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联网应用实践 关键技术进阶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联网应用实践 关键技术进阶指南
  • 付忠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4129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应用;智能技术-应用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联网应用实践 关键技术进阶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C语言编程规范1

1.1 排版1

1.2 注释5

1.3 标识符命名13

1.4 可读性15

1.5 变量、结构17

1.6 函数、过程23

1.7 可测性31

1.8 程序效率36

1.9 质量保证40

1.10 代码编辑、编译、审查47

1.11 代码测试、维护48

1.12 宏49

第2章 嵌入式C进阶之道51

2.1 良好的编程风格51

2.1.1 排版51

2.1.2 注释53

2.1.3 标识符55

2.1.4 表达式和基本语句57

2.1.5 杂项59

2.2 模块化编程59

2.3 不可不用的关键字69

2.3.1 static关键字69

2.3.2 const关键字73

2.3.3 volatile关键字74

2.3.4 struct与typedef关键字76

2.4 MISRAC:200478

2.4.1 开发环境79

2.4.2 语言外延80

2.4.3 文档化81

2.4.4 字符集83

2.4.5 标识符84

2.4.6 类型87

2.4.7 常量88

2.4.8 声明与定义88

2.4.9 初始化90

2.4.10 数值类型转换92

2.4.11 隐式和显式类型转换92

2.4.12 隐式转换的类型92

2.4.13 危险的类型转换94

2.4.14 基本类型95

2.4.15 复杂表达式97

2.4.16 隐式类型转换,显式类型转换和整数后缀98

2.4.17 指针类型转换104

2.4.18 表达式105

2.4.19 控制语句表达式113

2.4.20 控制流116

2.4.21 switch语句120

2.4.22 函数122

2.4.23 指针和数组124

2.4.24 结构与联合127

2.4.25 预处理指令132

2.4.26 标准库138

2.4.27 运行时错误141

第3章 IAR-AVR C编译器简要指南144

3.1 数据类型144

3.1.1 整型数据144

3.1.2 浮点数据145

3.1.3 指针类型145

3.1.4 数据指针145

3.1.5 函数指针145

3.2 关于扩展关键字145

3.2.1 扩展关键字的使用145

3.2.2 函数扩展关键字146

3.2.3 其他特别的关键字146

3.3 EEPROM常用类型的具体操作方法146

3.3.1 EEPROM区域数据存储146

3.3.2 与_eeprom有关的指针操作147

3.3.3 指向EEPROM空间的指针:EEPROM指针(控制属性)148

3.3.4 存储于EEPROM空间的指针数据指针(就像存储于EEPROM空间的数据一样)控制存储148

3.3.5 控制数据和指针存放的_eeprom定义必须是全局变量,控制属性(好像只有指针)可以是局部变量148

3.3.6 _root关键字149

3.3.7 EEPROM操作宏取函数149

3.3.8 自动生成.eep文件150

3.4 FLASH常用类型的具体操作方法153

3.4.1 FLASH区域数据存储153

3.4.2 与_flash有关的指针操作155

3.4.3 指向FLASH空间的指针FLASH指针(控制类型属性)155

3.4.4 存储于FLASH空间的指针数据指针155

3.4.5 控制数据和指针存放的_flash定义必须是全局变量,控制类型属性(好像只有指针)可以是局部变量156

3.4.6 _root关键字156

3.4.7 FLASH操作宏函数156

3.4.8 自编程函数158

3.5 SARM数据类型的具体操作方法158

3.5.1 定义变量在工作寄存器158

3.5.2 定义变量的绝对地址159

3.5.3 定义没有存储特性的绝对地址变量160

3.5.4 带存储特性的关键字定义变量的绝对地址160

3.5.5 void main(void)161

3.5.6 关键字volatile161

3.5.7 强大的位操作161

3.5.8 在C语言里对位的操作161

3.5.9 IAR编译器对位的支持更强大161

3.5.10 位变量定义162

3.5.11 bool数据类型163

3.6 函数163

3.6.1 中断函数163

3.6.2 内在函数164

3.6.3 延时函数164

3.6.4 中断指令164

3.6.5 从FLASH空间指定地址读取数据164

3.6.6 乘法函数165

3.6.7 半字节交换指令165

3.6.8 MCU控制指令165

3.7 头文件165

3.8 嵌入汇编语言166

第4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167

4.1 传感器概述167

4.1.1 什么是传感器167

4.1.2 传感器的分类167

4.1.3 传感器的性能和评价指标167

4.2 应变式传感器169

4.2.1 电阻应变效应169

4.2.2 应变计的灵敏度系数169

4.2.3 横向效应170

4.2.4 应变计的动态特性170

4.2.5 其他特性参数170

4.2.6 应变计的粘贴171

4.2.7 直流电桥的特性方程及平衡条件171

4.2.8 直流电桥的电压灵敏度172

4.2.9 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和电压输出172

4.2.10 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173

4.2.11 温度补偿方法174

4.2.12 电阻应变仪175

4.2.13 应变式传感器176

4.2.14 应变式测力与称重传感器176

4.2.15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177

4.2.16 与几种新型的微应变式传感器相关的概念177

4.3 光电式传感器178

4.3.1 光电效应178

4.3.2 热释电效应178

4.3.3 光传感器的特性表示法178

4.3.4 光电管179

4.3.5 光电倍增管180

4.3.6 光敏电阻器180

4.3.7 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181

4.3.8 光电池183

4.3.9 光电耦合器185

4.3.10 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186

4.4 光纤传感器186

4.4.1 光纤的结构186

4.4.2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187

4.4.3 光纤的几个重要参数187

4.4.4 光纤的类型188

4.4.5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188

4.4.6 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基本原理189

4.4.7 光纤(强度型)干涉仪189

4.4.8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举例189

4.5 变磁阻式传感器190

4.5.1 工作原理190

4.5.2 输出特性191

4.5.3 差动电感传感器192

4.5.4 测量电路192

4.5.5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192

4.5.6 ∏形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特性192

4.5.7 螺管形差动变压器193

4.5.8 变磁阻式传感器的应用193

4.6 压电传感器194

4.6.1 压电效应194

4.6.2 压电材料194

4.6.3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94

4.6.4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参数194

4.6.5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195

4.6.6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等效电路195

4.6.7 压电传感器接放大器的等效电路196

4.6.8 压电谐振式传感器197

4.6.9 SAW传感器的基本原理198

4.6.10 SAW压力传感器198

4.6.11 SAW热敏传感器198

4.6.12 SAW气敏传感器198

4.7 压电声传感器199

4.8 半导体传感器199

4.8.1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199

4.8.2 接触型半导体传感器199

4.8.3 非接触型半导体温度传感器201

4.8.4 半导体湿度传感器201

4.8.5 湿度的定义201

4.8.6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工作机理201

4.8.7 电阻型半导体气敏传感器202

4.8.8 非电阻型半导体气敏器件203

4.8.9 霍尔传感器204

4.8.10 磁敏电阻器205

4.9 电位器式传感器205

4.10 Z-半导体敏感元件206

4.10.1 Z-半导体敏感元件206

4.10.2 温敏Z-元件的伏安特性207

第5章 无线通信原理208

5.1 无线信道208

5.1.1 自由空间无线电波传播208

5.1.2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特点209

5.1.3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特性210

5.1.4 短期(快)衰落211

5.1.5 长期(慢)衰落214

5.1.6 衰落特性214

5.1.7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215

5.1.8 Okumura-Hata模型215

5.1.9 COST231 Walfisch-Ikegami模型218

5.1.10 覆盖设计220

5.1.11 传播模型的选用及修正220

5.1.12 基站覆盖预测221

5.1.13 功率控制224

5.2 分集技术224

5.2.1 分集技术的概念225

5.2.2 分集技术的分类225

5.2.3 空间分集225

5.2.4 极化分集226

5.2.5 时间分集227

5.2.6 频率分集227

5.2.7 角度分集228

5.2.8 信号合并准则228

5.2.9 最大信噪比准则下的信号合并方法228

5.2.10 隐分集技术229

5.2.11 交织编码技术(时间隐分集)229

5.3 无线通信多址技术230

5.3.1 多址技术概述230

5.3.2 频分多址231

5.3.3 时分多址231

5.3.4 码分多址232

5.3.5 扩频技术235

5.3.6 空分多址238

5.4 无线通信中的资源分配原理及算法举例241

5.4.1 蜂窝的概念241

5.4.2 以GSM为例介绍FCA242

5.4.3 多信道共用技术244

5.4.4 微蜂窝与信道动态分配技术247

5.5 语音编码技术248

5.5.1 概述249

5.5.2 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251

5.5.3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257

5.6 天线258

5.6.1 天线电指标的定义260

5.6.2 天线的高度和间距262

5.6.3 ZXPCS基站天线说明263

5.6.4 天线电性能技术指标264

5.6.5 天线环境性能指标264

综合练习266

附录A 双工技术、单位换算和集成无线收发器基本测试287

附录B 缩略语294

参考文献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