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组网技术与配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组网技术与配置
  • 王相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369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组网技术与配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组网技术基础1

1.1 传输介质及连接器1

1.1.1 双绞线2

1.1.2 同轴电缆5

1.1.3 光纤7

1.1.4 双绞线的组网工具及网线制作11

1.1.5 双绞线组网连接方法14

1.1.6 光纤连接器与光纤连接方法15

1.1.7 同轴电缆的组网连接方法19

1.2 计算机网络组网设备20

1.2.1 网络适配器(网卡)20

1.2.2 调制解调器24

1.2.3 集线器和中继器31

1.2.4 网桥32

1.2.5 路由器34

1.2.6 交换机35

1.2.7 协议转换器41

1.2.8 资源设备42

1.3 组网基本技术43

1.3.1 网络拓扑结构43

1.3.2 结构化布线技术44

1.3.3 两台计算机直连的方法47

1.3.4 通过PSTN连接的方法49

1.4 组网软件基础50

1.4.1 网络通信协议50

1.4.2 选择网络通信协议50

1.4.3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51

1.4.4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52

1.4.5 网络配置软件54

1.5 企业网组网层次和技术55

1.5.1 企业网组网采用的技术55

1.5.2 企业网络方案设计中的层次结构55

1.5.3 千兆企业网的协议结构56

1.5.4 企业网组网的基本问题56

1.5.5 大中型企业网方案设计58

1.5.6 企业网组网技术问题分析60

1.6 小结61

1.7 思考题与习题62

第2章 对等网络组网64

2.1 对等网络概述64

2.1.1 对等网络的概念和特点64

2.1.3 对等网络的拓扑结构65

2.1.2 对等网络与客户/服务器网络的比较65

2.2 组建对等网络66

2.2.1 准备硬件66

2.2.2 硬件组装68

2.2.3 软件的安装与配置69

2.3 对等网络的使用82

2.3.1 使用共享资源82

2.3.2 检测网络83

2.4 小结85

2.5 思考题与习题85

第3章 客户/服务器网络的配置86

3.1 Windows网络的特点86

3.1.1 Microsoft公司产品类别86

3.1.2 Windows 2000系列87

3.1.3 客户/服务器模式和浏览/服务器模式90

3.1.4 Windows网络层次模型91

3.2 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配置92

3.2.1 客户/服务器网络的结构92

3.2.2 网络的工作模式92

3.2.3 客户/服务器网络中的一些概念93

3.2.4 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94

3.2.5 配置Windows 2000 Server服务器97

3.3 客户机的配置107

3.3.1 客户机配置准备工作107

3.3.2 客户机的配置107

3.3.3 从客户机访问服务器113

3.4 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环境的配置114

3.4.1 默认的启动系统与故障恢复设置114

3.4.2 设置多任务的运行方式115

3.4.3 通过修改注册表进行系统设置117

3.5 小结120

3.6 思考题与习题121

第4章 拨号网络的配置122

4.1 远程访问的技术122

4.1.1 远程访问的方式122

4.1.2 拨号网络的连接方式123

4.1.3 RAS支持的通信协议124

4.2 拨号网络的配置124

4.2.1 配置的准备工作124

4.2.2 远程访问服务器端的设置125

4.2.3 配置RAS服务器130

4.2.4 配置远程访问策略135

4.2.5 远程访问的管理142

4.2.6 远程访问客户端的设置144

4.2.7 拨号连接的使用147

4.3 拨号网络的Internet连接共享设置148

4.3.1 共享计算机的设置149

4.3.2 对要使用共享的计算机的设置150

4.4 小结151

4.5 思考题与习题151

第5章 Intranet组网技术153

5.1 Intranet概述153

5.1.1 Intranet的用途153

5.1.2 Intranet的特点154

5.1.3 Intranet组网问题分析155

5.2 Windows网络中的IIS156

5.2.1 IIS的特点156

5.2.2 IIS的安装157

5.2.3 IIS的管理158

5.3 域名服务系统DNS159

5.3.1 DNS概述159

5.3.2 域名服务系统DNS的安装162

5.3.3 配置DNS域名服务器163

5.3.4 创建子域172

5.3.5 DNS服务器的其他设置173

5.3.6 配置使用DNS域名服务器的客户机176

5.3.7 在DNS域名服务器上设置主页177

5.4 Web服务器配置179

5.4.1 Web站点和FTP站点179

5.4.2 Web服务器配置的准备工作180

5.4.3 建立新的Web站点181

5.4.5 限制非授权用户访问Web站点184

5.4.4 删除Web站点184

5.5 FTP服务器配置189

5.5.1 添加FTP服务189

5.5.2 增加FTF站点191

5.5.3 设置FTP消息和目录输出格式195

5.5.4 为FTP新建虚拟目录196

5.5.5 设置访问FTP站点的权限198

5.5.6 FTP命令201

5.5.7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205

5.5.8 一台服务器主机可以提供多种服务205

5.6 E-mail服务器配置205

5.6.1 Microsoft SMTP Service提供的功能205

5.6.2 新建E-mail服务器站点207

5.7.1 企业网中的应用模式211

5.7 网络数据库的应用211

5.6.3 E-mail服务器配置211

5.7.2 CGI程序设计212

5.7.3 API应用编程接口213

5.7.4 Java语言214

5.7.5 ASP技术214

5.7.6 用IDC访问Web数据库的方法215

5.7.7 用IDC访问Web数据库的实例216

5.8 接入Internet219

5.8.1 Internet连接概述219

5.8.2 拨号接入Internet220

5.8.3 通过ISDN接入Internet220

5.8.4 通过DDN专线接入Internet221

5.8.5 通过ADSL接入Internet222

5.8.7 通过电力线网络接入Internet223

5.8.6 通过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Internet223

5.9.1 Internet连接共享概述224

5.9.2 Internet连接共享设置224

5.9 Internet连接共享224

5.10 小结225

5.11 思考题与习题226

第6章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配置227

6.1 路由器配置基础227

6.1.1 路由器的功能227

6.1.2 路由器的分类229

6.1.3 路由器重要性能指标229

6.1.4 Cisco路由器系统组成229

6.2 路由器配置233

6.2.1 路由器配置途径以及配置环境搭建233

6.1.5 Cisco路由器产品系列233

6.2.2 IOS的启动与系统配置对话238

6.2.3 路由器状态以及配置模式240

6.3 Cisco IOS命令行接口CLI简介243

6.3.1 使用帮助243

6.3.2 显示路由器状态244

6.3.3 IOS及配置文件的备份245

6.3.4 配置控制246

6.3.5 改变工作模式命令247

6.3.6 口令管理247

6.3.7 路由器测试命令248

6.4 常用配置249

6.4.1 IP地址的配置249

6.4.2 IP路由配置250

6.4.3 路由协议配置252

6.4.4 广域网协议配置256

6.4.5 网络地址转换NAT及配置259

6.5 交换机配置技术261

6.5.1 交换机的用途261

6.5.2 交换机与网桥、路由器的比较262

6.5.3 交换机的分类263

6.5.4 交换机的级联和堆叠263

6.5.5 虚拟局域网VLAN265

6.5.6 Cisco交换机产品系列269

6.5.7 Cisco交换机的配置271

6.6 小结272

6.7 思考题与习题272

7.1.1 Intranet的安全策略273

7.1.2 网络安全的层次划分273

7.1 Intranet安全273

第7章 Intranet安全与管理273

7.1.3 Internet的网络安全层次274

7.1.4 网络防火墙技术276

7.1.5 防火墙的结构279

7.1.6 企业网防火墙的方案281

7.1.7 基于密码理论的技术281

7.2 网络地址转换NAT用于Intranet安全283

7.2.1 网络地址转换的用途283

7.2.2 Intranet的专用IP地址283

7.2.3 用路由器实现网络地址转换283

7.2.4 用Windows 2000实现网络地址转换285

7.2.5 NAT技术用于安全的特点285

7.2.6 NAT安全模型及实现结构286

7.3 IIS为Intranet提供的安全性287

7.3.1 IIS的5个安全元素287

7.3.2 验证安全287

7.3.3 访问控制288

7.3.4 证书安全288

7.3.5 加密安全288

7.3.6 审核安全289

7.3.7 执行的标准289

7.3.8 IIS中的安全性设置289

7.3.9 IIS安全检查表290

7.3.10 为Web内容设置访问权限290

7.3.11 设置计算机的访问权限291

7.4.1 企业网中的网络管理技术292

7.4 Intranet管理292

7.4.2 SNMP管理模型294

7.4.3 网管代理295

7.4.4 网络管理站和SNMP规定的操作295

7.4.5 网管工具的选取296

7.4.6 网络管理软件的应用297

7.4.7 实现系统管理的NET命令程序298

7.4.8 用于网络管理的一些方法305

7.4.9 网络管理的发展312

7.5 小结313

7.6 思考题与习题314

附录A 组网技术与配置实验设计315

附录B 组网技术与配置术语和319

缩写词319

参考文献337

热门推荐