 文件大小:272MB
  • 文件页数:660页
  • 主题词:文化史-浙江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浙江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浙江名称的由来与地域概况1

第二节 浙江文化的起源、发展与繁荣4

第三节 浙江文化的近代转型——改革与创新蔚然成风14

第四节 浙江文化的主要特色及其人文精神16

上编26

第一章 源起:上古时期的浙江区域文明26

第一节 河姆渡文化与稻作文明26

第二节 良渚文化与玉器文明33

第三节 越国的崛起及其经济文化特色42

第四节 越族文化习俗48

第二章 成型:汉晋南北朝时期的浙江文化57

第一节 王充与汉晋南朝时期的经学57

第二节 汉晋南朝时期的浙江史学71

第三节 汉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79

第四节 汉晋南北朝时期的书画艺术与著述86

第五节 佛道二教的互动与发展93

第六节 智者大师与天台宗的创立109

第三章 繁荣:隋唐五代时期浙江多元文化的交互发展123

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浙江佛教与道教123

第二节 群星璀璨的诗坛文坛136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画艺术与著述145

第四章 鼎盛:两宋时期的浙江文化和“浙学”的兴起159

第一节 “学统四起”与“浙学”的萌芽159

第二节 南宋浙学的确立及其意义162

第三节 南宋时期的浙江理学171

第四节 繁荣鼎盛的诗词话本182

第五节 宋代院体绘画及其书画创作196

第六节 两宋佛道二教对教外思想的融合与教义创新212

第七节 宋代的文化世家218

第五章 革新:元明时期的浙江文化236

第一节 争奇斗艳的诗歌戏曲小说散文236

第二节 元明书画流派及其艺术成就252

第三节 阳明心学与浙中王学272

第四节 晚明云栖袾宏与蕅益智旭的佛学特色280

第六章 转型:清代的浙江文化288

第一节 回顾总结明代历史的学术成果288

第二节 黄宗羲与清代浙东经史学派292

第三节 “为学”与“为道”的双重变奏306

第四节 熠熠生辉的诗词戏剧创作315

第五节 清代绘画与浙派篆刻329

下编344

第一章 “浙商”的文化特性与传统344

第一节 浙江思想家重视工商的传统344

第二节 浙江民间工商文化传统347

第三节 从“商人”到“商帮”的浙商演进路径353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浙商精神361

第二章 西湖——文化与审美创造的典范375

第一节 承载传统文化的经典375

第二节 漫长的文化演进历程378

第三节 复合性的文化景观386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审美398

第五节 巨大深远的影响405

第三章 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的变迁与文化特色413

第一节 从“百尺渎”到江南运河413

第二节 大运河催生浙江经济跨越式发展416

第三节 大运河浙江段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421

第四章 藏书与刻书:浙江文化史上的两大亮点426

第一节 历史悠久的浙江藏书事业426

第二节 源远流长的浙江雕版印刷事业437

第五章 浙江青瓷与文化创新448

第一节 千峰翠色——名窑奇葩448

第二节 青瓷与文化时尚460

第三节 浙江青瓷的外销与制瓷技术传播469

第六章 富有文化韵味的地域名产476

第一节 浙江丝绸476

第二节 绿茶之都两浙茶话495

第三节 越地无处不酒香——绍兴黄酒文化513

第七章 浙江的民俗风情533

第一节 浙江的地域特征与民俗文化的主要特点533

第二节 农作礼俗与岁时习俗535

第三节 饮食、婚丧和娱乐风俗547

第四节 宗教与民间信仰569

主要参考文献587

索引591

后记602

跋&陈进玉6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