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经济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经济学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2/34406627.jpg)
- 徐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2410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江西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经济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1
1.1 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1
1.1.1 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1
1.1.2 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2
1.1.3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2
1.1.4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2
1.2 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3
1.2.1 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3
1.2.2 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5
1.2.3 佩鲁和布代维尔的增长极理论6
1.2.4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8
1.2.5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8
1.2.6 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9
1.3 新经济地理理论10
1.3.1 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原因10
1.3.2 区域的长期增长与空间集聚的关系10
1.4 新熊彼特学派11
1.5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12
1.6 区域发展理论的启示14
第2章 中部地区后发态势的形成——我国不同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及对其现实影响的反思15
2.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其现实影响15
2.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其现实影响18
2.2.1 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理论解释18
2.2.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产业差距明显拉大、结构严重趋同22
2.2.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27
2.3 对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理论解释的反思29
2.3.1 技术瞬时传播假设不切实际30
2.3.2 区域间运输成本为零假设过于抽象32
第3章 后发优势理论及中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比较分析33
3.1 后发优势理论的综述33
3.1.1 格申克龙的后起之益假说33
3.1.2 列维的后发优劣势并存说35
3.1.3 南亮进的后进利益论35
3.1.4 其他学者的相关理论36
3.1.5 国内学者的后发优势观37
3.2 区域后发优势理论38
3.2.1 区域先发优势与区域后发优势38
3.2.2 “后发优势—先发优势”转型假说40
3.2.3 对后发优势理论的评判47
3.3 中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48
3.3.1 中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有利条件49
3.3.2 中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不利因素52
第4章 基于后发优势的中部诸省崛起战略54
4.1 中部崛起的提出54
4.2 中部崛起的重要意义55
4.2.1 从可持续发展看,复兴的中国离不开中部的崛起55
4.2.2 从发展的道路看,中部崛起将使中国现代化的模式更为丰满56
4.3 中部崛起的相关理论研究56
4.4 中部崛起计划59
4.4.1 山西中部崛起计划——安全环保的“新型能源基地”60
4.4.2 河南省中部崛起战略——城市群登台,农业唱大戏64
4.4.3 安徽的中部崛起战略——沿江起舞承接长三角66
4.4.4 湖北省中部崛起战略——科教高地上建“两型社会”68
4.4.5 湖南省中部崛起战略——文化产业成奇兵73
第5章 江西省基于后发优势的中部崛起战略选择77
5.1 江西省在中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及定位77
5.1.1 指标选择与数据77
5.1.2 权重计算结果80
5.1.3 江西省实力排名81
5.1.4 江西省的定位83
5.2 江西省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83
5.2.1 山江湖工程85
5.2.2 “江西现象”87
5.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91
5.2.4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96
5.2.5 绿色崛起中的“昌九一体化”99
5.2.6 江西区域发展方略101
第6章 后发优势的实现与制度变迁106
6.1 有关后发优势的制度选择106
6.2 江西后发优势的初步发挥与制度建设114
6.2.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西与沿海及周边地区差距拉大的原因114
6.2.2 制度变迁的举措118
第7章 后发优势的实现与资本形成121
7.1 物资资本是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的重要推动力121
7.2 外资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123
7.2.1 促进资本总量增加124
7.2.2 促进产业结构改善124
7.2.3 促进技术水平进步125
7.2.4 促进就业水平提高126
7.3 人力资本是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的关键推动力127
7.4 江西在发展开放型经济及吸引外资方面势猛效优130
7.5 江西省人力资本培育的“三大工程”134
第8章 后发优势的实现与产业政策的选择137
8.1 区域分工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137
8.1.1 有关区域分工理论137
8.1.2 区域分工与区域竞争142
8.1.3 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合作144
8.2 江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行补位发展和错位发展战略152
8.2.1 补位发展战略153
8.2.2 江西的错位发展战略159
8.3 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施绿色崛起战略165
8.3.1 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166
8.3.2 江西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检验167
8.3.3 绿色崛起的保障措施170
第9章 后发优势的实现与区域文化重建173
9.1 区域文化心理的形成及其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173
9.2 区域文化心理是一种复杂的能动的社会有机体176
9.3 我国区域文化心理差异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178
9.4 中部区域文化心理的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183
9.5 中部区域文化的重建184
9.6 江西在区域文化方面的转变措施185
第10章 后发优势的实现与生态建设189
10.1 把自然生态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189
10.1.1 从战略高度重估生态价值189
10.1.2 积极转化生态优势为区域发展优势190
10.1.3 营造转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的环境192
10.2 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193
10.2.1 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主要内涵193
10.2.2 江西政治生态的不足196
10.2.3 影响政治生态的因素198
10.2.4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营造201
第11章 江西崛起的阶段成果和面临的困难及机遇206
11.1 江西中部崛起的阶段性成果206
11.1.1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6
11.1.2 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连续跃上新台阶206
11.1.3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212
11.1.4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213
11.1.5 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214
11.1.6 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214
11.1.7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15
11.2 江西中部崛起面临的主要困难215
11.2.1 江西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215
11.2.2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217
11.2.3 创新能力亟待提升217
11.2.4 加快发展的要素、资源、环境压力依然较大217
11.3 江西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218
11.3.1 进入经济发展阶段的机遇218
11.3.2 面临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的战略机遇219
11.3.3 发展宏观环境改善的战略机遇219
第12章 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任重道远221
12.1 江西离崛起还有多远221
12.2 江西崛起优势较少223
12.2.1 江西没有区位优势224
12.2.2 江西缺乏低成本优势225
12.2.3 生态优势尚未发挥226
12.3 江西崛起的粗浅建议226
12.4 江西崛起的特别抓手——发展精密制造业232
12.4.1 精密制造业是中国经济下一个增长点232
12.4.2 江西具有发展精密制造业得天独厚的条件234
12.4.3 江西发展精密制造业有待加强的短板235
附录237
参考文献246
索引255
后记一267
后记二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