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斗门历史 1919-197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斗门历史 1919-1978](https://www.shukui.net/cover/2/34406550.jpg)
- 中共斗门区委党史研究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50981773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区(城市)-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珠海市-1919~197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斗门历史 1919-197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中国共产党斗门历史(1919—1978)》序&梁元东1
第一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2
第一章 斗门人民的觉醒与党组织的建立2
第一节 斗门人民在苦难中觉醒3
一、农民运动与农民武装的建立3
二、进步思想在斗门的传播5
三、进步刊物的创立与社会影响8
第二节 斗门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主要活动10
一、诞生在抗战时期的中共斗门地区党组织10
二、抗战时期中共斗门地区党组织的主要活动13
三、抗战时期斗门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与培训16
第二章 斗门抗战的辉煌历史20
第一节 抗日民众运动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20
一、抗日救亡团体的建立与救亡运动20
二、党领导的月坑抗日游击根据地26
三、八区抗日游击大队的诞生30
第二节 发生在斗门境内的几次战斗32
一、八卦山战斗32
二、北松山、风流桥阻击战33
三、马山乡之战35
四、黄杨山反“扫荡”战36
第三节 打击日伪军惩治汉奸恶霸38
一、南山乡地下党领导的反投降斗争38
二、大虎反“围攻”之战40
三、狠袭敌伪军42
四、惩治汉奸恶霸47
五、在反日、伪“围剿”中建设八区本部48
第四节 转战新会51
一、开辟崖南新据点51
二、泥涌事件53
三、天亭、双水收复战55
第五节 挺进粤中56
一、收复台城56
二、猫山事件58
三、平迳突围与古兜山会师59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斗门党组织的中心工作61
第一节 恢复和健全各地党组织生活61
第二节 建立交通联络站63
第三节 开展反内战斗争64
一、建立武工队,掌握乡村武装64
二、抵制国民党反动政府“三征”活动65
三、打击国民党反动地方武装69
四、策反国民党军队71
第四节 发展地方武装,迎接斗门解放72
一、成立七、八区游击队72
二、夜袭小霖国民党军74
三、解放乾务、斗门墟75
四、黄杨山突围战76
五、斗门全境解放77
第二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0—1978)80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斗门党组织的主要工作80
第一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80
一、区乡政权的建立和政治制度建没81
二、稳定社会秩序84
三、支援前线,解放万山群岛88
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9
五、扫除社会陋习91
第二节 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92
一、镇压反革命,减租退押93
二、划分阶级,分田分地97
三、土改运动的成果与存在问题103
第三节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104
一、运动的时代背景104
二、运动期间斗门地区的工作重点105
第四节 贯彻实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07
一、总路线方针在斗门的贯彻实施107
二、斗门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09
第五章 斗门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111
第一节 从农业合作化到“三大改造”的完成111
一、农业合作化111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115
第二节 各项事业的发展120
一、农工商状况与发展120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初步发展124
第六章 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27
第一节 党的八大精神在斗门地区的宣传和贯彻127
第二节 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128
一、整风运动128
二、反右派斗争130
第三节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34
一、“大跃进”运动134
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38
三、大兴水利建设142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148
第四节 “整风整社”与小“四清”运动151
一、“整风整社”运动151
二、小“四清”运动155
第五节 “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157
一、农业调整158
二、工业调整159
三、其他行业的调整161
四、调整后的成效163
第七章 斗门建县初期的政治经济状况166
第一节 斗门县的建立与建县方针的落实166
一、斗门县的建立166
二、建县方针的贯彻落实167
三、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架构的调整168
第二节 建县初期和“四清”期间党的建设情况170
一、中共斗门县委170
二、全县党的基层组织171
三、全县党员发展情况171
四、大“四清”运动与整顿党的作风172
第三节 工农业生产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177
一、工业发展177
二、农渔业发展178
三、五山引淡电灌工程180
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182
第八章 十年“文化大革命”184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掀起184
一、“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在斗门的贯彻184
二、红卫兵“大串联”187
三、各级革委会的建立189
四、“三支两军”与革命大联合192
五、全县上下的学“毛著”运动196
六、破“四旧”、立“四新”与个人崇拜199
七、村村建广播站 队队建文化室202
八、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全面普及204
九、赤脚医生队伍的蓬勃发展209
十、战备高潮与人民防空211
十一、中共斗门县第一次代表大会213
第二节 “斗、批、改”运动214
一、“清理阶级队伍”与“一打三反”214
二、整党建党与教育革命222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干部下放劳动228
四、边防管理与反偷渡斗争235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斗门县的经济建设238
一、农业学大寨运动238
二、工业学大庆运动244
三、黄杨山“万人造林大会战”249
四、声势浩大的白藤湖堵海工程251
第四节 批判极左思潮和落实党的政策254
一、“批陈整风”、批林整风”与“批林批孔”254
二、落实干部政策259
三、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教育262
第五节 全面整顿与“反击右倾翻案风”266
一、全面整顿266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267
第六节 “文化大革命”对斗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69
一、经济上的损失269
二、对社会各项事业的影响270
三、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271
第九章 揭批“四人帮”与“拨乱反正”273
第一节 “揭、批、清”运动与平反冤假错案273
一、揭批“四人帮”运动273
二、“一批二打三整顿”运动276
三、对冤假错案的排查与平反工作281
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活动全面铺开284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286
一、“文化大革命”后县委常委的整风运动286
二、各级党组织的整顿288
第三节 斗门县工作重点的转移290
附录294
1965—1978年中共斗门县委机构设置概况表294
1965—1978年中共斗门县委员会及下辖部门沿革表295
1965—1978年斗门县人民政府及下辖部门沿革表(一)296
1965—1978年斗门县人民政府及下辖部门沿革表(二)296
1965—1978年斗门县人民政府及下辖部门沿革表(三)297
1965—1978年斗门县党组织分布情况表298
1965—1978年斗门县党员分布情况表299
1965—1978年中共斗门县委历任正副书记、常委名录300
1965—1978年中共斗门县委正副书记任职时间表304
1965—1978年县人民政府(革委会、军管会)历年领导名录305
斗门革命英烈表308
参考资料322
后记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