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思光韦斋诗存述解新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劳思光韦斋诗存述解新编
  • 劳思光著;王隆升主编;王隆升,林碧玲等述解 著
  • 出版社: 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739741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93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劳思光韦斋诗存述解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庚寅(一九五○年 二十三岁)1

1~4庚寅春谒李啸风丈于台湾,侍谈竟夕。亲长者之高风,顾前尘而微怅。吟俚诗四章,录呈诲正 彭雅玲述解1

甲午(一九五四年 二十七岁)8

5步韵答闵生 彭雅玲述解8

6步韵再答闵生 彭雅玲述解8

乙未(一九五五年 二十八岁)13

7独坐 彭雅玲述解13

8晨起揽镜,忽见白发,怅然久之,即成一律 彭雅玲述解15

丙申(一九五六年 二十九岁)17

9步公遂原韵并寄 彭雅玲述解17

10再叠原韵 彭雅玲述解17

11深秋登楼极目四顾,怆然有感,赋七律一章寄闵生 彭雅玲述解20

12答振华 王隆升述解22

13画中 王隆升述解25

14赠史韵芬 王隆升述解28

15~17丙申十一月,檐樱来寓所,盖别已八载,相见感叹不能已。夜谈既久,偕饮坊肆中,酒意催愁,往梦历历。因作七律三章,即以赠檐樱 王隆升述解32

丁酉(一九五七年 三十岁)39

18立秋日即事 王隆升述解39

19澳门孙中山故宅 王隆升述解41

20晚步即事 王隆升述解46

21答友 林碧玲述解49

22丧中作 林碧玲述解52

戊戌(一九五八年 三十一岁)55

23晓窗书感 林碧玲述解55

24送别 林碧玲述解57

25~27暑日即事 林碧玲述解59

28~29戊戌秋日偶感 林碧玲述解65

30冬日杂诗 林碧玲述解69

己亥(一九五九年 三十二岁)71

31友人遗书,引《易》义,劝予用世,诗以答之 林碧玲述解71

32无题 林碧玲述解73

33~34寄台湾友人 徐慧钰述解77

35~36己亥秋日,偕宗颐、书枚登山小游,黄昏坐丛竹间,望海上日落,归而赋诗,即以柬宗颐书枚 徐慧钰述解80

37送千石赴日 徐慧钰述解83

38亦园招饮于新界,酒边口占一律 徐慧钰述解85

39~42己亥岁暮郭亦园以近作四律见示,因步原韵书怀以答徐慧钰述解86

庚子(一九六○年 三十三岁)91

43~46春兴 刘浩洋述解91

47~52无题 刘浩洋述解97

53~54题画梅 吴幸姬述解104

55太平山晚眺 吴幸姬述解106

56~57公遂自星加坡归来,高谈竟日,对酒书感吴幸姬述解107

58题涂公遂画梅 吴幸姬述解109

59~60夜坐偶成 吴幸姬述解110

61~64步千石移居诗原韵书怀,即柬诸友 吴幸姬述解112

65庚子冬,伯兄贞一拟过港小留,嗣因签证不顺而作罢,惘然有作 吴幸姬述解117

辛丑(一九六一年 三十四岁)119

66辛丑人日 陈旻志述解119

67~70无题 陈旻志述解121

71睡起偶成 陈旻志述解124

壬寅(一九六二年 三十五岁)128

72壬寅岁暮,久患胃疾,寄怀舜老 陈旻志述解128

73~74无题 陈旻志述解130

75书枚以咏萤诗见示,步韵和之 陈旻志述解131

癸卯(一九六三年 三十六岁)134

76癸卯新春,公遂以元旦七律属和 陈旻志述解134

77惊梦 陈旻志述解135

甲辰(一九六四年 三十七岁)138

78甲辰秋应崇基聘,戏柬谦老 吴冠宏述解138

79甲辰孟秋,贾保罗先生将赴欧讲学,临歧惘然,赋七律一章送别,并乞吟正 吴冠宏述解141

80~83甲辰除夕书怀,即柬幼椿先生 吴冠宏述解143

丙午(一九六六年 三十九岁)148

84丙午元日,听幼椿先生话长城往事,因赋长句以赠 吴冠宏述解148

85~89闻白崇禧病逝台湾 吴冠宏述解150

90偶闻友人言以麻油注瓶花,可收培灌之效,试之良然。戏成一绝 谢奇懿述解153

91~92丙午三月郊游,口占 谢奇懿述解154

93闻殷海光解职,慨然有作 谢奇懿述解156

94~96丙午初度,中夜独坐,成三律书感 谢奇懿述解158

97丙午仲秋,偶与龙宇纯先生车中闲话,各惊老大。夜归戏为长句,即柬宇纯先生 谢奇懿述解163

98丙午中秋,赠达生 谢奇懿述解165

99~102感时 七律四首 陈慷玲述解167

103~110感时 续八首 陈慷玲述解174

丁未(一九六七年 四十岁)187

111~113丁未元日试笔 彭雅玲述解187

114有寄 彭雅玲述解192

115~119读宋史绝句 彭雅玲述解193

120丁未初度,适慧莲寄柬来贺,诗以答之 彭雅玲述解200

121台湾友人来函,询及近状并论时局,诗以答之 彭雅玲述解201

戊申(一九六八年 四十一岁)205

122碧玉 王隆升述解205

123书枚先生以长排见寄,用昌谷〈恼公〉原题原韵。读后步韵奉答 王隆升述解208

己酉(一九六九年 四十二岁)226

124感怀 王隆升述解226

125~126己酉初秋,晤伯兄于洛城,共步街衢,闲话旧事,归成二律 王隆升述解230

127哈佛校园晚步 王隆升述解235

128日暮独步忆寅恪先生诗有感 王隆升述解238

庚戌(一九七○年 四十三岁)241

129初抵普大寄香港友人 王隆升述解241

130书怀并赠子健伉俪 王隆升述解243

131~134怀普城诸友 王隆升述解246

135孔目湖书感 林碧玲述解257

136赠吉川先生 林碧玲述解260

137~139曾履川以新刊《范伯子诗》见赠,读后成三律识感,即柬曾先生 林碧玲述解262

辛亥(一九七一年 四十四岁)273

140辛亥闰月,幼椿先生以新编《学钝室诗草》见示,读后率尔得句,即以柬幼椿先生,并乞吟正 林碧玲述解273

141~142辛亥重九杂感 林碧玲述解277

壬子(一九七二年 四十五岁)284

143~150寿幼椿先生 有序 徐慧钰述解284

151~153英时过港来寓所长谈,慨然有作,即柬英时 徐慧钰述解294

154英时寄近作步韵报之 廖湘美述解298

甲寅(一九七四年 四十七岁)300

155~158甲寅除夕 廖湘美述解300

乙卯(一九七五年 四十八岁)305

159~162杂诗四首 廖湘美述解305

163普城即事 吴幸姬述解310

164~167乙卯岁除书怀 吴幸姬述解312

丙辰(一九七六年 四十九岁)317

168~171闻京讯有感 吴幸姬述解317

172~175深秋即事四首 吴幸姬述解322

丁巳(一九七七年 五十岁)327

176读史 吴幸姬述解327

戊午(一九七八年 五十一岁)331

177~180唐君毅先生挽辞 陈旻志述解331

181感时 陈旻志述解338

己未(一九七九年 五十二岁)340

182己未孟秋,史稿既成,夜坐无聊。偶成一律,即柬端正陈旻志述解340

183端正步韵答前寄之作,有劝予勿谈禅学之意,再作长句谢之 陈旻志述解342

184~187山居即事 陈旻志述解344

庚申(一九八○年 五十三岁)349

188~189庚申除夕 吴冠宏述解349

壬戌(一九八二年 五十五岁)351

190壬戌八月,慕寰先生荣休,同人饯于雅苑。席间出近作长句相示,遂步原韵奉答 吴冠宏述解351

191步悭字韵柬策纵先生 吴冠宏述解354

癸亥(一九八三年 五十六岁)356

192癸亥开笔 吴冠宏述解356

193陌地生书感 吴冠宏述解357

194与策纵、英时夜谈术数 吴冠宏述解358

195癸亥夏,与秀煌应慕寰先生邀,小饮雅苑,归而有作 吴冠宏述解360

196初秋即事 吴冠宏述解361

甲子(一九八四年 五十七岁)363

197步邢慕寰先生原韵奉寄 吴冠宏述解363

乙丑(一九八五年 五十八岁)364

198~200新春即事 谢奇懿述解364

丁卯(一九八七年 六十岁)368

201~208退居吟 谢奇懿述解368

戊辰(一九八八年 六十一岁)375

209戊辰夏应清华之约,来台作专题讲演。晤济昌、思恭于台北。品茗小谈,遂成一律 陈慷玲述解375

己巳(一九八九年 六十二岁)378

210~211萧箑父自武大寄诗,以二律答之 陈慷玲述解378

212~213六四夜坐 陈慷玲述解380

214喜闻严家其脱险 陈慷玲述解383

215送韵儿加大入学,校门相别,黯然无语,夜归旅舍,口占一律,即寄韵儿代函 陈慷玲述解385

216~219清华杂咏一九八九~九○;十首录四 徐慧钰述解387

庚午(一九九○年 六十三岁)390

220~221庚午元日书怀 陈慷玲述解390

222庚午中秋,与清华诸生登人社院高台观月,口占一律书怀 陈慷玲述解392

223庚午冬,闻陈生中芷卧病,诗以问之 陈慷玲述解393

224「二十一世纪」杂志酒会中晤述先,欣然有作 陈慷玲述解394

癸酉(一九九三年 六十六岁)396

225秋日赴会剑桥,初卸行装,晚步哈佛园中,口占记感 彭雅玲述解396

甲戌(一九九四年 六十七岁)398

226~227伯兄以近作见寄,步韵作答 林碧玲述解398

丁丑(一九九七年 七十岁)403

228~229七十初度 徐慧钰述解403

230~231深秋即事 徐慧钰述解405

戊寅(一九九八年 七十一岁)408

232戊寅岁暮感怀 刘浩洋述解408

己卯(一九九九年 七十二岁)411

233己卯岁值公元一九九九,遂有所谓千禧年之说。除夕前一日送延韵返美,盖留台已三月矣。元旦餐后独坐,萧然有感,口占一律 吴幸姬述解411

庚辰(二○○○年 七十三岁)413

234春日偶成三月十九日 陈旻志述解413

235庚辰秋,宏一以策纵先生近作〈春迟〉见示,读后辗然,戏作一绝,即柬策纵、宏一 陈旻志述解414

辛巳(二○○一年 七十四岁)417

236~239新正即事 七律四首 吴冠宏述解417

240辛巳中秋,黄昏独坐,偶成一律 徐慧钰述解421

壬午(二○○二年 七十五岁)424

241~244旧游杂咏 七律四首 谢奇懿述解424

丙戌(二○○六年 七十九岁)430

245丙戌七月,返港小住,与生徒闲话,偶成一律 谢奇懿述解430

戊子(二○○八年 八十一岁)432

246冬寒即事 林碧玲述解432

附录一 早年诗歌旧作435

甲戌(一九三四年 七岁)435

247闻雷 开笔诗 彭雅玲述解435

己卯或庚辰(一九三九或一九四○,十二或十三岁)437

248雨后桃花 林碧玲述解437

丁亥(一九四七年 二十岁)441

249有寄 王隆升述解441

250丁亥冬,瑗姊将随伏生姊丈归江南,仿陈思赠白马王体送别 陈旻志述解447

己酉(一九六九年 四十二岁)452

251咏纽约联合国大厦,残余腹联 王隆升述解452

附录二 挽联454

壬寅(一九六二年 三十五岁)454

1挽胡适之先生 刘浩洋述解454

戊申(一九六八年 四十一岁)457

2挽熊十力先生 刘浩洋述解457

己酉(一九六九年 四十二岁)459

3挽殷海光先生诗序 刘浩洋述解459

乙亥(一九九五年 六十八岁)464

4挽牟宗三先生 陈慷玲述解464

癸未(二○○三年 七十六岁)466

5挽伯兄贞一 陈慷玲述解466

附录三 词468

戊戌(一九五八年 三十一岁)468

1乌夜啼 儿时居故都,庭中玉兰经雨零落,辄亲拾之,不忍见其委泥沙也。戊戌流寓香岛,忽于友人处见玉兰满枝,感而谱此。王隆升述解468

2临江仙 纪怀 王隆升述解470

乙巳(一九六五年 三十八岁)474

3乙巳除夕,夜宴于伯谦先生私宅,赋此乞正,调寄贺新郎 王隆升述解474

壬申前后(一九九二年 六十五岁)476

4浣溪沙 王隆升述解476

甲戌(一九九四年 六十七岁)479

5高阳台 甲戌冬,作于香港海桐阁寓所 王隆升述解479

己卯(一九九九年 七十二岁)482

6齐天乐 一九九九年除夕 王隆升述解482

附录四 新诗485

己亥(一九五九年 三十二岁)485

1晚步485

附录五 劳干《成庐诗稿》与韦斋诗相关之诗作编目486

附录六 述解者简介489

编后记&王隆升4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